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決定本月23日起向美國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兩成半關稅,以還擊美國向中國等價商品加徵關稅措施。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18 〕5號)中,對美國加徵關稅商品清單二的商品作適當調整後,自2018年8月23日凌晨起加徵25%的關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美方決定自8月23日起,對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又一次將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是十分無理的做法。中方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徵25%的關稅,並與美方同步實施。

美國六月首先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美國政府6月15日發表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同時就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進行公眾諮詢。

6月16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對關於對原產於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至於對其餘商品加徵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佈。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8月7日宣布,將從23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此舉遭到美國商會、半導體工業協會、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等業界代表的廣泛反對。

中方針對600億美元美國商品發布反制清單

另據央視8月3日消息,7月11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的措施。 8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聲明稱,擬將加徵稅率由10%提高至25%。

隨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20%、10%、5%不等的關稅。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將其加徵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將即行實施上述加徵關稅措施。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蘋果公司當地時間8月2日,股票收報每股207.4美元,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首間市值逾萬億美元的美國企業。

蘋果公司本周公布季度業績和盈利展望理想,自7月31日以來,股價升百分之9。蘋果股價8月2日開盤後持續走高,當天上午升至207.04美元,意味該公司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股價隨後最高升至208.3美元,收報207.4美元。早前,該公司股價剛剛在8月1日經歷一次大升。由於二季度財報成績亮麗,超過外界預期,31日報收於每股190.29美元的蘋果股票,1日開盤即攀升至198美元,收報201.5美元。

財報顯示,蘋果公司二季度收入超過532億美元,環比增17%;淨利潤115億美元,環比增32%。在營收構成方面,蘋果公司二季度應用程序和付費音樂等服務業務營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長31%,達到95.48億美元;硬件方面,iPhone的營收仍是最主要部分,該季度iPhone銷量為4130萬部,營收299.06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0%。

另有分析指,除業績出眾外,蘋果近期開展的大規模股票回購,也是推高股價的主要因素。蘋果公司一季度和二季度兩次進行股票回購,資金規模分別為228億美元和200億美元。此外,蘋果公司二季度還拿出37億美元加派股息。路透社報道稱,由於美國政府2017年底開始大規模減稅,蘋果公司的海外資金回流美國,使其有充足的現金進行股票回購和派發股息。

有觀點認為,蘋果公司甩開亞馬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字母表等科技巨頭,率先實現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固然是實力的證明,但像徵意義更大。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相較於總市值,絕大多數老練的投資者,更關注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一般為企業總市值加負債減去現金)。

此外,市場對於蘋果公司股票未來的走向仍存憂慮。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與中國正在升級的貿易問題令投資者憂心忡忡,蘋果也已經承認貿易問題會抬升製造成本,並影響銷售業績。此外從長期看,投資者對蘋果公司能否再次推出可與iPhone及iPad媲美的產品抱有疑問,該公司2015年推出的智能手錶表現則不盡如人意。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有傳媒引述當地官員指,情報機構發現,北韓有跡象正在首都平壤郊區的研究廠房,生產一至兩枚射程覆蓋美國本土的液態燃料洲際彈道導彈。

衛星照片顯示,北韓平壤北部沙門洞的導彈組裝廠房中央,出現一架紅色的車,似乎與早前北韓運送導彈的車輛一致。

據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取得近數星期的衛星照片,發現平壤城外一個設施正製造以液體燃料推動的「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射程覆蓋可遠至美國,意味著北韓仍繼續生產導彈。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在國會作證稱,北韓仍在秘密生產用於核武器的裂變材料。

美國總統特朗普六月中在新加坡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雙方曾表示會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但至今,北韓只炸毀豐溪里核試場及似乎已開始拆除西海衛星發射基地。


內地第二大電訊設備供應商中興通訊,早前違反美國出口禁運遭重罰10億美元後,7月27日晚向深圳證交所申報,更新首季財報由賺2.5億美元,轉為虧近8億美元,主要原因與美國罰款有關。

中興通訊上周五晚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公告中表示,首季度虧損7.93億美元(人民幣54.1億元),修正後每股虧損人民幣1.29元。該公司4月份時公布的首季度盈利為人民幣16.9億元,每股收益人民幣0.4元,去年同期凈利潤達人民幣12.1億元。

