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匯價再度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8月16日在紐約匯市,繼續承接港元沽盤,買入50.24億港元及沽美元,並於在8月15日一天內連續兩次出手捍衛聯繫匯率制度,合計買入45.14億港元,近日的多次承接,令8月17日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減至大約926億港元。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近日港元資金需求下降,港美息差再度擴大,加上大型招股活動完結後,有部分招股所得資金流出香港等因素,導致15日港元匯率轉弱並再觸發「弱方兌換保證」。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不必擔心港元匯率會否出問題,指香港金管局的外匯儲備佔GDP比重非常高,金管局完全有能力買入市場上流通的所有的港幣,「甚至可以買好幾趟」。他又表示,一直相信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維持港幣兌美元的匯率保持在區間內。

有市場人士認為,美元近期持續強勢,使美國以外地區資金承壓,加上預計2018年美聯儲還將有一至兩次加息,港元仍會持續受壓,料香港金管局會繼續出手,情況或會持續至2019年上半年。

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稱,2018年以來港元持續承壓,主要受港美拆息息差長期存在影響,儘管香港因聯繫匯率制度,會跟隨美聯儲的節奏加息,但是港元的市場利率長期保持在低位,導致與美元利率的套利交易不斷。

港元匯價繼續在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附近。

連同金管局周三多次承接的港元沽盤,金管局合共買入近168億港元。


 

 
「按照現有的機制,當市場出現港元在7.85弱方保證時,如有銀行願意在這個水平吸收賣盤,金管局則無需出售干預。但顯然現在市場上沒有足夠的買盤,金管局需要不斷地買入港元,縮減銀行結餘,從而推升港元的利息。」一位外資機搆外匯交易員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表示。

特約撰稿  朱麗娜 香港報道

同時,上述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1年期港元利率掉期升至1.88%,創下近年以來新高,這意味著投資者預期港元的利息將逐漸上升,願意支付更高的成本,將浮息貸款轉換為定息貸款。他預測,香港銀行結餘在跌破1,000億港元以後,銀行批發資金的成本明顯上升,才會考慮調整最優惠利率。

港元匯率屢逼近弱方保證 香港金管局四日內七度入市

香港時間4月17日早上紐約交易尾盤及倫敦交易時段,香港金管局再分別買入57.7億港元、33.76億港元。

由於香港銀行間市場規模近年來大幅擴張,今次金管局出手力度及頻率超出市場預期。自4月12日以來,金管局已累計七次買港元、沽美元進行市場干預,共斥資約223.76億港元。經T+2交收後,4月18日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將由1,800億港元縮減至約1,576.24億港元。

「近期港元匯率貶值主要是由套利交易的市場資金主導,而非基本面因素驅動。短期來看,香港金管局仍需繼續入市干預,買港元、沽美元,來保持港元的匯率穩定。」 德意志銀行利率策略師劉立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以三個月的美元LIBOR為例,從去年年底的1.69%已上升至目前約2.35%的水平,上升了66個基點,而三個月的HIBOR最近剛回到1.3%,與去年水平一致,美元和港元間的利差超過100個基點,市場上不斷有投資者拋港元、買美元進行套利交易,在港元的聯繫匯率機制下, 金管局根據所承諾的弱方兌換保證(7.85) 啟動市場操作。」劉立男指出,金管局市場操作的目的是穩定匯率, 無意立即大規模買入港元,過度推升港元的匯率或過度推高港幣利率。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表示:「這幾天市場資金流出的量不算太大,我們預計未來的港元沽盤量會越來越大,目前銀行體系的結餘規模仍很大,對於這些套利交易者而言,他們買入美元,隔夜利率1.75%,而拋空港元所需付出的隔夜利率只有0.19%,每天可以賺取1.5%的利差,但是他們面對的最大風險,是金管局不斷接盤,港元利率上漲速度快於預期,利差最終消失而導致虧本。」

