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重點聚焦開發土地,規劃未來,包括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加快龍鼓灘及馬料水填海,檢視郊野公園邊陲的「綠化地帶」,物色具潛力可發展土地,又會釋放祖堂地的發展潛力。至於公營房屋供應量會略為增加,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會重建。

2021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重點是開發土地,林鄭月娥提出發展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最多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分為元朗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並有6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北部都會區」會以鐵路貫穿,加強大灣區內聯繫,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伸延規劃中的北環綫至落馬洲港深創科園及新皇崗口岸,並向東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東鐵綫伸延至深圳羅湖並設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及上水站間增設新鐵路;又會探討興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

除發展北部都會區,《施政報告》亦提出審視在屯門龍鼓灘、馬料水填海等,兩項計劃目標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通過撥款,啟動研究。政府亦會放寬「祖堂地」發展,由民政事務局局長與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一年內完成具體建議。房屋委員會轄下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則會重建。

《施政報告》又指會展開新一輪綠化地帶檢討,集中檢視坡道較高、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明年中完成篩選,並開始研究。

《施政報告》指出,香港經濟新動力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國際競爭力,創科是其中一個重點,研究建立「新田科技城」,考慮在鄰近深圳前海的地方,建立地標性創科設施,又建議研究為科學園擴容。《施政報告》提出設「雙城三圈」,涉深圳灣、大鵬灣、印洲塘,港深政府共同促進兩地經濟、基建、創科、民生、生態合作。

施政報告亦提出重組政府架構,考慮增設副司長,負責領導「北部都會區」等大型發展項目,同時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運輸及房屋局會被分拆等,亦會檢視高級公務員的選拔聘用機制,確保「能者居之」,會設立專員職位,包括海濱、教育專員等,專責提供政策指引和全面統籌。灣仔政府大樓內會增設大型法庭,應付涉及大量被告人的案件,明年上半年展開工程。

 

2.施政報告提出積極推動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政府同時會檢視現有法例,打擊假新聞及保障網絡安全。

香港經歷反修例風波,《施政報告》提出加強國安教育,積極推展《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是憲制責任,回想自從2003年以後的幾屆政府,踫到相關問題時遮遮掩掩是不對,因為2019年後看到沒有國家安全法,香港750萬市民和國家14億人民都承受很大風險。

她表示,每一名官員應採取理所當然、理直氣壯態度處理,預計《基本法》23條立法會在下一個立法會任期内完成。

政務司司長會統籌檢視或激活現有法例,確保在維護國家安全上,執行部門有法可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包括打擊假新聞、保障網絡安全等。政府亦會加強宣傳教育,包括學校內師生對一國兩制的認識,未來會進一步推展宣誓安排,至涵蓋更多公職人員。

 

3.為吸引多方面人才,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優才入境計劃配額一倍至4千個。

施政報告提出豐富人才庫,配合香港未來重點發展,「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名額去年增至二千個,今年已有逾1700個專才獲分配名額,將會進一步把名額提升一倍至四千人。政府檢討了2018年公布的人才清單,決定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專才及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兩個專業。部分原有專業亦會擴闊涵蓋醫療及健康護理科學、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及藝術科技專才。

 

4. 2019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期間,外間屢次傳出不實謠言,特首林鄭月娥(6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承認政府發布訊息手法守舊,解說能力有待提升,會研究更有效發放政府訊息。

對於政府新聞處與各政府部門,一向有對外發放政府消息,林鄭月娥說,不少人向她反映政府新聞公報的內容偏重技術性,缺乏傳達性,「發布訊息的手法太守舊,而未能吸引社會注意或即時澄清巿民的疑慮。」林鄭又指,過去兩年出現對政府惡意攻擊或偏頗報道,更凸顯解說能力有待提升,她已經要求各司局長在新聞處配合下,更注重發放訊息和解釋政策的工作。

 

5.港隊在奧運、殘奧及全運會取得佳績,施政報告在體育發展方面都有著墨。體育發展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擴大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5年內將參與計劃的人數增加一倍。香港會與廣東及澳門承辦2025年全運會,將籌備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全運會。而去年提出於石澳石礦場興建的水上運動中心,明年首季會批出合約,計劃於五年內全面投入運作。

政府會繼續推展餘下約20公里長連接屯門至荃灣的單車徑,貫通新界東西的單車徑網絡,而在啟德發展區全長13公里的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亦會於2023年起分階段落成。

 

6.改善民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會繼續扶貧,包括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劃一採用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令合資格申請的長者可以領取高額津貼。

政府會加強強積金退休保障功能,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條例草案,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下的「對沖」安排。

當局亦會進一步探討鼓勵巿民,將強積金轉化成退休後定期領取的年金,為長者提供穩定收入。

施政報告又提到,會把強制舉報虐兒個案機制的法例,提交予下屆立法會審議,又會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多1000個。

施政報告又提出2035年或之前停用燃煤發電,及於2050年或之前降低住宅及商用樓宇用電量,垃圾收集會改由環保署負責。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