期內營業總收入275.26億元,按年升6.92%,營業利潤為11.4億元,按年下跌32%,主要是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及對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收益轉為虧損所致。


北京警方證實,一名26歲內蒙男子在美國駐北京使館外,點燃疑似爆竹裝置,手部受傷,正調查犯案動機。美國大使館區域安全官表示,建築物及所有物件無受損。中國外交部指,今次是一宗孤立治安事件。

美聯社報道,美國駐華大使館外下午一時許發生爆炸,有網民表示聽到一聲巨響,現場一度冒出大量白煙。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目擊者指,有穿黑色制服和戴手套的警察,將爆炸後遺留現場的碎片裝入啡色紙袋內。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美國駐華大使館發言人稱,爆炸在使館外的公眾地方發生,保安人員目擊一人引爆炸彈,無其他人受傷;發言人同時表示,事件由中國當地警方處理。

爆炸後現場煙霧彌漫。(微博截圖)
公安及武警在現場戒備。
有內地網民聲稱目擊疑似美國特工在大使館頂持槍。(微博截圖)

使館外早上疑有另一女子欲自焚

內地《環球時報》報道,當地警方當天上午曾在大使館外拘捕一名企圖自焚的女子,未知兩宗案件是否有關。

據報,現場附近交通下午2時20分恢復正常,數百人排隊輪候簽證。

美國駐華使館全球第二大  屬高度設防

有美媒指,美國駐北京使館屬高度設防,安全措施數一數二,保安人員亦為數眾多。

美國駐華使館屬於美國規模第二大的使館,僅次於巴格達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建於2004年,是美國國務院史上第二大海外建設項目,新館2008年正式啟用,建築群佔地約4萬平方米,由5座建築構成,包括一座8層高主辦公樓、一座中庭辦公樓、一座海軍陸戰隊衛兵崗哨、一座領事/簽證辦公樓,及一座多用途的附樓。

北京駐華大使館附近冒出白煙。(微博截圖)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到訪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稱,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同意共同努力,積極消除關稅和貿易壁壘。歐盟則指將進口更多美國大豆、天然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25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週三發表聲明,稱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同意共同努力,積極消除關稅和貿易壁壘,意味雙方醞釀向對方發起貿易戰之際,美歐間緊張貿易關係暫得以紓緩。

特朗普說,「最主要的成果是,我們同意共同努力,以實現零關稅、零關稅壁壘,以及對非汽車工業產品零補貼。」

特朗普表示,經由良好協商,雙方一致同意叫停之前對彼此施加的、可能會引發貿易戰的新增關稅和關稅威脅。

特朗普引述歐盟指,已同意進口更多美國大豆和液化天然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雙方今次達成一致共識,基本上是一筆為做成生意而達成的交易。

雙方在白宮玫瑰園一齊露面、發表聲明慶祝的行程並未預先安排,特朗普與容克肩並肩而站,稱「這對自由公平貿易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天」。

特朗普早前曾表示,本週在貿易方面會是一場激烈的角逐,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結局對特朗普來說無疑是愉快。

自從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宣布對進口鋼鐵鋁徵收高額關稅後,美國與歐盟一直就事件針鋒相對,特朗普最近聲稱要對歐洲汽車徵收25%關稅。

特朗普說,「除非任何一方終止談判,否則我們不會違背本協議的精神……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將開始正式的談判,我對談判非常有信心,我非常了解這件事的發展方向」。

同時,容克也表示,雙方同意在談判進行時「對其他關稅事宜予以擱置」。
此後,特朗普還發Twitter公佈進展。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中國投資者十年來首次成為美國地產的淨賣家,有美國傳媒認為與中國打壓資金對海外的投資,加上中美關係日益緊張有關。

內地資金過去數年在美國地產市場瘋狂掃貨後,數據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資料顯示,中國投資者2018年第二季度已出售價值12.9億美元的地產,僅買入1.262億美元物業。

