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香港特區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安排連續第三年發放電子消費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安排,$5,000消費券分為兩期發放,第一階段$3,000將於4月16日發放,餘額$2,000會與新符合資格人士一起在7月16日發放。
為能盡快發放,會沿用合資格市民過去已登記的電子支付平台,如八達通、Tap & Go、Payme、Alipay HK支付寶、WeChat Pay及Boc Pay發放。市民於首階段不可「轉會」,消費券會直接存入原有賬戶內。
至於新來港人士2500元消費券則分為首期1,500元;餘額1,000元發放,發放日期與香港市民一樣。財政司私人辦公室政策統籌主任李文成表示,首期消費券預計640萬去年成功登記消費券計劃的市民可受惠。至於能獲半額消費券非永久居民,政府指約有10萬人。
消費券2023何時到期?
第一期3,000元需於今年10月尾用完,第二期則需在明年1月尾用完。以八達通收消費券,需於6月底前用完第一期3000元的消費券,才能獲得第二期2000元消費券。否則需要在10月底前用完3000元,才可在11月領取餘下2000元消費券。
消費券2023需否重新登記?
市民去年收取消費券的帳戶若仍然有效,則毋須重新登記。
陳茂波說,發放消費券有兩個目的,包括刺激經濟及推動電子支付廣泛應用,推出消費券計劃後,六個支付平台戶口增加1000萬個、商戶戶口增加19萬個。又指政府在4月開始發放消費券的同時,並將一併開展「開心香港」一系列活動,期望市民「開心香港開心消費」,也「好玩好食,恢復經濟」。
陳茂波稱,去年香港經濟去年負增長3.5%,零售銷售跌1%,經濟復甦力度仍要鞏固。經歷三年疫情,市民和中小企壓力相當大,因此發放消費券合適,有關金額已經考慮政府財政狀況,在力所能及下,盡量支援市民和中小企,同時繼續推動電子支付。
消費券可提振GDP 0.6%
他預計今次消費券計劃大約可提振本地生產總值有0.6%。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按去年獲發放半額,他解釋指雖該類人士暫是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但仍希望他們受惠。至於已永久離港人士,仍不符合領取消費券資格。被問到「高才通」人士是否合乎領取消費券資格,陳茂波僅重申合資格非永性居民即可獲半額消費券,與他們透過何種計劃來港無關。
被問到是否最後一次發放消費券,陳茂波指,每次發放消費券動用的財政不少,不可能作為恒常計劃,明年政府會否再發放消費券會審時度勢,視乎經濟及社會狀況,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