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著名期刊《哈佛法律評論》,最近拒絕刊載一份已編輯、進行事實審核並初步許可,批評以色列在加沙進行屠殺的學術文章,因而期刊編輯恐怕文章內容會惹來人反響而進行自我審查。
 
該篇備受爭議的2千字論文的作者,為哈佛大學法律學院的巴勒斯坦博士生,該篇在巴勒斯坦十月突襲以色列並以色列對加沙展開大規模反擊後完成的論文中,引述多名學者,以色列空襲加沙,造成當地逾14000名巴勒斯坦死亡的行動,已經符合《聯合國公約》中對大屠殺的法律定議。並要求將當地所發生的事在法律上定義為「災難」。該災難一詞的阿拉人伯語指以色列1948年建國後,強行將巴勒斯坦人趕出自己土地的歷史。
圖說:該被拒的文章作者Rabea Eghbhariah。

 

但刊載該篇文章的計劃,在該期刊逾100名編輯進行危機會議後被煞停。不少在學期間參與過這人份期刊編撰工作的法律系學生,不少日後在政商界,甚至最高法院都能平步青雲,當中包括前美國。因此外界相信今次文章刊載被煞停,是因為文章刊載後會惹來強烈反響,令到期刊編輯被網上起底,從而影響他們的前途。
 
其後有25名編輯發表聲明,批評今次期刊因為驚慌而取消刊載文章的決定是前所未有。聲明中指《哈佛法律 評論》期刊的高層 ,因過去曾受到來自公眾的恐嚇及騷擾,而作出干預,最終否決这章的刊載計劃。聲明中指,據他們所知,過去未試過有文章,像今次一樣,被期刊拒絕刊載。
 
期刊的編輯在給文章作者解釋今次的決定時,否認因他的身份或觀點而取消刊載文章。但期刊的網絡版編輯給作者的電郵中,卻提到編輯在今次危機會議中,並未有就文章的內容或技術性層面進行討論;相反,與會者在席間就有編輯或會反對文章內容或因文章而感到被冒犯,甚至擔憂公因眾因對文章內容不滿 而作出騷擾、起底甚至試圖恐嚇期刊編輯、員工及期刊的領導層。
 
身為律師的作者因而向期刊編輯作出投訴,指有關的決定是歧視及徹底的自我審查。最終文章the  Nation以「哈佛法律評論拒絕刊載這有關加沙發生大屠殺的文章」為題刊載文章原文。
(來源:英國衛報/The Intercept)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