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互換通)今日正式啟動,初期先行開通「北向通」。行政長官李家超早上在香港金融大會堂舉行的上線儀式致辭時表示,「互換通」正式上線,象徵著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融合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首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領域引進互聯互通安排。

 

李家超表示,互換通能與債券通產生協同效應,讓境外投資者以方便和安全的渠道,參與在岸人民幣利率互換,對接投資者通過衍生品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需求,提升國家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釋放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潛力。新措施將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豐富投資和風險管理工具,強化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

李家超鼓勵內地、地方政府和企業,繼續善用香港融資平台吸引國際基金,助力國家可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會善用香港「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促進兩地投資雙向流通,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征程上,繼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李家超又提到,在中央政府支持,各監管機構與市場單位共同努力下,香港金融市場展現出無比韌力,他列舉去年7月就任以來,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的多項突破。其中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4月北向日均交易額達2.4億元人民幣,較推出首月升超過11倍;南向日均交易19.6億港元,較首月上升8倍。3月時滬深港交易所落實進一步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證券的範圍,包括將符合條件在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業納入港股通。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北向互換通」的啓動將為國際投資者進一步參與境內債券市場提供有利條件,對於提升人民幣債券在國際市場的認受度和投資者的信心具有特殊意義。同時可為港金融機構提供新機遇,鞏固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及離岸人民幣樞紐角色。

他指,對於債券投資者而言,有效管理利率風險是重要的考慮。近年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債券資產興趣不斷提升,所以對於相關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也更為突出。「北向互換通」將為國際投資者進一步參與境內債券市場提供有利條件,亦有利借助風險管理去保持市場穩定,對於提升人民幣債券在國際市場的認受度和信心具有特別的意義。

在「北向互換通」下,香港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初期可交易品種為利率互換產品,報價、交易及結算幣種為人民幣。實行首階段設定本金淨額每日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風險敞口設定上限不超過40億元人民幣。未來該計劃可能拓展到「南向通」,即為內地投資者打通投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通道。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