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在《明報》撰文,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香港對外開放作用,而本年度立法議程未見《基本法》23 條本地立法的事項,盧文端說,香港現時需排除一切干擾,聚精會神抓機遇謀發展,在有《港區國安法》「保底」的情况下,盧認為 23 條本地立法不止是不列入議程,是連相關公眾諮詢亦不宜展開;他並列出 4 大原因,包括提到台灣年底進入大選期,如果港開展 23 條立法工作,就會被民進黨「撿到槍」,抹黑一國兩制。

盧文端指,現時不是要討論要不要立法,也不是要討論完成立法的限期,「而是如何在適當時候做得最好、對香港和國家最有利的問題。」盧文端並且提出 4 個暫不應該納入議程和展開公眾諮詢的原因。

第一,盧文端指全球疫情消退,國內外通關復常,現時是全面啟動「拼經濟」的關鍵時刻,宜抓緊機遇,香港要急起直追,「有爭議的事理應暫時放下來」,既然有國安法「保底」,23 條立法就沒有很大迫切性。第二,盧指現時「面對美國全方位打壓遏制,香港在國家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格局中發揮聯通世界的角色,自然更加重要」,特首李家超最近出訪中東就是要發揮香港優勢,不應該被 23 條立法分散注意力。

第三,盧文端稱「美國與民進黨當局勾連,不斷操弄『台灣牌』、推動『台獨』」,而台灣在今年下半年進入總統大選的敏感時刻,如果現時開始立法工作,就會被民進黨「撿到槍」,藉機抹黑一國兩制,阻礙兩岸統一。第四,盧文端認為「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急劇變化,23 條立法要細心研判,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港府向立法會提交新立法年度議程的30多條法案中,不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相信當局會於適當時提交。

保安局表示,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進行本地立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亦有其實際需要。除要有效應對過去和現在的國家安全風險及威脅外,立法建議亦需具有足夠前瞻性,必須在執行方面切實可行,並能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發言人說,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推展《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並會適時展開公眾諮詢。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