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天文台發出的強烈季候風信號生效,天文台指星期五(8日)早初時,會考慮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取代。至於澳門於星期四(7日)晚七時發出一號風球,預料本周後期內港會出現水浸。
天文台預料,徘徊在南海中部、距離本港西南偏南超過六百公里的熱帶低氣壓會逐漸增強,並在星期五(8日)開始採取較偏北路徑,逐漸移向海南島一帶,較早前的預測更接廣東沿岸。
天文台會於星期五(8日)早初時考慮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呼籲市民出門前留意最新消息;又預料受東北季候風及熱帶低氣壓的共同影響下,星期五(8日)至星期日(10日)初時風勢頗大,有狂風大雨、大浪及湧浪。
澳門方面,氣象局表示,會在星期四(7日)晚7時發出一號風球,預料星期五(8日)起,澳門天氣轉為不穩定,風勢會進一步增強及有大驟雨;加上正值天文大潮,預料今個星期後期,內港一帶將出現水浸。
澳門氣象局指,位於南海北部的熱帶低氣壓,環流較為廣闊,並逐漸於海南島東南海面,發展出另一中心,較原來預測路徑更接近澳門,未來兩、三日將於澳門西南約400公里範圍內掠過,大致移向海南島至雷州半島一帶。
2.有傳媒引述消息指,一名機場貨運工人初步確診,懷疑病毒來自其他機組人員。至於香港新增八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其中五人驗出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
八宗個案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尼泊爾及菲律賓,其中由菲律賓抵港人士是外傭,在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期間確診,另有三人在荃灣絲麗酒店隔離期間確診,八人都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至於初步確診少於五宗。傳媒的消息指,一名在機場負責貨運工作的員工在恆常檢測中初步確診,估計可能透過機組人員受感染。
3.強烈季候風下,一艘帆船在螺洲近蒲台島對開海面翻側, 2人墮海獲救, 其中1人昏迷, 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
警方下午近2時接報,帆船翻側後,船上2人墮海,救援人員到場救起2人,送到卜公碼頭後,再由救護車送往東區醫院救治,其中1人一度被困,獲救時已昏迷,送院後證實不治。
4.今屆施政報告重點之一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相信,區內屆時可做到自給自足,不擔心會構成鐵路擠塞問題。 至於要全面落實「北部都會區」,林鄭月娥表示需時20年,指已提出大刀闊斧精簡程序。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先後出席電台聯播及立法會,解答有關施政報告的提問。她解釋,現時提出建設「北部都會區」,是因為香港正處於最好時候,已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她作為行政長官看到勢頭好,所以乘勢而上,主動出擊。她認為,如果3年前就做,肯定會焦頭爛額,她又相信「北部都會區」內可做到自給自足,不會構成鐵路擠塞問題。
立法會多名議員關注要全面落實「北部都會區」需時20年太長, 民建聯劉國勳表示, 如果要20年才完成發展, 會追不上國家發展速度, 建議透過改革城規或審批程序等,目標在10年見到雛形。林鄭月娥表示, 會全面精簡包括法定程序, 並建議研究設副司長職位確保執行順利, 同時加強溝通解說, 減少反對聲音, 希望多管齊下縮短完成日期。
5.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說, 全力支持施政報告, 定必帶領轄下各紀律部隊積極推進及落實相關措施.
鄧炳強在保安局網頁撰文, 指面對本土恐怖主義的威脅, 會繼續高度警惕「孤狼」式恐怖襲擊, 以及「港獨」分子以軟對抗方式, 進行鼓吹、滲透、激發恐怖活動, 警方會加強情報搜集, 果斷執法, 並會從培訓及演習等多方面, 加強反恐準備及應對能力.
他又說, 正爭取時間盡快推展基本法23條立法, 目標是在下屆立法會會期展開諮詢和立法工作, 針對近年網絡攻擊增加, 政府會推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 建立良好的防範管理體系, 並準備訂立網絡安全法例, 清晰訂定營運者的網絡安全責任, 將會諮詢相關業界和公眾.
另外, 鄧炳強說, 各紀律部隊會加強青年發展工作, 並成立青少年制服團隊, 協助他們認識國家, 加強國民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