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電視人 程鶴麟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意思是,讓未經訓練的人去打仗,就是送他們去死。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見一個人突發心臟病跌倒在地,你能見死不救嗎?可是,你沒有救人的任何知識,你就是個「不教民」,你又如何去救他?讓「不教民」去打仗等於是送他們去死,而讓「不教民」去救急病患者,卻有可能送病人去死。一不小心,助人為樂變成幫人倒忙,救命變成催命。
怎麼辦?
香港消防處想到了這一點。
最近,香港消防處拍攝系列短片來宣傳「路見急病出手相救」的觀念,普及急救常識,要讓「不教民」變成「得教民」。他們設計了一個名叫「任何仁」的虛擬人物,一身藍色套頭連褲貼身衫,蒙面,遮掉五官,突出「任何人」的概念,強調任何人都可以用心外壓等急救手法來拯救突發心臟疾病的人。
大量醫學資料表明,心臟驟停之後的每一秒都非常寶貴,所謂「急救白金10分鐘」,講的就是幫助病人與死神賽跑的時間只有10分鐘。而在這寶貴的10分鐘內應該做什麽呢?一是做心外壓(CPR)、二是做「去顫電擊」。近年來香港不少公眾場所已安裝「自動心臟除顫器」(AED)。AED綽號「救心傻瓜機」,非醫護人士可以按設備上的簡單使用說明來拯救生命。
但是,宣傳不足,使得人們不敢動用AED。就算是受過訓練,知道怎麼使用AED,人們仍有疑慮。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就說:「心外壓等急救手法或者可以普及推廣,但前提是要懂得診斷!不能單憑見到有人昏厥了,就當他一定是心臟病發作,就立刻給他來幾下心外壓急救。昏厥的成因有許多,萬一是中風或其他原因導致休克,總不能給他來幾下心外壓吧。」
有辦法,打999。
香港消防處其中一個宣傳短片,口號是「敢!就救到人」,鼓勵市民首先致電999緊急救護服務,在緊急救護服務控制中心人員的指導下,為創傷、哽塞、昏迷、暈倒、分娩、心跳或呼吸驟停的人施救,既減少錯誤行為,又避免延誤就醫,提升病人存活機會一倍以上。控制中心人員還會教你附近什麽地方可以找到「救命神器」AED,這又提升病人存活機會11倍!
任何仁,何其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