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的前一天、「九一七」那天,香港出大事了。

9月16日,二戰之後最大的超強颱風「山竹」猛烈肆虐香港近10小時。總體而言,香港算是扛了過去,沒死一個人。17日早晨5時20分,香港天文台發出強度很低的3號強風信號,意味著打工仔星期一要照常上班。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颶風過後,樹幹樹枝等各種垃圾鋪滿全城還來不及全部清除,大部分交通幹道的狀況十分惡劣,整個香港交通大癱瘓。

星期一早晨,特首林鄭月娥呼籲僱主體恤僱員,以諒解和包容的態度去看待員工因交通混亂造成的遲到或缺勤,不要為此扣減薪水或勤工獎。

人們不滿,怒不可遏。有人在社交網站罵娘,又責問港府,「宣佈今日放假有幾難呀?」

回答這位:港府宣佈當天放假「非常難」,因為法律沒有賦予政府這個權力。

香港勞工處頒布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這「守則」不是法律,僅供僱主和僱員參考。「守則」說:「在八號颱風警告或黑色暴雨警告取消後,一般都須返回工作崗位。」這表示,強度比8號颱風低的颱風比如3號颱風,其默認值就是「要上班」。

19日,有香港報紙報道稱,《山竹襲港:僱主扣薪又扣假,狠狠摑林鄭一巴(掌)》,說山竹襲港當日,有連鎖酒樓公司規定,沒有營業的分店,員工須扣除年假;在10號颶風下照常營業的分店,缺勤者要扣減一日薪金。

這怎麼是「狠狠摑林鄭一巴(掌)」呢?這明明是「狠狠摑怪責林鄭的人一巴(掌)」啊!林鄭呼籲僱主不要扣薪水不要扣假期他們都不幹呢,林鄭下令停工他們能幹嗎? 誠如特首所說,「沒有一個機制評估政府突然宣佈停工會帶來甚麼法律後果。」僱主提出司法覆核怎麼辦?僱主向政府索賠怎麼辦?

不過話說回來,9月17日當天出現交通大癱瘓,還是值得檢討。特首說她16日已發新聞稿,表示若公務員上班在遇到交通困難,打個電話給上司就可以了。

她明顯低估了山竹颶風帶來的後患,想到了「交通困難」,沒想到「交通癱瘓」。

希望今後,每次颶風過後都不再重演「九一七」。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常有人問,爲什麽中國的許多讀書人都愛當官?答案很簡單,因為孔孟之道就是勸人做官之道。四書五經9大經典,每一部都在講為官之道。中國文化的「聖經」《大學》提出讀書人的人生目標和任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兩樣就是做官。《易經》就是「官經」,就連《詩經》也充斥著各種有關為官之道的諷喻。

程老漢沒做過官,但在內地官媒裡工作過好些年。幾十年前,內地官媒記者基本上見官大一級。久而久之,你就染上官氣,寫的新聞稿都官腔十足。那時候,自己覺得這就是「治平」了:治國,我在官媒為國效力;平天下,我在官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9月初開學日,意外看到新一代官媒人奮不顧身挺身而出,也是指點江山,也是激揚文字,不過,「糞土」的是普天之下莽家長。

9月1日晚上,家長們按教育部規定,8點正準時陪著孩子觀看央視和教育部合拍的《開學第一課》,誰知足足看了13分鐘廣告後,才看到「正片」。家長們不爽,各種吐槽遍佈自媒體。

第二天,有個官媒的「娛樂製片人」在朋友圈發出這樣一段文字:「13分鐘(廣告)很長嗎?那些平時沒有耐心陪伴孩子的人,覺得自己要吃飯要看手機的時候,塞個ipad讓孩子看垃圾動畫片的時間何止13分鐘?……這樣的教育如果不是學校要求,你有機會給孩子嗎?……」

對全國的學生家長居高臨下一通數落。不是官魂附體,寫不出這樣的文字。

程老漢當年從內地來到香港工作,一位本地同事聊天時說到,在香港做傳媒跟內地做傳媒有一個大不同,就是香港傳媒不敢教育受眾。香港人認為,除了學校老師應該教育他的學生之外,任何人都沒有權力教育別的任何人。

這些話,醍醐灌頂。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儒家傳統思想歷來存在兩套不同的價值評價系統,居上位者是一套,居下位者是另一套。孟子說,「仁者宜在高位」,又說「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很明顯,對居上位者的評價標準是義理,對居下位者的評價標準是刑律。

受這種思想影響,中國人對居上位者觸犯刑律常常感到很驚奇。比如,若一個教授跟人打架,你到網上一看,都是憤怒聲討那教授的,「教授已成叫獸」、「中國人都被騙了,原來教授的心有這麼狠」……

