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語言能力、智力發展備受重視,不少家長都願尋求相關言語行為治療方案。然而,近日一段女行為治療師喝罵約兩歲幼童的短片在網上熱傳,引起公眾譁然。多名社工及教育專家公開批評做法欠妥,涉事的善思成長發展中心周二(31日)在Facebook發文致歉,指已終止與片中導師合作,願意為家長退款、退堂。
事發於上周二(24日),影片中見到治療師將兩歲女童安排至密閉房間,進行單對單的訓練,期間先以腳踢走女童的玩具,又大聲喝罵,「我唔覺得好好玩」、「叫你企,我嗌咗五次,你去咗邊」,女童隨即大哭。治療師其後要求女童停止哭泣,「我數十聲收晒聲喇,你自己承受嘅結果嚟嘅」。片段最後見到女童獨留房中大哭。數條短片引起軒然大波。
教育專家呂思慧批評,「究竟係邊一門派要用這種下三流的『治療方案』來對待一個有機會係SEN 的幼童。」她指,這種嚴重失德反智和卑劣的行商手法,在校長眼中等同一級謀殺,在外國已經被列入為「教育界嘅危險人物」。
她質疑,這並非一種治療方法,「定抑或你發緊脾氣?你教唔到,所以你發脾氣。」她認為,除非兒童做了一些十分嚴重的事情,才可以考慮用「鬧到喊」的方式令孩童刻骨銘心,指影片中的治療方法並非合適,只會令孩童越來越不敢說話。
涉事的善思成長發展中心在Facebook發文,指中心在5月11日起聘請片中姓黃的導師,指她擁有合資格行為治療師牌照及6年相關經驗,曾負責教統局教育項目,亦曾經過負責人兩次觀課。片中女童則在5月12日起由黃老師任教,首三次課堂均順利完成,中心亦有whatapps訓練過程的短片予家長,反應正面。
中心續指,至上周二(24日),女童父親在課堂後向涉事黃老師了解小朋友哭鬧原因,黃老師曾花15分鐘向家長講解,並提供家中訓練,家長其後離去。同日,女童母親再聯絡中心,希望了解更多細節,雙方分別以電話及WhatsApp聯繫約10次,惟中心引述指,涉事黃老師認為個人做法恰當,並解釋指已向香港心理學會尋求專業意見,未有配合中心與家長的溝通。
中心指,已於5月30日終止與涉事黃老師的合作關係,並向涉事家庭及公眾致歉。中心指,願意為現正參與課堂的家庭進行退款、退堂,未來會與合作導師安排雙導師上課制度,及邀請家長一起上堂,改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