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港元匯率持續貶值,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接盤。

21世紀經濟報道   朱麗娜

413日,金管局再度入市承接港元沽,當日清晨在紐約市場買入24.42億港元,從而維持港元匯價穩定。前一日晚上約8時,金管局在倫交易時段向市場買入8.16億港元,沽出1.04億美元是自2005年推出雙向兌換保證以來,金管局首次在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操作。

兩次入市,金管局合共買入32.58億港元。經T+2交收416日香港銀行體系結將由1,800億港元縮減至約1,767億港元。

目前港元匯率仍徘徊在7.85弱方兌換保證附近,市場交易量處於合理水平,相信近期仍將維持在這水平,具體維持多久則取決市場情況。當港元利率上升,與美元利率息差收窄,套利交易可能減少,資金或減慢流出。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4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

時,他強調,金管局有充份準備應付資金流走,目前香港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銀行間高流動資產達4萬億港元,一旦出現資金流走有足夠能力可應付。

市場人士表示,港元匯率在412日凌晨4點左右(香港時間)在紐約交易時段已觸及7.85的弱方保證,但金管局當時未直接入市干預。413日,港元匯率一直穩定在7.8499的水平。相比下,前一日港元大部亞洲交易時間在7.84967.8499的區間波動,午時段曾先3次跌至7.85。對此,市場人士透露,由於港元沽規模不大,而市場仍有對應的港元買,輕易對沖了沽,直至當晚金管局才需要入市接

此外,李達志在記者會上透露:即使港元匯率跌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不代表金管局一定參與交易。銀行業市場可能基於內部需要或客戶需要,在7.85水平繼續互相交易,不一定要將港元賣給金管局。

套利活動增加

事實上,過去一年以來,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一路走貶,兩者利差不斷擴大。由於美國啟動加息而香港的市場利率依然按兵不動,從而使港元套利交易成為外匯市場勝算最高策略之一。

1983年聯匯率機制實行以來,港元的銀行業拆借利率(HIBOR)基本與美元的銀行業拆借利率(LIBOR)保持步,但由於美聯儲自201512月啟動加息周期,兩者走勢開始出現分化,息差持續擴大。

據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的數據顯示,413日,港元拆息全線上升,1個月拆息升至0.84625%,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拆息分別為1.21496%1.55553%2.02321%日,一個月美元拆息則為1.89563%1個月港美息差約100個基點。

兩者的息差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的套利活動,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是否充足,資金進出情況,市場對港元匯率的預期、香港與美國兩地股市相對表現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某外資行外匯分析師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分析師指,市場上大家堅信金管局一定會捍衛7.85的弱方保證,這就是說拋售港元、持有美元可輕1%的無風險收益。於是,大家紛紛拋售港幣,換成美元,再發放美元貸款或者購買美元債券。

我們看到長期投資者是導致港元走弱的重要力量,市場上不斷有投資者將現有港元定期以及可轉讓定期存單(NCD)轉換為銀行的美元產品,來獲取利差。高盛分析師MK Tang等人在最新報告中說。

在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看來,港元利率持續低迷與港元的融資需求萎縮密切相關。無論多少資金入港,只要市場對於港幣融資有需求,那利率自然會在一個正常的水平上,如果港幣利率高於美元,市場自然會轉向美元,從而壓低港幣利率,這就形成一個自然調整。而現在的問題是,港幣融資的需求真的很低。

他認為,由於金管局推出的數輪逆周期管理措施,大幅提高購房首付成數要求,導致香港樓市信貸需求銳減,在這種情況下,本地的商業銀行只能將持有的多港元投放在銀行間市場上,從而直接導致HIBOR利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

隨著港元匯率持續走低,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接

多家商業銀停定息按揭

雖然美聯儲至今已加息六次,但香港銀行業卻遲遲未有動靜。

由於暫時未出現資金大舉流走的現象,銀行體系結規模仍然龐大,港元HIBOR抽升可能是數月的事情,香港最快要在第三季度末才會正式上調最優惠利率。上商財資業務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

李達志坦言,香港銀行體系結對加息時間有一定影響,至於最優惠利率何時上升,由銀行作出商業決定。但由於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銀行資金水平,較難預測時間表。

然而,隨著港元加息步伐的臨近,多家本地商業銀行已開始有所動作。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包括匯、中銀香港在內的多家香港龍頭商業銀行已於上月底開始陸續暫停定息按揭產品,市場人士認為這是銀行為將來上調按揭利息進行鋪墊。

與此時,中銀香港於412日宣,即日起全面上調港元及美元定期存款優惠。其中,中銀理財客戶,港元12個月定存年利率上調至達1.5%;美元12個月定存年利率高達2.3%。預計未來將有多家銀行將跟隨提高定存利率來提前鎖定資金,預示未來資金成本將上升。

高盛分析師MK Tang等人在報告中指,金管局上次是在2004年至2005年捍衛弱方兌換保證,其間平均每天吸納流動性約25億港元。報告認為,目前香港銀行間市場規模較當年大得多,所以干預和吸納流動性的速度可能會更快,過程仍然有序。受利差因素影響,長線投資者將推動港元向下,而股票資金流入卻可支撐港元。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