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今日(3月25日)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急症室除危殆及危急者免費,其餘三類病人(即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收費將提升至與私家診所水平相若。普通科門診由50元大幅上升至150元,非緊急放射診斷及病理檢驗服務,由免費改為收費50元至500元不等,如磁力共振將收取500元。相關措施明年1月1日起生效。
急症室加價︱2026年起實施新收費
急症室在2026年1月1日起,除「危殆」及「危急」病人外,每次診症一律由180元加至400元,加幅超過120%;標準藥物費用也上調,專科門診每項藥物收費升至20元,且每次最多只可拿4周藥,以現時每次最多可取16周藥物計,即取相同藥量的藥費,會由現時15元大幅增至80元。過往不另收費的家庭醫學門診,每項藥物會收5元。
住院方面,若是急症,增至300元一天,包所有檢查、藥費,入院變相免費;非急症就增至200元一天。
急症室
危殆、危急:免費
其餘:400元
普通科門診
每次150元 每項藥費另外收5元 藥量減至四周
超聲波檢查:50元 電腦掃描、磁力共振:500元
病理檢驗方面,基礎項目例如血紅素,肝功能等繼續維持免費,但一些較高端項目,如涉及基因檢測,收費由50至200元不等。
設「封頂」費,除自費藥,每名病人每年收費上限一萬元,以協助長期病患人士等,預計約七萬人受惠。另外,放寬費用減免機制,受惠人數由約30萬人,增至約140萬人。
新收費最快明年1月1日實施,期望五年完成,每兩年檢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