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立法會宣讀新一屆財政預算案,主題為「穩中躍進 共拓繁榮新願景」。

財政預算案重點如下:(文字直播)

預測今年香港經濟明顯反彈,全年實質增長3.5%至5.5%,通脹率2.5至2.9%。

預測香港2024年至2027年經濟增長平均每年3.7%,高於疫情前10年,每年約2.8%的增長趨勢

重點紓困措施:

– 推出新一輪消費券,向每名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兩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4月先向已登記市民發放3000元,餘額年中發放

– 寬減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6000元,料190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減少85億元

– 寬減2023/24年度首兩季住宅物業差餉,每戶每季上限1000元,料涉303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減少52億元

– 為每個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涉29億元開支,逾290萬住宅用戶受惠;每月50元電費紓緩金延長至2025年年底,涉及約35億元

– 額外發放半個月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

– 為學校考生代繳中學文憑試考試費

–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門檻由400元降至200元、每月補貼上限500元的臨時特別措施延長至今年10月,估計每月惠及約380萬名市民,額外支出約10.8億元

– 2023/24課稅年度起,子女基本免稅額及初生嬰兒額外免稅額由12萬元增至13萬元,估計惠及32.4萬名納稅人,每年稅收減少6.1億元

 

大型國際活動

 

-旅發局逾2.5億元推廣香港,包括港首次舉辦「香港流行文化節」。酒佳餚巡禮、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香港單車節及七人攬球賽、巴塞爾藝術節等會繼續舉辦

-續與貿發局合辦年度高峯論壇,大力宣傳香港「一帶一路」功能平台

-向旅發局額外撥款約二億元,加大力度爭取更多國際會議與展覽在港舉行,涵蓋金融、創科和醫學等範疇,吸引高增值旅客

-金管局下月聯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港舉辦銀行監管國際會議

-正與國際清算銀行商討下半年在港舉辦中央銀行行長會議

-去年首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峯會,今年再舉辦

 

支援企業

– 寬減100%利得稅,上限6000元,料13.4萬家企業受惠,政府收入減少7.2億元

– 寬減2023/24年度首兩季非住宅物業差餉,每戶每季上限1000元,料涉43萬個物業,政府收入減少7.4億元

– 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各項擔保產品的申請期限至明年三月底

– 向合資格客運營辦商和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預計共會涉及約27億元的貸款擔保額,有望於今年四月內推出

– 將今年三月底完結的「旅行社鼓勵計劃」延長三個月

– 向「旅行社資訊科技發展配對基金計劃」注資三千萬元,鼓勵業界利用科技升級轉型

– 建議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再注資5億元

 

創科

– 預留約2億元提升「智方便」平台的運作

– 撥款5000萬元加速推動第三代互聯網(Web3)生態圈的發展,包括舉辦國際大型研討會,讓業界和企業更掌握前沿發展,推動跨界別業務合作,並舉辦更多青年工作坊。

– 預留30億元發展人工智能等研究工作

 

吸引企業與人才

– 引入公司遷冊機制,便利在外地註冊的公司,特別是業務以亞太區為核心的企業,將註冊地遷至香港

– 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須將一定金額的資產投放在本地市場,但不包括物業投資,在通過審批後,便可來港居住及發展。

 

金融

– 下年度發行不少於500億元銀色債券及150億元綠色零售債券

 

文化藝術

– 撥款2000萬元舉辦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

– 建議自下一財政年度開始的五年共撥出1.35億元,支持香港表演藝團和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及創作,預計每年將有一千名本地藝術家參與,吸引四萬名區內觀眾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