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本周時值五一節內地小長假,大量內地客湧入香港,香港海關特展開名爲「子彈」的專項行動打擊商業欺詐,又邀請在內地有影響力的媒體開記者會,請這些媒體幫助報道一些典型案例,提醒內地遊客在香港消費期間注意防範。

旺角的龍興中西藥坊營商手法惡名遠播,曾最少兩次被政府執法部門採取行動。

海關介紹的一宗典型案例發生在2015年11月29日,63歲內地客張女士來到旺角西洋菜南街龍興中西藥坊買一種藥水。店員稱每瓶30港元,張女士要買兩瓶,並以信用卡付款。店員把信用卡收據交她簽名時,張女士震驚了:兩瓶藥水實收5萬港元,比原價高出800多倍。張女士當場要求退款卻遭到拒絕,店員還對她惡語威脅企圖逼她就範。香港海關官員說,當時「好像搶錢一樣,逼她給錢。」張女士急忙報警求助。

最終,涉案的兩名店員被法庭裁定欺詐罪成,成為香港史上不良營商案件中第一宗以「欺詐罪」入罪的個案。法官判處首被告進教導所1年半,釋放之後還要接受3年的法定監管,等於是這個店員要被監管4年半。另一個店員經心理評估證實他智力較一般人低,法官判他進勞教所,獲釋後也要接受為期1年的法定監管。

不少內地人趁假期到香港的藥房等商戶掃貨,容易成為騙徒下手目標。
不少內地人趁假期到香港的藥房等商戶掃貨,容易成為騙徒下手目標。

這種事,程老漢也曾領教過。

十幾年前的一個週末,程老漢和老伴在自家附近的街道旁看到有個中年婦女擺攤賣花膠,標價「$300」港元。300塊錢好像不貴,我們就上去東問西問。問著問著我們漸漸明白,「$300」指的不是每斤300元而是每両300元,而且她的1斤不是10両而是16両。

香港的一些不良商家,就是這樣欺詐顧客的。

今年早些時候,有遊客投訴說在佐敦一間參茸海味店購物被「斤變両」計價欺騙。2月中旬,海關人員到這家店「放蛇」試購。店員起初聲稱花膠以斤計價,而當關員說要購買8両後,店員又反口說花膠價錢是以両計算,價格當場勁升16倍,從590港元變成9440港元。海關人員當場拘捕涉案店員。

香港海關多次採取行動,打擊海味店以斤變両等不良銷售手法。

在「子彈」專項行動記者會上,海關官員忠告消費者,「如果不想購買,應該立場堅定。」

這一點,程老漢和老伴倒是無師自通。

消費者宜事先問清楚購買海味及藥材的計算方法,以免中招,遇上有可疑,應堅決拒絕付款。

話說當年我們在自家附近街道旁的花膠攤檔上得知花膠每斤4800港元而不是300元時,當時就拍屁股走了。豈料那個女人,當時就對我和老伴破口大駡,各種粗口伺候。雖然我倆當時聽不大懂她的鬼話,但她滿嘴的「丟」讓我們知道她很生氣。不過我們不理睬她,「立場堅定」地把她扔在腦後揚長而去也。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