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作 茁壯成長

香港政務司長 張建宗

青年人是香港的希望與未來,也是建設香港與國家的重要動力。

青年發展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我們希望培育青年人具有香港情懷、國家觀念及國際視野,同時亦要有承擔、責任感和正向思維。因此,本屆政府致力做好青年「三業三政」工作,為不同背景、不同階層的青年人創造空間及提供機會,促進年輕一代向上流動的機會。

在青年發展工作方面,政府在過去一年落實多項政策措施,並取得穩步進展。財政預算案預留了十億元支持青年發展委員會的工作,並已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率先撥出其中五億元推出一系列與「三業三政」相關的措施。

青年人的聲音,對政府施政及香港的未來發展相當重要。青年發展委員會透過定期到訪學校,以及舉辦交流會及聚焦小組討論會等活動,了解不同背景的青年人和相關持份者的意見,好好掌握青年人的脈搏。

常規化後的「青年委員自薦計劃」(「自薦計劃」)第二期的招募於去年(2018年)12月開始,涵蓋十個委員會二十個名額,反應熱烈,共收到1409份合資格的申請,面試已於3月初開始。我們邀請出席面試的申請人授權把他們的資料存入中央資料庫內,讓各政策局和部門提取資料考慮委任。中央資料庫內的青年人百分比由「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劃」推出前(即2017年10月)的6.5%(即約940人),大幅增加至現時約16.6%(即約2 670人),增幅超過一倍半,進展令人鼓舞。

至於去年推出的「與司局長同行」計劃亦茁壯成長,現已易名為「與香港同行」計劃,推展到更多高級官員的層面,讓高中生擔任我們的「工作影子」一天,零距離體驗我們的工作及政府的運作模式,一方面促進政府同事與青年人的彼此溝通,分享經驗,另一方面可啟發青年人思考未來的發展目標,努力上游。

「與香港同行」計劃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部門首長篇」已於本月推行,共接獲來自150間中學約400位同學的申請,最後有46位中四、中五學生脫穎而出,以兩人一組,成為23名副局長、常任秘書長及部門首長的一天「工作影子」。

兩星期前,我出席計劃的準備工作坊,與同學會面和打氣。我很高興認識到這一群有熱誠、有理想的青年人,我與他們約定要保持聯繫,加入「同學會」,建立強大的人際網絡。

在完成「工作影子」體驗後,同學昨天回到政府總部參與體驗回顧工作坊分享經歷及感受,不少反映參與其中的機會難得,對個人而言是一種突破和能力的肯定。同時,他們受到官員的啟發,發掘自己的志向,向目標努力進發。多位同學不約而同地形容這次體驗令他們畢生難忘。

至於第二期計劃「特首與司局長篇」將於暑假期間舉行,有關詳情將於4月29日公布,並由4月29日至5月20日接受報名。計劃將涵蓋超過40名官員,包括行政長官和十多位司局長,以及其他官員,讓最少80名同學受惠參與,有興趣的同學們要把握機會報名參加。

與此同時,政府致力提供在內地和海外而具質素的實習機會,讓青年認識國家,放眼世界,了解不同地方的職場和生活文化,擴闊視野。政府於去年(2018年)以先導計劃的形式與本港大型企業合作,推出「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計劃),讓青年人在這些企業駐內地和海外的業務進行實習。

因應先導計劃的成功,今年決定擴展計劃,參與的大型企業增加至18間,合共提供280多個優質實習職位,覆蓋金融服務、能源、地產項目、公用事業等多個行業。海外實習地點包括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英國、瑞典及印尼。而內地則包括多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廈門等。

無論是崗位的數目、涵蓋的行業及實習的地點的分佈,均比去年的先導計劃更多元化。新一輪計劃提出優化措施,讓青年人可透過中央電子申請平台一次過向最多三間企業遞交申請,節省時間和手續。計劃共收到2 788份申請,反應熱烈,可見計劃深受青年歡迎。

我早前(2月18日)出席計劃的啟動禮,亦感受到參與的企業盡顯社會責任,為青年人「出位」(提供實習崗位)外,還承擔實習生的主要開支,包括機票及住宿費用等,及提供培訓及支援,絕對是「出錢」、「出心」和「出力」1。

透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我們致力為本港培育一批具備國際視野、熟識大型企業和世界各地職場文化,且擁有豐富內地和海外人脈網絡的年輕人才。他們是香港最重要的資產。除此之外,令人鼓舞的是,我們推動多個青年發展計劃,展現「民、商、官、學」跨界別協作。我們亦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全新資助計劃,進一步支持青年人創新創業,讓他們在香港、大灣區,以至其他內地及境外地方發揮所長,實現理想。

培育青年發展是細水長流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和配合。我們會致力為青年開拓新天地、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和培育人才不斷努力。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