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跌七天,創下自去年一月以來最大跌幅。有分析人士指,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在一籃子匯率走勢和外匯市場供求兩個因素下,整體呈現雙向波動。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指,外匯市場不必對中美貿易爭端反應過度。

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下,人民幣近日連續大幅貶值,市場憂慮匯率穩定的同時,美元資産表現出衆,在動蕩的市場中「一枝獨秀」。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跌七天,6月28日報6.5569,較前一天下調391點子,是去年1月初以來最大跌幅,亦是逾6個月以來最低。

截至6月27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595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則接連跌破6.60、6.61,創下2017年12月17日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連續第10天下跌,為自2016年以來,最長時期連跌紀錄。

分析:美元走強 加上市場憂中美貿易摩擦升級

分析人士指,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在一籃子匯率走勢和外匯市場供求兩個因素下,整體呈現雙向波動。4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單邊弱勢,主要因爲美元指數持續走強,近期A股大幅調整,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外匯市場短期干擾因素增多,導致人民幣跌勢有所加劇。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訪問時表示,外匯供應一般來說相對穩定,主要是貿易下帶來的資金流入,影響外匯需求的因素較多,當中包括短期市場恐慌情緒,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推動匯率變動加劇。

研究員料或屬匯市短期震蕩

人民幣加速貶值後,國內輿論有關「保匯率」還是「保外匯儲備」的聲音再起。曾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司長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撰文指,外匯市場不必對中美貿易爭端反應過度。他認爲,近期因中美貿易爭端走向的不確定性增加,引發匯市震蕩,屬典型的由突發性事件引起的市場超調反應,不足以作爲市場趨勢性變化的判斷依據。

他預計短期內市場看空情緒宣泄後,人民幣匯率走勢將回正軌。他指由市場情緒波動導致的人民幣匯率回調,屬正常波動,市場不必過於恐慌,境內外匯供求有望繼續保持基本平衡。

截至周三晚,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復6.60關口,報6.5959元。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