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插手轟炸伊朗核設施後,伊方表示仍保留有濃縮鈾材料,即使核設施被摧毀,「遊戲未結束」。而伊朗國會已通過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即封鎖這條掌握全球近四分一石油貨運的關鍵能源航道,被視為伊朗對西方最具威脅的回應。

美國不宣而戰,伊朗時間周日(22日)凌晨2時起,突出動最少6架隱型戰略 B-2轟炸機,從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㩗帶有「碉堡剋星」之稱的GBU-57A/B巨型鑽地彈(MOP),經歷18小時飛抵伊朗,空襲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伊斯法罕,聲稱已「徹底摧毀」關鍵核設施,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國首次出動空軍轟炸該國境內設施,行動已經構成戰爭行為。

美軍形容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B2轟炸機打擊行動,計劃高度保密,而事前多間傳媒報道,指B2轟炸機飛往關島的部署實際只是煙幕。

伊朗首都德黑蘭有示威抗議美軍行動,總統佩澤希齊揚亦有現身。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社交平台首回應以色列空襲,稱敵人犯下大錯,正受到懲罰。其顧問沙姆哈尼則明言,就算核設施被摧毀,伊朗的濃縮鈾材料、本土知識和政治意志猶存,遊戲仍未結束,將明智回應、避免盲目打擊。

雖然美國防長海格塞斯聲稱,行動無意推動伊朗政權更迭;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過社交網發文,稱「政權更迭」字眼政治不正確,但若當今伊朗政權無法令伊朗「再次強大起來」,何不來個政權更迭。

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後,布蘭特原油期貨曲線全面上揚,近月合約飆升13%,遠期合約亦走強。

彭博經濟學家預計,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原油價格可能升穿每桶130美元。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