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水域自有鯨魚出沒後,不少人無視漁護署多番呼籲,執意出海近距離打擾鯨魚。有指鯨魚神隱一星期後再度現身,惟網上近日流傳的相片顯示,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明顯傷痕,傷口頗深,情況令人擔憂。香港海洋公園團隊正採取行動,以確認鯨魚健康狀況。

 

 

不少市民於過去的周末出海追尋鯨魚行蹤,但專家指近距離接觸鯨魚,會令牠們變得緊張,更可能令牠們難以休息或進食,甚至受創傷,對生命構成威脅。

網民最新提供的相片,顯示鯨魚背上傷口甚深,懷疑被近距離觀鯨市民所乘搭的船隻螺旋槳擊中,網民相信牠受傷不輕。

在西貢水域多番出沒的鯨魚,專家估計身長約7米,相信是屬於生活在全球熱帶地區的布氏鯨。

 

市民極近距離觀鯨情況。(香港海洋公園提供)

 

專家強烈呼籲公眾勿追逐鯨魚

海洋公園及保育基金強烈呼籲公眾不要出海追逐鯨魚,認為會對鯨魚和市民都會構成危險。海洋公園提醒市民應與鯨魚保持安全及適當的距離。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表示:「鯨魚屬於敏感物種,很容易受到噪音、突然移動和人為滋擾所影響。因此,太接近鯨魚會破壞牠們的自然行為和遷移模式,對牠們的健康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海洋公園專家認為,這條鯨魚需要專家特別關注,而小組正與漁護署密切合作,監察鯨魚狀況。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補充:「除在懸掛颱風的日子,團隊自7月14日起,經常到西貢水域觀察。有關工作會繼續進行,而當再次發現鯨魚時,我們會抽取海水樣本進行環境DNA分析,以嘗試辨認鯨魚的品種。」

海洋公園及保育基金稱會繼續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監察鯨魚出沒的情況,並以最佳方法協助疑受傷鯨魚。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