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務員事務局昨日公布更新《公務員守則》的諮詢稿,當中保留「政治中立」的字眼,同時加入國安要求,並列明不可以公務員身分批評任何政府政策,或支持其他人的反對意見;公務員以個人身分表達意見,亦須避免令人誤以為是官方立場。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早上在電台節目強調,當中不少要求一直存在,不認為會收窄公務員的言論空間。不過,她指出,私人身分發表言論亦非「絕對牌照」,自己會強烈建議同事「唔好講」。有公務員工會表示,難以界定屬於批評或意見,擔心最終只會令公務員噤聲,對政府或社會並非好事。
楊何蓓茵表示,諮詢稿中不少內容都是沿用現有的守則內容,相關要求一直都存在,認為要以合適形式表達言論。她明白公務員個人生活上會對政府政策有意見,但要以合適形式表達言論,要有分寸拿捏。她又指僱員對僱主須有職業道德,私人機構也不會容許員工公開批評自己機構,需要跟循一些原則。
被問到是否代表以後公務員「出政府糧」便什麼都不可以說,她稱政府並沒有要求,但要看場合及職級,例如本身任職教育局發表教育議題意見是有點尷尬,特別是涉及自己工作範圍,批評與現行政策相違背時,要避免令人聯想到其竟見與公職身分扯上關係,以為是官方立場。
她明言表明以私人身分發表言論,也不是「絕對牌照」,她個人也會強烈建議同事不要講,因為後果嚴重 ,而職級愈高,愈要警惕。同時如果公務員公開發表一些言論,不難傳到政府,如有不妥,當局不排除會跟進。
另外,楊何蓓茵向公務員發信,邀請他們就諮詢稿提出意見。信中提到公務員是政府的骨幹,亦是政府提升治理水平的關鍵。她強調現今公務員應恪守的基本信念和操守準則,使他們能更好地服務市民,為市民辦實事。而不論在《守則》更新前或後,所有公務員和非公務員的政府僱員均需遵守《守則》,指出這是聘書或合約的要求。
工會︰區選被派跨區工作 發言難定屬意見或批評
出席同一節目的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唐麗娥則指,當局的諮詢稿仍有模糊地方,指個別言論屬於批評,還是屬於意見,可以很主觀。她並以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為例子,若有公務員因工作跨區工作,而未能或不便投票,若在網上作公開發言時「咁算係意見?定會被部分有心人指為批評政策?」
她最擔心是在沒有明確的界定下會產生寒蟬效應,最終會令所有公務員不再發表意見,表示已有人刪除其社交帳戶免招麻煩。她甚至擔心日後若以工會身份,就公務員加薪等權益提出意見時,會否被視為「批評當局決定」,而遭到舉報甚至按《守則》遭到紀律聆訊,希望當局列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