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誌7月19日晚發表世界500強排行榜,其中中國上榜的公司數量繼續增長,今年達120間,較去年多5間。在120間中國企業中,內地加上香港地區共有111間企業。

《財富中文網》評價稱,中國上榜公司數量已非常接近美國(126間),遠超第三位的日本(52間)。從199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同時涵蓋工業企業和服務性企業以來,沒有任何其它國家的企業數量如此迅速地增長。

中國企業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地位續升
據悉,今年有13間中國公首次上榜,分別為:招商局集團、雪松控股、象嶼集團、兗礦集團、鞍鋼集團、首鋼集團、緯創集團、台灣中油、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富邦金融控股、泰康保險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青島海爾。新上榜公司最多的行業是保險(3間)。青島海爾則是電子與電子設備行業唯一一間中國新上榜公司。

其中,始創於1872年晚清洋務運動時期、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先行者的招商局集團首次上榜,排名位於280位;

採礦、原油生產行業中有一間特點鮮明的新上榜公司——兗礦集團。該公司是中國唯一一間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業。去年,兗煤澳洲總產能達8000萬噸,成為澳洲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

資料來源:根據《財富》雜誌歷年數據整理。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的中國內地企業(包括香港,但不包括台灣)

 

全球最大企業經營狀況明顯改善 工建農中仍擠進利潤榜前十
總體看,與去年相比,今年上榜500間公司的總營業收入近30萬億美元,同比增加8.3%;總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88萬億美元,同比增加23%;銷售收益率則達到6.3%,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0.9%,都超過了去年。這些全球最大企業的經營狀況在明顯改善。

沃爾瑪連續第五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它和三間中國企業——國家電網、中石化和中石油繼續分列榜單前四位,位次沒有變化。利潤榜前10位的四間中國公司仍然是工建農中四大銀行。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前10名

蘋果仍高居利潤榜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今年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英美煙草集團,利潤率高達185%。利潤榜前10位的四間中國公司仍然是工建農中四大銀行。

 

在淨資產收益率榜上,波音公司位居首位。中國公司中排位靠前的是騰訊、碧桂園、華為、美的和台積電。中國大陸公司中,利潤率最高的是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超過30%。

中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挑戰
《財富》特別提到,值得注意的是,縱向比較近年來的數據,上榜中國企業的銷售收益率和淨資產收益率兩個指標處在下行通道上。 《財富》雜誌特約撰稿人王志樂舉例分析:2015年,上榜中國公司銷售收益率為5.6%,到了2017年只有5.1%;2015年,上榜中國公司淨資產收益率10.7%,到2017年只有8.9%。他呼籲中國公司管理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重視這一現象。

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中國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躍升175位。
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間公司中有八間都來自中國大陸,除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其餘七間是:阿里巴巴(上升162位)、騰訊(上升147位)、山東能源集團(上升138位)、廈門國貿(上升134位)、美的(上升127位)、廈門建發(上升126位)和碧桂園(上升114位)。

從行業看,所有互聯網服務公司排名均有大幅提升,它們是來自中美兩國的京東、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
倫敦政經學院最近指,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的創新溢出效應最為明顯,為其它技術創新的2倍。在中國公司群體中,在這行業內的華為公司排名從83位上升到72位。

今年在汽車製造業領域,中國有7間上榜公司,美國僅有通用汽車和福特兩間。吉利是大陸唯一一間上榜的民營車企。該公司過去一年跨越百萬銷量門檻,在銷量增幅和500強排名躍升幅度上位於國內行業首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上榜的房地產行業企業均來自中國。

《財富》也指出,中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明顯面臨巨大挑戰。作為參照,2018年美國大公司中沒有房地產、工程建築和金屬冶煉企業,卻在IT、生命健康和食品相關等領域存在眾多大公司;中國正好與此形成反差。尤其在衛生健康/食品批發、保險管理式醫療、食品生產加工、和娛樂等與人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的產業裡,有美歐、日本、巴西等國公司,中國卻沒有任何企業上榜。

此外,中國銀行業利用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利潤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美國上榜的8間銀行平均利潤96億美元。中國10間銀行平均利潤高達179億美元,遠遠高於全部入榜中國公司的利潤水平(31億美元)。這十間上榜銀行的總利潤佔111間中國大陸上榜公司總利潤的50.7%;作為對比,美國銀行總利潤僅佔126間美國入榜公司的11.7%。

強化合規管理提升企業軟實力
此外,今年有8間中國企業跌出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它們是:安邦保險集團、海航集團、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大連萬達集團、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山西焦煤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般情況下,從世界500強排行榜跌出往往是因為銷售收入達不到新的排行榜的門檻。然而,在未能進入2018年榜單的8間中國企業中,有的並非因為銷售收入達不到入榜門檻。舉例來說,2017年,安邦保險公司銷售收入608億美元,在2017年排行榜名列139位。海航集團銷售收入530億美元,排名170位。中國華信能源公司銷售收入438億美元,排名222位。萬達集團銷售收入285億美元,排名380位。這四間企業上年的銷售收入都遠遠高於2018年的排行榜門檻,它們跌出2018年排行榜另有原因。

其中,海航集團和萬達集團有相似之處,即過度運用槓桿擴張和非理性對外投資導致資金周轉陷入困境。

其它幾間企業由於不同程度違法違規經營,被司法部門或監管部門調查或處理,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從而難以進入2018年世界500強排行榜。

《財富》雜誌現隸屬美國傳媒時代華納集團旗下的時代公司,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強排行榜,向來是經濟領域關注的焦點。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