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檔收官,觀眾觀影熱情未減。截至1月31日,2023年度大盤票房(包括預售)突破100億人民幣,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年票房最快破100億紀錄。台灣數碼有線電視副董事長、前「立委」雷倩,近日趁機大讚大陸電影,她表示,以前整個電影產業都由西方來定義,如今全世界的「文化戰場」有新發展趨勢:大陸的電影製作特效,已可跟西方並駕齊驅,而在講故事方面,大陸可能比荷里活更優。

雷倩在中天新聞政論節目《新聞深喉嚨》談到,今年春節檔電影《滿江紅》以及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長津湖之水門橋》,指原來講到「文化全球化」,講到世界電影產業,整個電影產業是由西方來定義,可是過去10年,也就是中國大陸電影突飛猛進的10年,大概從2014、2015年開始,每一年大陸的票房冠軍都是「中國電影說中國故事」。

雷倩認為,當「中國故事」逐漸成為中國大陸觀眾的觀影首選後,如今,電影產業迎來三個重大改變:題材改變、商業模式及全產業鏈改變。

她指,大陸複雜的電影製作特效,已可跟西方並駕齊驅,「荷里活電影在大陸市場上映的,很多都是特效電影,但大陸的特效也做得很好,而他們說故事的能力變強以後,在全世界跟荷里活一起說故事的能力,甚至可能更高。」

對於在全球講好故事這一點,雷倩舉例,「像《復仇者聯盟》這些荷里活電影,其實仔細看的話,它的模式很簡單:是非、黑白、善惡,最後對打,故事線非常非常簡單,可是大陸(影視劇)的故事線都很複雜,很多電視已經是在用電影的規格拍,裡面人數眾多、情節複雜、特效讓人目眩神迷。看著非常複雜(影視劇)的中國大陸觀影群眾被『養」起來後,簡單的西方故事線在大陸賣得不是那麽好了。」

她認為,在中國大陸市場,大陸電影已經100%碾壓了西方對手,未來,大陸電影在國際應該也會有一個很好的文化市場,「可以拭目以待」,在雷倩看來,或許就是下一個「國力」的表現。

今年的春節檔共6部影片上映,包括《滿江紅》《流浪地球2》《交換人生》等,題材多樣、類型豐富。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檔(除夕至正月初六)電影票房為67.5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89%;觀影人次為1.29億,同比增長13.16%;國產影片票房佔比為99.22%。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