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路透社》報道,世界銀行當地時間21日在華盛頓召開的春季會議上宣佈,通過一項130億美元的增資計劃,將增大對發展中國家貸款基金。
此舉將增加中國股權,而根據出資情況決定的投票權份額上,中國的投票權也會上升。但隨之而來的貸款改革,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中高等收入國家限制貸款,並提高貸款成本。
世行行長:對中國貸款將逐步下降
報道稱,今次將增資的是作為世界銀行集團核心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和負責向民間提供投資援助的國際金融公司(IFC),它們將分別增資75億美元和55億美元。
另外,世行股東還同意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增加526億美元的「通知繳付型資本」 ,即只有當銀行面臨破產,或出現流動性問題時才繳納,且這部份資本不用於銀行的放貸或援助。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上一次增資是在8年前的2010年。不希望世行對華放貸的美國特朗普政府,曾對增資持消極態度,但現在則以對已取得發展的國家篩選開發項目、厚待貧困國家等改革為條件同意增資。
《路透社》報道稱,世行表示,通過今次增資,世行的平均每年的總放貸金額將從2017年的590億美元,提高到2018年預期的800億美元,並將在2030年達到約1000億美元。

世行行長金墉在會上表示,「世行的(放貸)能力提高了一倍多。」
「這是極大的信任,但也是寄予厚望。」
但隨之而來的是貸款改革。《路透社》報道還稱,世行同意改變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貸款規則,向收入較高的發展中國家調高利率,以防止他們過度借貸。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先前曾對所有的借款國家收取相近的利率,引來美財政部官員的抱怨,稱該機構向中國等其他較大的新興市場放貸過多。
金墉表示,今次增資的同時還要實行成本控制和薪資限制,將使世行工作人員待遇略低於金融業的平均水準。
他補充稱,協議中沒有針對中國削減貸款的具體條款,但他說,對中國的貸款預計將逐步下降。
中國增加股權 投票權也將上升
該增資協議將把中國在IBRD的持股比例,從當前的4.68%提高至6.01%。美國持股比例則從16.89%略降至16.77%。
而在按出資情況決定的投票權份額上,完成今次增資以後,美國和日本均略有下降,分別為15.87%和6.83%,但仍佔據著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而中國在IBRD的投票權則從目前的4.45%,進一步提高1.26%,份額達到5.71%,位於美日之後。
據悉,在2010年世行通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後,中國已成為世行第三大股東國。
據世行規則,任何重要決議必須由85%以上的表決權決定,美國的投票權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超過15%,有一票否決權。
金墉說,今次增資預計將在7月1日世行開始新的財年時完全生效。各國將有八年的時間支付增資資金。
美國的增資資金將有待國會批准。
而除救濟貧困人群外,世行還將把新增資金,用於針對難民增加和傳染病流行這些緊迫問題的相關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