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跟民事結合、已註冊的同性伴侶來香港生活的一名英籍女子QT,向香港入境處申請受養人簽證被拒後,入稟法院覆核當局的決定,香港終審法院五位法官4日一致裁定女子QT終極勝訴。終院指婚姻與民事結合差不多沒分別,入境處只摒除民事結合的同性伴侶,做法欠理據。

法官判詞認定香港入境處歧視同性伴侶

五名法官集體頒布的判詞表明,本案不涉同性伴侶是否有權結婚的爭論,而是QT是否受到歧視,及有關待遇是否有理可據,終院不接納香港入境處一方提出,民事伴侶結合不等同婚姻的說法,指民事結合在各方面都與婚姻地位沒有區別,又指具天份或技能的人,可以是異性戀或同性戀者,認為香港政府現行政策,與鼓勵人才加入香港勞動力之目的背道而馳,亦與保持嚴謹入境控制無關。

此外,終院亦不同意香港入境處指,受養人留港是婚姻關係獨有的「核心權利」之說法,因此處方做法對QT構成歧視。

QT:港府政策落後於民意

港府指尊重判決。持續七年的官司以勝利結束,代表該名女子的律師認為,裁決是同性平權的一大進步,彰顯了對同性戀者的尊重和平等。

案中的英籍女子QT以電話接受傳媒訪問,表示得悉官司獲判最終勝利後,喜極而泣。她形容自己不再是香港的「二等公民」,從此可工作納稅,回饋香港社會。她認為判決對她個人而言只屬一小步,但對香港平權運動則是重要一步,希望判決令港府覺醒過去政策落後於香港大眾民意,有必要跟上步伐。她又勉勵其他性小眾人士,遇到歧視切勿退縮,一定要發聲和奮戰到底。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副主任孫耀東歡迎裁決,指法官達成絕對共識屬可貴,讚揚判決未被同類爭議常見的道德和文化因素綑綁,並只着重考慮本港目前入境政策是否涉及歧視。他形容是香港同志平權路上歷史性的一天。

受養人簽證大為放寬逗留條件

外國人過去要與同性伴侶前來香港工作,只能申請旅遊簽證,同時不可工作或讀書,一般只可按簽證規定逗留約半年,但取得受養人簽證,除大為放寬申請人逗留條件外,住滿七年,更可成為永久居民。

逾半人撐同性婚姻  較五年前人數急升

連同香港公務員梁鎮罡申領同性配偶福利等,近期多宗涉及同性伴侶的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公眾對同性伴侶權利的取態,過去數年間出現明顯改變。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比較法及公法研究中心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近七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應立法禁止性傾向歧視,兩項數據都較2013年同類調查上升逾10個百分點,反映社會對同志平權已有一定共識,但港府遲遲未有行動保障同志,與民意出現落差。港大亦認為調查,反映大部分香港市民支持於QT案中的同性伴侶。


港府與東歐的格魯吉亞政府經過八個月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內容涵蓋貨物協議、增加市場准入、格魯吉亞政府亦會開放96.6%的貨物免關稅等。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協議有助港商開拓格魯吉亞市場,有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商業和金融樞紐的地位,也有助本港應對中美貿易戰。他又認為香港堅持自由貿易能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施行貿易壁壘,非但無法保護該地區,雙方反而需付代價。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自貿協定》的涵蓋範圍全面,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及其他相關範疇,能為兩地提供有效平台,推動雙邊經貿關係進入一個新台階,有助港商開拓格魯吉亞和「一帶一路」倡議所涵蓋的高加索地區的市場。

