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 11/05/2018(星期五) 【12:40】警方吊起彈殼,運回路面 【12:00】警方完成拆彈,彈內的炸藥完全燃燒,現場逐步解封 【10:23】警方燃燒炸彈內的炸藥,發現炸彈的地盤冒出黑煙 【09:45】警方燃燒炸彈內的炸藥,現場冒出白煙 【08:15】受事故影響,灣仔北及銅鑼灣多條道路封閉,多條巴士路線要改道,來往尖沙咀與灣仔碼頭的渡輪服務停止服務。由於灣仔一帶封路,原定上午8時金紫荊廣場舉行的升旗儀式取消 10/05/2018(星期四) 【18:00】香港運輸署宣佈,因發現疑戰時炸彈,預計灣仔北一帶交通將會擠塞,呼籲駕駛人士避免前往灣仔。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佈,灣仔區港灣道體育館因突發事件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知 【16:35】警方接報指沙中綫地盤發現炸彈


興建中的港鐵沙田中環綫(下稱「沙中綫」)地盤,半年內第三次發現二戰時遺下的美軍炸彈,港島灣仔北多段路面一度要封閉,封鎖範圍內的市民無法外出,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通宵處理,花了20小時後成功拆彈。
現場消息指,由於今次炸彈被發現的位置有異,而且直立埋在泥土中,僅露出炸彈的尾部,拆彈難度大增,人員需先挖開泥土,視察整個炸彈的情況,再研究如何拆彈,最初預計需時較長。
警方於10日下午約四點半接報,指沙中綫地盤掘出懷疑炸彈,爆炸品處理課人員11日早上處理炸彈時,先在炸彈周圍堆放多層沙包,完成切割外殼後開始燃燒彈內炸藥,早上九時四十三分,地盤開始冒出白煙,約半小時後冒出大量黑煙。
據悉,炸彈類型與年初附近發現的兩枚炸彈屬同類型,即戰時美製ANM65高爆炸性空投彈,長145厘米、闊45厘米、重1,000磅,內含約500磅黃色炸藥。


一度受事件影響的路段,包括會議道、鴻興道、港灣道、菲林明道、博覽道、港灣徑、馬師道、運盛街和運盈街,至於來往尖沙咀和灣仔碼頭的渡輪服務也一度暫停。雖然部分路段被封,但灣仔一帶交通早上未有出現大塞車。
未出土炸彈數量難以估計
本港近年大興土木,使長埋地下70多年的巨型炸彈陸續重見天日,當年的歷史亦得以重現。 資料顯示香港淪陷期間,維港兩岸二戰期間設有不少軍事設施,並停泊大量日軍船艦,有「小東京」之稱的灣仔,成為日本人主要聚居地,一切都成為盟軍空襲重點目標。美國為首的盟軍自1942年開始反攻香港,不斷空襲香港島及九龍一帶,數以千計的炸彈投下,主要目標是油庫、船塢及機場等軍事設施,部分或落入維港海床而未被成功引爆,填海後更將炸彈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