香港當局曾宣布,將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擴至7間大灣區內地醫療機構。衞生署今日(27日)公布,長者醫療券涵蓋範圍明日(28日)起,新增廣州市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合資格申領醫療券的香港長者,在現有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及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一院兩點以外,有多一個可使用醫療券支付門診醫療護理費用的粵港澳大灣區服務點。而同日起欲使用醫療券的合資格長者須先登記加入醫健通,方可在指定大灣區醫療使用。
署方指,中山一院是「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下首間開展相關安排的綜合服務醫療機構。明日起,長者將可使用醫療券支付中山一院的內科、外科、婦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康復醫學科、檢驗科、中醫科、神經科、心血管醫學部、臨床營養科、健康管理中心和急診科共15個指定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費用。
署方表示明日起,長者可在該院的服務中心窗口進行身份認證及掛號,亦可透過官方手機應用程式或小程序,或在院內的自助機進行預約。
署方指,到診時長者應先親身前往中山一院的1號樓一樓西側醫療服務中心,出示有效香港身份證或由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辦理相關手續及進行身份認證,然後通過窗口現場掛號或預約平台掛號。
長者在指定科室接受門診醫療護理服務後,可按醫院指示到該科室所屬收費處,使用醫療券支付相關服務費用。醫院的服務收費以人民幣結算,會為長者申報使用醫療券,並按長者醫療券計劃下每月更新的換算率計算需扣除的港元醫療券金額,並會於上述收費處標示計劃下每月的指明換算率。
衞生署發言人提醒指,長者不可同時使用醫療券和國家醫療保險支付同一次醫療服務的費用。此外,在內地使用醫療券的適用範圍跟在港一樣,均不包括住院服務、須預先繳費的醫療服務及日間手術程序。醫療券不可用於單純購買物品、藥物、醫療儀器和用品,亦不可兌換現金。
衞生署指,正積極與另外6間獲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醫療機構,進行準備工作,預計第三季能開通安排。
醫療券計劃2009年推出,每名年滿65歲的合資格香港長者可獲資助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累積上限8,000元),讓長者可自由選用最切合自己需要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