服務貿易方面,《自貿協定》下的受惠行業包括金融服務、電訊服務、各種商業服務、批發及零售服務、仲裁服務、視聽服務、建造及相關工程服務、環境服務、各種運輸服務以及印刷和出版服務。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表示,協議具策略性、重要和高標準,可以敞開大部份和格魯吉亞的貨物貿易,又指本港雖與當地實際貿易不多,但簽署具有長遠策略地位,是開發新的「橋頭堡」。他認為透過簽署協議,在面對全球貿易糾紛蔓延下,亦能釋出本港的主流仍是自由貿易的信息,強調拆除貿易壁壘,加強區域和全球經貿發展的重要性。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其補充協議的規定,決定對部分原產自香港的商品實施零關稅,以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經濟聯繫,新措施將七月一日起生效。

四項產品包括以其他方式製作或保存的菠蘿、其他含維生素或稅目29.36所列產品、鈦粉末及液壓馬達。

根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其補充協議的規定,相關產品都可獲零關稅,其中菠蘿進口關稅原為15%、液壓馬達原為10%稅率,維生素和鈦粉末關稅原為6%與3%。

 


內地民航局早前致函44間外國航空公司,要求糾正對台灣、香港及澳門等地區的標註。有內地媒體發現,日本航空及全日空僅在中文版網站,把台灣及香港分別改為「中國台灣」及「中國香港」。
日本航空官網中國版及香港版,已應民航部門要求,更改台灣及香港的稱呼。(網站截圖)
日本航空官網中國版及香港版,已應民航部門要求,更改台灣及香港的稱呼。(網站截圖)

 

《日本時報》報道,日本航空及全日空發言人均表示,選擇了用戶容易理解及接受的標注方法,希望消費者在瀏覽網站時,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日本《産經新聞》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9日稱,政府將循外交管道向中國表達關切。對台灣問題,他重申日本期待當事者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

美上月促航空公司勿向中國「低頭」   日本拒評論會否仿傚

美國白宮上月曾敦促幾間美國航空公司,切勿向中國政府「低頭」。被問及日本是否會仿傚白宮時,菅義偉表示不宜對外說明外交方式細節,但會「通過外務省表達日本的憂慮。」他還說,不便評論美方做法,但「日本政府希望與美方緊密合作」。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在25日的評論稱,日本航企礙於「政治壓力」下才更改標註的做法,可能會招來其他行家仿傚。

日本人永山英樹曾在社交網Facebook上就事件發起請願,日本航空及全日空遂繼續將「台灣」列爲國家。

傳中國或拒部分外企參與進口博覽會

《澳洲金融評論報》24日引述消息指,中國將會毫不猶豫地利用經濟實力,懲罰在政治問題上立場錯誤的外企,恐嚇可能拒絕這些公司,參加今年11月於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政府未有正面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月5日表示,世上只有一個中國,香港、台灣、澳門從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客觀事實、基本常識,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形容相關問題並非普通的程序或技術性問題,並非「政治干預」或「政治壓力」,籲任何在中國經營的企業,都應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香港今年的維多利亞港渡海泳將於10月21日舉行,其中優悠組名額增至3,000人,有意參加的市民可於12日開始透過網上報名。

優悠組名額增至3,000

一年一度維港渡海泳將於10月21日早上8時舉行,今屆賽事沿用去年比賽路線,即從尖沙咀公眾碼頭出發,至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作終點,賽道全場1公里。今年競賽組維持600名額,優悠組名額增600人至3,000人,市民可由12日開始透過網上報名,截止時間為8月1日下午5時。

 

主辦單位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指,今年比賽會沿途會增加一艘醫療監察船,終點會增加上水位,期間也會採取更多環保措施,包括網上報名、設有環保大使、起點水站只提供可回收紙杯及設置廢物分類回收站等。

大會表示,為確保泳手安全,規定所有參賽者必須有泳總認可的過往相關游泳紀錄,或通過大會舉辦的水試,在45分鐘內游畢1,500米。競賽組選手將以水試成績排名決定參賽資格,而優悠組參賽者則以抽籤形式抽出,結果會將於9月17日在網上公布。

1906年首辦的「維港渡海泳」,除曾經於1942至1946年因香港淪陷,及1979至2010年因維港水質污染嚴重而一度停辦外,每年都吸引數以百計人士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