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李家超指,今年施政報告繼續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的「四點希望」,並就改革和變化闡述理念和發展目標、關鍵措施及績效指標,同時制訂《施政報告》附篇,細列其他措施的及相關事宜。
報告重點如下:
政制方面:
– 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秉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最高原則
– 成立四個由司長及副司長領導的跨政策統籌機制
1. 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2. 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
3. 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
4.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
– 強化公務員治理能力
1. 檢視公務員管理和紀律相關法律
2. 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計劃」
3. 與內地開展雙方「公務員交流計劃」
4. 研習國家事務及國際培訓
– 積極推動政府及公營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加速公務數字轉型
– 推出約20項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方案
– 健全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
經濟及金融方面
國際金融中心:
1. 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和國際級黃金倉儲設施
2. 以「組合拳」為股票市場引入新資金和產品,包括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產品、優化監管機制,提升效率
3. 善用與國家的貨幣互換協議,增加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4.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日起,容許投資5000萬元或以上住宅物業,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
5. 積極探討適度擴容「債券通」(南向通),深化「互聯互通」
6. 推動「轉數快」與內地支付系統互聯,便利市民實時小額跨境支付;落實香港註冊銀行的內地分行在內地發卡
7. 推進保險業,尤其是非壽險業務發展,爭取大型企業在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
國際航運中心:
1. 設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提升研究能力和加強內外推廣
2. 推出稅務優惠和推動國際大宗商品交易所在港設立認可倉庫,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
3. 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發展,包括船舶經紀、融資租賃、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
4. 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加快綠色航運中心建設
5. 完成構建港口智慧系統,促進持份者信息互聯互通,助力智慧港口建設
國際貿易中心:
1. 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服務海內外企業,便利其赴港設立離岸貿易指揮總部
2. 提升法定最高彌償百分率至95%,推動中國信保落戶香港
3. 積極推動總部經濟,吸引海內外重點企業在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業務,便利香港公司外國人員至內地「一簽多行」簽注有效期至最長五年
4. 即日起,削減烈酒稅,推動烈酒貿易。進口價200元以上的烈酒(酒精濃度多於30%的酒類),200元以上部分的稅率由100%減至10%,而200元以下部分及進口價在200元或以下的烈酒,稅率維持不變
– 國際航空樞紐
1. 充分利用三跑道系統的航運能力,開拓新航點和航班
2. 擴大「機場城市」規模超過一倍,打造世界領先新地標
3. 完成「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第一期建設,超前部署第二期發展,強化航空貨運優勢
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 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促進「政、產、學、研、投」協作
– 推進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 擴大研究和創科產業投資
1. 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2. 優化「創科創投基金」,調撥15億元與業界配對成立聯合基金,進一步提升香港初創生態圈建設
3. 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合力吸引創科企業落戶和扎根香港
– 吸引國際初創加速器落戶香港,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撥款1.8億元以1(政府):2(機構)的配對比例,資助上限為3000萬元,促成初創企業壯大
– 發展低空(1000米以下空域)經濟,建設低空經濟管理系統
1. 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制訂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
2. 開拓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全力推行試點項目,設立地點開拓無人機應用,包括無人機配送、測量、匯演和搜救等
3. 修訂相關法規,包括放寬「超視距飛行」和無人機重量和載貨限制,推動市場加大研發投入
4. 與內地商討共同建設低空跨境航線、出入境及清關安排和基礎設施配套等
5. 研究部署低空基礎建設,以實時管理低空活動網絡等,工作組會就建設低空活動配套設施,如起降場、充電站、通訊網絡、航路網絡和管理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究及規劃
– 推進通訊科技發展,研究簡化申請營辦低軌衛星牌照的審批流程,並適時向市場提供更多合適的無線電頻譜
-推展航天科技發展,在InnoHK研發平台下成立一所研究中心,參與嫦娥八號任務
– 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7.5億元,資助的士及小巴公司購置電動車
– 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發展
1. 設立可持續航空燃料
2. 發展可持續航空和綠色船用燃料供應鏈
3. 推動綠色氫和低碳氫能
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 擴大科創、文創產業的知識產權交貿生態圈,強化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地位
– 完善知識產權法例架構,明年提出建議加強《版權條例》保障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並就優化知識產權訴訟程序提交修例建議
– 知識產權署轄下的商標註冊處明年推出全新人工智能輔助圖像檢索服務
– 明年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法律判決資料庫
– 與持份者商討籌劃設立本地專利代理服務的規管安排,涵蓋資歷及註冊等方面
– 開發實用教材供培訓機構使用,將惠及23個不同行業的從業員
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 推動生物醫藥技術新質生產力,政府會以制度創新配合科技創新,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 加快改革藥械審批制度
1. 發展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加快藥械審批制度,擴展「1+」審批機制至所有新藥
2. 落實「香港藥械監管中心」成立時間表和邁向「第一層審批」路線圖
3. 推進規管醫療器械立法準備工作
– 全方位提升香港臨床試驗能力及推動創新生物醫藥成果轉化
1. 港深共同建設「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台」
2. 成立「真實世界研究及應用中心」,加快新藥在香港、內地和國外審批上市
3. 支持在香港進行生物醫藥技術研發、臨床試驗及應用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 加快產業數字轉型、加強數字基礎建設、研究促進數據交易生態,以大灣區作試點,探討便利數據跨境流動安排
– 積極推動企業貿易數字化改革
– 研究如何從人才、金融基建及科技、法例等方面促進貿易電子化,減低貿易成本及提升貿易生態圈
構建金融科技創新生態圈:
-繼續推動央行數碼貨幣、移動支付、虛擬銀行、虛擬保險及虛擬資產交易等創新金融服務
1. 推動以央行數碼貨幣(CBDC)跨境支付應用
2. 完善虛擬資產交易規管
3. 推動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及數碼貨幣生態系統
4. 推動數碼證券市場發展
便利跨境電商物流服務:
– 檢視現行流程以提升跨境貨物配送的效率,加強香港的競爭力,打造香港成為跨境電商物流配送中心
推動公營房屋建築和管理數字化:
– 已挑選10條屋邨為智慧屋邨管理試點,明年起建立中央物業管理平台
– 明年起逐步在新建公營房屋工程項目中,實踐工程項目數字化管理,善用三維數碼地圖、虛擬數碼模型等,提升工程效率
推動法律科技:
– 律政司設立「推動法律科技發展諮詢小組」制訂政策措施,並推動業界應用法律科技
– 已提請中央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及擴大「一周一行」個人遊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