同時他認為,很多套利交易者都在對賭美聯儲6月會再次加息,美元與港元的息差會再度拉大,很多套利交易都基於這種假設之上。

短端利率已升近20基點

香港金管局入市買入港元的金額逐次加大,由4月12日的8.16億港元增至17日的逾50億港元,在市場人士看來,意味著本地銀行體系已無法消化港元的賣盤。
「按照現有的機制,當市場出現港元在7.85弱方保證時,如有銀行願在這水平吸收賣盤,金管局則無需出手干預。但顯然現在市場上沒有足夠的買盤,金管局需要不斷地買入港元,縮減銀行結餘,從而推升港元的利息。」一位外資機搆外匯交易員表示。

同時,上述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1年期港元利率掉期升至1.88%,創下近年以來新高,這意味著投資者預期港元的利息將逐漸上升,願意支付更高的成本將浮息貸款轉換為定息貸款。他預測,香港銀行結餘在跌破1,000億港元以後,銀行批發資金的成本明顯上升,才會考慮調整最優惠利率。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15日在博客中指出,根據聯繫匯率機制設計而出現的『四步曲』:資金流出、結餘收縮、港息上升、匯率穩定,完全是機制設計之內的正常運作。他呼籲市民在借貸時要持務實和審慎的態度,不應期望超低息環境無止境地持續下去。

他表示,事實上自從美聯儲開始加息以來,香港市場的利率已經趨升,以樓宇按揭常用作基準的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為例,已從2015年底的0.22% 升至最近的0.85%。在資金流出後港元利率會更趨近美息,即使從目前港美息差幅度看來,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飆升的情況,借貸人利息開支亦難免會因而上升。

在金管局連日屢次入市買入後,港元的短端利率已開始逐步攀升。根據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的數據顯示,4月17日,1個月港元拆息升至0.89286%,相比4月12日已上升接近20個基點,同日,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拆息分別為1.29714%、1.59304% 、2.10661%。然而由於美元的拆息高企,同日,1個月美元拆息則為1.89550%,1個月港美息差仍維持在約1%的水平。

港股連續四日下挫

由於港元流動性趨緊,拖累港股連續數日下跌。4月17日,恆生指數早盤高開39點,開市後倒跌,截至收盤報30062點,創4月6日以來收市新低,跌252點或0.8%,連續4個交易日累計下挫834點或2.7%。

4月17日,港股全日成交額1171.9億港元,較上一日增加95.43億港元。滬深港通南下均錄淨流出,港股通(滬)淨流出7.07億元人民幣,連續第四日呈資金淨流出;港股通(深)淨流出0.39億元人人民幣。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師謝家曦表示,在金管局出手干預下,港息已連續數日上升,這意味著香港已經正式進入加息周期。他預期,香港今年會加息3次,每次25個基點,最優惠利率(P)在今年年底由目前的5%攀升至5.75%。

「按2008年金融危機前水平,最優惠利率通常高出三個月HIBOR大約300個基點,就是說如利率回歸正常的話,目前最優惠利率為5%,3個月的HIBOR回到約2%的水平,本地銀行才會考慮加息,這對樓市而言會產生一定心理影響。」顏劍文表示。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據過去經驗,通常在加息的周期初期,強勁需求可支撐較高的按揭貸款成本。因此,除非一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急劇上升,或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否則短線香港樓市的風險有限。
(編輯:辛靈)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隨著港元匯率持續貶值,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接盤。

21世紀經濟報道   朱麗娜

413日,金管局再度入市承接港元沽,當日清晨在紐約市場買入24.42億港元,從而維持港元匯價穩定。前一日晚上約8時,金管局在倫交易時段向市場買入8.16億港元,沽出1.04億美元是自2005年推出雙向兌換保證以來,金管局首次在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操作。

兩次入市,金管局合共買入32.58億港元。經T+2交收416日香港銀行體系結將由1,800億港元縮減至約1,767億港元。

目前港元匯率仍徘徊在7.85弱方兌換保證附近,市場交易量處於合理水平,相信近期仍將維持在這水平,具體維持多久則取決市場情況。當港元利率上升,與美元利率息差收窄,套利交易可能減少,資金或減慢流出。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4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

時,他強調,金管局有充份準備應付資金流走,目前香港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銀行間高流動資產達4萬億港元,一旦出現資金流走有足夠能力可應付。

