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2018 每日新聞

1.「團結香港基金」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民調,發現約四成半受訪市民贊成維港外恢復大型填海,近三成四人則反對。調查又發現約四成半人,贊成於維港以外水域填海興建新市鎮,比反對人士多出一成一。另外近六成人認同香港需要開闢最少兩個沙田面積般大的土地才足夠,即相當於7,200公頃。中大亞太研究所於3月21至28日,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約一千名市民,發現逾七成七受訪者認為,解決香港住屋擠逼問題逼切或非常逼切。

2.前年旺角騷亂案,十人被控暴動、刑事毁壞及襲警等控罪,九名被告被裁定暴動罪罪成,另外一人早前已經承認暴動罪,全部人押後到本月二十三日判刑。

3.香港中學文憑試必修科目之一的通識教育科,可能出現重大修訂。有報道指,香港教育局已初步同意檢討,包括將通識科由必修列為選修科,或改為必修但不用考試,評級由1至5**改為「及格」和「不及格」,報道指有關修訂暫時未有推行時間表,有關修訂亦可能影響大學入學收生門檻。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暫時未收到報告。

4.港鐵表示,仍有5間航空公司未能在機場快線九龍站提供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包括首爾航空、印度捷特航空、深圳航空公司、瑞士國際航空公司及美國聯合航空。由於信號故障,九龍站機場快線城市區預辦登機服務昨晨起一度暫停,至昨午部份恢復正常。

5.內地一連三天的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今年訪港內地旅客人數逾59.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22%,創下近6年新高。

6.香港青年動力協會發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就業意向調查結果,約七成半年輕人對往「大灣區」發展持樂觀態度,亦有近六成青年不會考慮往「大灣區」發展,最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大灣區」甚麼一回事,另一因素是不想離香港太遠。香港青年動力協會副會長何毅淦認為,現象反映不少青年均認為大灣區具發展潛力,惟大灣區現在僅屬概念性,另外稅制方面,身處內地超過185天便需交稅予內地政府的規定,加上內地稅收較香港重,都是青年卻步原因之一,促請政府積極研究稅務優惠。

7.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政府即日會就第五代(5G)公共流動服務頻譜展開公眾諮詢。他說,5G頻譜有助推動「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發展,為市民提供一個極高速、極可靠、低延誤的通訊服務。早前局方和通訊局建議以拍賣方式指配相關頻譜,讓營辦商競投,預計有關頻譜將於2020年4月起可供指配。

8.在北京,中國外交部說,中國和多米尼加建交天經地義、光明正大,扯不上什麼誘迫和交易。對於台灣聲稱大陸以巨額金錢援助,誘迫多米尼加和台灣地區斷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多米尼加和台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理所當然。

9.香港天文台下午錄得最高氣溫31.8度,是今年以來最高紀錄。大美督下午錄得34度高溫,赤鱲角、石崗、元朗、打鼓嶺、將軍澳下午一度高達33度。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