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原先,他們針對的是內地遊客,現在,他們開始針對香港人在內地的骨肉親人:配偶、子女。

他們,指的是香港的反對派。香港的反對派現在連香港人在內地的骨肉親人都要反對了,他們要求改變單程證制度的聲浪一天高過一天。

所謂單程證,指的是由內地公安部門發給在香港有直系親屬(配偶或父母)的內地居民前來香港定居的通行證。

早先,香港雖被英國佔領,但中國人還是可以自由進出香港。何冀平編劇的電影《明月幾時有》,講日據香港之後,中共派人到香港將茅盾、鄒韜奮、夏衍等文化名人轉移回內地,歷經各種危險,但就沒有證件的事。

一代古琴大師蔡德允女史1928年至1950年期間曾在上海和香港之間自由進出多次,其子沈鑒治回憶錄《君子以經綸》說,後來,「母親去上海探望外祖母。適逢國內正在進行三反五反運動。母親想要回香港……經大舅父奔走總算(從派出所)獲得出境許可,回到香港。」

這表示,對內地人前來香港實行出境控制是內地政府所為,而不是港英當局所為。
直到1980年,港英還一直實施「抵壘政策」:內地人不論通過什麽渠道來到香港,只要能夠抵達市區並與親人團聚,就可以成為香港居民。

就算是英國人,也還是尊重骨肉團聚這個人倫的。

香港反對派提出,要收回單程證的審批權。

問題是,單程證的審批權從來就不在港府這裡,不是內地不給港府,而是港府不要。

由於港人與內地人的跨境婚姻越來越多,需要赴港團聚的港人內地配偶和子女越來越多,港英當局越來越吃不消,就在1982年與內地政府達成協議,規定從內地來港定居者須持內地政府簽發的單程證,配額為每天75個,1993年增至105個,1995年增至150個。

這是讓內地政府做壞人,來控制赴港人數。

香港反對派要求削減單程證配額一半至每天75個。

事實上,每天150個配額並不能滿足港人內地親人來港團聚的迫切需要。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說,多年來,內地配偶最少要等上4年,才能來港團聚。

儘管如此,香港回歸後,這個配額並沒有被調高,一直維持到今天。

反對派又問:「點解一定要來香港團聚?而唔去大灣區?」

遇到問題就推給內地是某些香港人的慣性思維。在香港,幾乎人人都反對在自己家附近堆填垃圾,問他們如果全香港都不能堆填垃圾,那麼垃圾該怎麼處理呢?香港有些機靈鬼就說了,送去內地堆填啊。

現在,香港的反對派已經發展到把其他港人的內地親人視為垃圾了。

涼薄到令人髮指。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