除中國海航集團和綠地控股集團等公司,正遵從國內監管和市場壓力,出售優質物業償還債務外,賣家亦包括安邦保險集團,該公司二月被內地監管機構接管,董事長吳小暉被判集資詐騙罪和職務侵佔罪,安邦正考慮出售旗下部分美國酒店。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投資者的偏好變化,某程度上與中央政府2017年限制特定對外投資,其中包括房地產有關,但隨着中美因貿易和國家安全問題出現的緊張形勢升級,促使更多資金撤出美國地產市場。

近月多宗內地投資者的出售交易都成功獲利,以海航集團為例,據CoStar Group的數據,海航及一位合作夥伴年初,將其位於曼哈頓的1180 Sixth Avenue出售給Northwood Investors,售價約為3.05億美元。而海航集團在2011年以2.59億美元買下該座辦公樓九成權益。海航最近更將公園大道245號(245 Park Avenue)大廈的部分股權出售SL Green Realty Corp。

海航集團放售位於美國紐約的245 Park Avenue。

內地投資者在部分交易中,只能勉強收回成本。海航六月以3.2億美元出售明尼阿波利斯商廈City Center,僅比其2016年底購入價格高500萬美元。

海航發言人稱,海航早就表示過戰略調整過程中,在處置資產方面將遵守紀律並縝密考慮,公司重心將重新放在航空、物流和金融服務業務上。

2013年,隨着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過度建設的跡象,內地投資者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Real Capital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者在美國的商業地產收購規模2015年第三季度達到頂峰,為107億美元。

Real Capital稱,近年來,中國投資者不時會賣出房地產,但速度完全無法與上個季度相比;上一季度,中國投資者賣出的房地產比過去五年中的任何一年都多。但截至目前,中國投資者中還沒有出現緊急放售的情況,主要在於美國經濟仍強勁,商業地產市場即使出現疲弱,但仍穩定。

總部位於上海的諮詢公司高風諮詢(Gao Feng Advisory Co.)首席執行長謝祖墀(Edward Tse)說,如果投資者賤賣資產,中資銀行也將蒙受損失。


中美貿易戰下,美國農民利益難免受影響,美國政府宣布向受影響的農民提供120億美元緊急援助。

美國農業部24日宣布,今次的一次性補貼款項毋須國會批准,相信可彌補農民受報復性關稅所遭受的損失,同時有助特朗普政府爭取時間,制定長期貿易策略。政府又將採用「遞增支付」方式,支持受衝擊最大的大宗商品價格,包括大豆、高粱、棉花、玉米、小麥和豬肉,預料於九月實施。

特朗普:關稅是最好的

另一邊廂,總統特朗普則在社交網站Twitter貼文,指關稅是最好的,任何無法與美國達成公平協議的國家都要承受關稅打擊,又稱關稅會把其他國家帶到談判桌上,重申美國多年來,一直是被搶劫的存錢箱。

有美國國會議員質疑特朗普政府的援助計劃,認為應營造農民所需的穩定貿易環境,而非政府救濟。

民調指特朗普農業州份支持度未受影響

美國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之一的中國已宣布,對340億美元美國大豆、豬肉等廣泛商品加徵進口關稅,令來自美國共和黨主要票倉的州份農民受打擊,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等也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有民調顯示,農業的州份仍支持特朗普。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白宮將停止對外發布有關總統特朗普與外國領導人的電話通話摘錄,未知新措施屬永久或臨時性質,白宮發言人拒絕評論事件。

歷任美國總統與外國領袖通電話後,雙方政府一般會對外發布通話內容簡報,但或因應各國取態而有不同重點,屬於白宮的傳統,過去兩黨的政府都遵循。新措施下,白宮只會公布總統通電話的對象,但通話內容簡要只會在華府內部發放,不作公開。

前副國務卿布林肯認為,公開總統與外國領袖通電話的資訊,有兩種重要意義,包括讓外交更透明、掌握話語主導權,他認為悶不吭聲的做法,等同把話語主導權拱手讓予交手過的國家。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兩星期,先後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至外國傳媒作相關報道,白宮才證實消息,但未有就內容作補充。

白宮自六月中起再沒有發表有關簡報,最後一次為特朗普致電兇牙利總理歐爾班,祝賀他成功連任。

 


美國總統特朗普,準備好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特朗普接受美國財經頻道CNBC訪問時說,已準備好對總值5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原因是美國長期被「佔便宜」。

5000億美元的規模,大約相當於去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