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上周日早(23日)逝世,享年84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讚揚高錕,為現代通訊科技帶來革命性變化,形容他是「香港人的驕傲」。
「高錕慈善基金」的新聞稿稱,高錕在上周日早(23日)11時45分於香港辭世,享年84歲。「高錕慈善基金」董事盧永仁透露,高錕在太太與多名親友陪伴下安詳離世。高太其後發表聲明,指基金會將延續高錕的遺願,提升大眾對腦退化症的關注。
林鄭月娥深切哀悼 讚高錕為全球貢獻巨大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高錕教授辭世表示深切哀悼,稱高錕是開發和應用光纖技術的先驅,對香港、國際,以至全球人類作出巨大貢獻。
從未申專利 助光纖低成本普及全球
高錕1933年出生於上海,上世紀40年代舉家移民香港,其後遠赴英國留學,在倫敦大學取得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及博士學位。
高錕60年代發表論文,提出以極高純度的玻璃傳送訊息,首創將光纖應用於通訊的基礎理論,顛覆傳統銅線傳輸訊號的限制。他並繼續研究,於80年代首次推出光纖系統。不過高錕未有就此重大發明申請專利,亦未有因此收取龐大的專利收益,令光纖能以更低成本推出,成就今日互聯網的發展,也令高錕贏得「光纖之父」的美譽,20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高錕2004年確診患腦退化症,自此不良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