市場人士表示,港元匯率在412日凌晨4點左右(香港時間)在紐約交易時段已觸及7.85的弱方保證,但金管局當時未直接入市干預。413日,港元匯率一直穩定在7.8499的水平。相比下,前一日港元大部亞洲交易時間在7.84967.8499的區間波動,午時段曾先3次跌至7.85。對此,市場人士透露,由於港元沽規模不大,而市場仍有對應的港元買,輕易對沖了沽,直至當晚金管局才需要入市接

此外,李達志在記者會上透露:即使港元匯率跌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不代表金管局一定參與交易。銀行業市場可能基於內部需要或客戶需要,在7.85水平繼續互相交易,不一定要將港元賣給金管局。

套利活動增加

事實上,過去一年以來,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一路走貶,兩者利差不斷擴大。由於美國啟動加息而香港的市場利率依然按兵不動,從而使港元套利交易成為外匯市場勝算最高策略之一。

1983年聯匯率機制實行以來,港元的銀行業拆借利率(HIBOR)基本與美元的銀行業拆借利率(LIBOR)保持步,但由於美聯儲自201512月啟動加息周期,兩者走勢開始出現分化,息差持續擴大。

據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的數據顯示,413日,港元拆息全線上升,1個月拆息升至0.84625%,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拆息分別為1.21496%1.55553%2.02321%日,一個月美元拆息則為1.89563%1個月港美息差約100個基點。

兩者的息差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的套利活動,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是否充足,資金進出情況,市場對港元匯率的預期、香港與美國兩地股市相對表現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某外資行外匯分析師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分析師指,市場上大家堅信金管局一定會捍衛7.85的弱方保證,這就是說拋售港元、持有美元可輕1%的無風險收益。於是,大家紛紛拋售港幣,換成美元,再發放美元貸款或者購買美元債券。

我們看到長期投資者是導致港元走弱的重要力量,市場上不斷有投資者將現有港元定期以及可轉讓定期存單(NCD)轉換為銀行的美元產品,來獲取利差。高盛分析師MK Tang等人在最新報告中說。

在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看來,港元利率持續低迷與港元的融資需求萎縮密切相關。無論多少資金入港,只要市場對於港幣融資有需求,那利率自然會在一個正常的水平上,如果港幣利率高於美元,市場自然會轉向美元,從而壓低港幣利率,這就形成一個自然調整。而現在的問題是,港幣融資的需求真的很低。

他認為,由於金管局推出的數輪逆周期管理措施,大幅提高購房首付成數要求,導致香港樓市信貸需求銳減,在這種情況下,本地的商業銀行只能將持有的多港元投放在銀行間市場上,從而直接導致HIBOR利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

隨著港元匯率持續走低,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接

多家商業銀停定息按揭

雖然美聯儲至今已加息六次,但香港銀行業卻遲遲未有動靜。

由於暫時未出現資金大舉流走的現象,銀行體系結規模仍然龐大,港元HIBOR抽升可能是數月的事情,香港最快要在第三季度末才會正式上調最優惠利率。上商財資業務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

李達志坦言,香港銀行體系結對加息時間有一定影響,至於最優惠利率何時上升,由銀行作出商業決定。但由於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銀行資金水平,較難預測時間表。

然而,隨著港元加息步伐的臨近,多家本地商業銀行已開始有所動作。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包括匯、中銀香港在內的多家香港龍頭商業銀行已於上月底開始陸續暫停定息按揭產品,市場人士認為這是銀行為將來上調按揭利息進行鋪墊。

與此時,中銀香港於412日宣,即日起全面上調港元及美元定期存款優惠。其中,中銀理財客戶,港元12個月定存年利率上調至達1.5%;美元12個月定存年利率高達2.3%。預計未來將有多家銀行將跟隨提高定存利率來提前鎖定資金,預示未來資金成本將上升。

高盛分析師MK Tang等人在報告中指,金管局上次是在2004年至2005年捍衛弱方兌換保證,其間平均每天吸納流動性約25億港元。報告認為,目前香港銀行間市場規模較當年大得多,所以干預和吸納流動性的速度可能會更快,過程仍然有序。受利差因素影響,長線投資者將推動港元向下,而股票資金流入卻可支撐港元。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