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預期升溫下,WTI原油期貨5月7日交易日上探70美元/桶,為2014年11月以來首次。

美國總統特朗普北京時間5月9日凌晨,宣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的表態在短短數小時內,逆轉國際油價的走勢。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上漲2.98%,報71.1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2.95%,報77.06美元/桶。早前,5月7日交易日,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預期升溫下,WTI原油期貨上探70美元/桶,為2014年11月以來首次。布倫特原油期貨也一度觸及76.34美元/桶,為2014年11月來最高水準。不過在北京時間5月8日午夜時分出現戲劇性一幕,外媒傳出特朗普可能宣佈不會退出伊核協定的消息,油價聞訊雙雙大跌超4%;而在消息落地後,油價走出了明顯的V形。

伊朗油出口料減少每日20萬至50萬桶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早前公佈的資料顯示,早前在1月23日當周,以淨多頭頭寸達到496,111手合約,創2006年6月份以來的淨多頭歷史最高位,最近公佈一周的資料為(截至5月1日當周),投機者所持NYMEX WTI原油期貨和期權淨多頭頭寸減少15,071手合約,至418,047手合約,創三周新低。

美國恢復對伊朗制裁這事件,對國際原油市場到底意味什麼?會有怎麼樣的影響?

分析指出,鑑於美國不會立即全面恢復制裁,有180天的緩衝期(即到今年11月4日),另外該決定預計得不到其他國家支持,對國際油市意味著減少30萬至50萬桶/日的供應量,遠低於奧巴馬時期的100萬至150萬桶/日的水準,所以對油價影響有限。

「伊朗石油出口下跌的幅度,將取決於其歐洲盟友及更有份量的亞洲經濟體(包括中國、印度、南韓、日本)對美國的順從度。這使預測伊朗石油供應下降幅度的難度變大,我預測未來數月下滑幅度為中間值40萬桶。」 FXTM富拓首席市場策略師Hussein Sayed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首席地緣政治顧問Paul Sheldon指,美國單一實施制裁的難度,將遠大於早前2012年歐盟、美國等多邊合作實施的制裁。不過,一些進口商會因監管不確定而立即削減進口,據普氏能源調查顯示,多數分析預計有不到20萬桶/日的伊朗油出口,將立即被影響(被迫減少),預計6個月後會減少50萬桶/日的出口量,不過也有分析師預計,將達到100萬桶/日的削減量。

「鑒於伊朗的產油量全球靠前,產量的減少肯定會對全球供給有直接影響,但實際存在諸多限制,一方面,伊朗石油主要出口地是亞洲,這些地區不見得制裁後會大量減少進口。」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說。

「伊朗四月份的原油出口量為245萬桶/日,其中181萬桶/日出口到亞洲,中國又是最大的目的地。出於原油源頭多元化的目的,日本和南韓早已開始降低對伊朗油的進口,這兩國最有可能遵守美國的對伊政策。在2012年對伊朗實施制裁時,中國就沒有參與,那麼這次恢復制裁後,預計中國將仍處於伊朗充足的原油供應的有利買家位置。」 普氏能源資訊亞洲及中東能源新聞和分析副主任分析師Mriganka Jaipuriyar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據普氏能源報告指,上個月出口到亞洲的伊朗油較三月大增60%,達到181萬桶/日,佔整體出口近7成,這可能是伊朗為應對一個更嚴酷環境所做的準備;另外預計制裁實施後,中國(伊朗油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四月進口量超70萬桶/日)和印度對伊朗油的進口將仍保持強勁,歐洲、南韓和日本則料下降。

油價短期或突破80美元每桶

「另外伊朗不是影響油價的單一因素,一是要看全球產油格局,伊朗產量下降後,其他產油國會不會趁勢填補?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正在考慮要不要再次延長減產,如果伊朗日後確實減產,可能會影響前者的考量;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葉岩油,近期有持續增產現象,使得油價未來上行空間受到限制。另外,委內瑞拉也是可能影響供給的一大不確定因素。我們預計,油價今年在55至75美元/桶區間內做震盪。」 王昕傑說。

Hussein Sayed也表達類似的看法,他指出,目前市場需求依舊旺盛,原油市場很可能進一步收緊,直至今年第三季度。考慮到美國很可能增加石油產量,並且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也有能力填補石油供應的短缺,因此制裁伊朗對油價的影響有限。然而,市場可能對該事件做出最壞的預期,即受中東緊張局勢影響,布倫特原油價格短期內會漲破80美元/桶的大關。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早前公佈最新資料顯示,截至4月27日當周,美國原油產量連漲十周,2月份美國原油產量上漲到創紀錄的1,026.4萬桶/日。國際能源署(IEA)在今年2月底預測稱,美國將在2019年超越俄羅斯(目前產油量為1,100萬桶/日),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