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者十年來首次成為美國地產的淨賣家,有美國傳媒認為與中國打壓資金對海外的投資,加上中美關係日益緊張有關。
內地資金過去數年在美國地產市場瘋狂掃貨後,數據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資料顯示,中國投資者2018年第二季度已出售價值12.9億美元的地產,僅買入1.262億美元物業。
除中國海航集團和綠地控股集團等公司,正遵從國內監管和市場壓力,出售優質物業償還債務外,賣家亦包括安邦保險集團,該公司二月被內地監管機構接管,董事長吳小暉被判集資詐騙罪和職務侵佔罪,安邦正考慮出售旗下部分美國酒店。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投資者的偏好變化,某程度上與中央政府2017年限制特定對外投資,其中包括房地產有關,但隨着中美因貿易和國家安全問題出現的緊張形勢升級,促使更多資金撤出美國地產市場。
近月多宗內地投資者的出售交易都成功獲利,以海航集團為例,據CoStar Group的數據,海航及一位合作夥伴年初,將其位於曼哈頓的1180 Sixth Avenue出售給Northwood Investors,售價約為3.05億美元。而海航集團在2011年以2.59億美元買下該座辦公樓九成權益。海航最近更將公園大道245號(245 Park Avenue)大廈的部分股權出售SL Green Realty Corp。

內地投資者在部分交易中,只能勉強收回成本。海航六月以3.2億美元出售明尼阿波利斯商廈City Center,僅比其2016年底購入價格高500萬美元。
海航發言人稱,海航早就表示過戰略調整過程中,在處置資產方面將遵守紀律並縝密考慮,公司重心將重新放在航空、物流和金融服務業務上。
2013年,隨着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過度建設的跡象,內地投資者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Real Capital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者在美國的商業地產收購規模2015年第三季度達到頂峰,為107億美元。
Real Capital稱,近年來,中國投資者不時會賣出房地產,但速度完全無法與上個季度相比;上一季度,中國投資者賣出的房地產比過去五年中的任何一年都多。但截至目前,中國投資者中還沒有出現緊急放售的情況,主要在於美國經濟仍強勁,商業地產市場即使出現疲弱,但仍穩定。
總部位於上海的諮詢公司高風諮詢(Gao Feng Advisory Co.)首席執行長謝祖墀(Edward Tse)說,如果投資者賤賣資產,中資銀行也將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