但同樣是中國人,香港人就不這麼看問題。

最近香港有兩宗命案上法庭。

一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許金山謀殺妻女案。許金山涉嫌於2015年5月將一個充滿一氧化碳氣體的瑜伽球,設置成緩慢漏氣的狀態,放置在其妻私家車的後備箱裡,導致其妻及同車的一個女兒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死亡。此案去年9月告破,最近進入法庭審理。媒體說,許金山與其妻關係不好,在外另有情婦。

一是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張祺忠殺妻案。53歲的張祺忠被控在8月17日,疑在他和妻子兒女的住所、香港大學偉倫堂1601室裡,謀殺了妻子。

到香港本地的互聯網討論區搜索一遍,看不到罵他們的文字,網友討論的是: 「許張兩案法律部門處理手法之比較」;「張祺忠爲什麽製造了兩個大木箱」(一個裝工具,一個裝屍體,企圖瞞騙警方);「男人有婚外情係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壓力」……

沒將案件與他們的教授身份扯到一起說。

這可能就是香港被西化百多年的結果了。《聖經》的原罪說認為每一個人都有罪,誰都不比誰好。

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把人分為聖賢與小人完全不同。

按中國傳統文化,君子知書,所以識禮,是高尚的。這種觀念遇到居上位者犯罪時,就解釋不清楚了。所以到了五四運動就會有「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這種批評。

但是按西方原罪說,既然人人都有罪,那就表示人人都可能犯罪,而且罪犯也不是所謂「壞人」只是「罪人」,罪人需要的是救贖而不是批判,而旁人也無權貶損罪人的人格,反而要寬恕他。

在這種價值觀之下,香港人對任何一個行業的人都不會有特殊的道德要求,只要你不犯法,怎麼都行,而如果犯法,那就法庭上解決吧,沒人對你進行道德審判。

所謂「笑貧不笑娼」就是這個意思。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最近微信朋友圈在傳一組「香港之最」,曰:樓價世界第一,住宅租金世界第一,居住面積最小世界第一,人口壽命最長世界第一。

住房面積小,人口壽命長,這會不會是因為房屋小就愛往外跑呢?行山啦、跑山啦,長此以往身體就健康了?白居易說:「庭小同蝸舍,門閒稱雀羅。」房屋小就不會在家裡大宴賓客吃肉喝酒唱歌,住宅就是純粹的住宅,不兼任酒樓歌廳。

反過來說,房屋太大太舒適,會使人整天流連於大宅裡,繾綣於被窩中,隔三差五酒會舞會,反而不利於健康?

港人居住空間狹窄是事實。2017年底港府統計處發表《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稱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161呎(約合15平方米)。香港有媒體報導說,台灣人均居住面積是香港的3倍;新加坡平均為323呎,上海平均為194呎,都比香港大。

居住面積當然大一些好,但是若以最低限度來說,人均15平米夠不夠住呢?有人認為夠。

2017年3月份,「香港討論區」網站曾有網友發言說:「我其實覺得一對 couple(夫妻)300 呎(實用)就足夠,四口子就兩房加個廳,450呎左右就差唔多(差不多)。住house其實好煩,屋大就要買嘢(東西)裝飾,又要左騰右騰(走來走去)。本人少少宅,四個人住3xx呎都ok,係逼dd(是逼仄一點),但(可以)接受到。」

人均15平米,那麼一對夫妻就住30平米,不錯了;若夫妻加上兩個孩子,住60平米,不要太理想了。

住宅用來棲身而不是用來唱戲,擺得下一張床,可以做飯吃飯,有地方洗澡,足矣。就算你有30平米大房間,擺一張20平米大床,你一個人躺下去能夠佔用的其實就是一張單人床兩平米的位置而已,如果你不在床上打滾的話。

整體而言,香港是個中產階級社會,多數人屬於小康,人們務實勤勞,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蝸居而不怨。

2017年7月日本厚生勞動省發表2016年「全球男女平均壽命統計」,香港男性平均壽命81.32歲,女性高達87.34歲,再次蟬聯全球男女「最長壽」地區。

唐朝詩人劉禹錫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江湖嘆險惡,騙局何其多。現如今,通訊便利,全球一村,詐欺騙局無遠弗屆花樣百出,其中最惡劣者,當屬網戀欺詐。

其它騙局,一般只謀財而不謀心,而網戀騙局專揀人心中最脆弱的部份進攻,目的仍是謀財,手段卻傷人心。

香港警方日前公佈稱,2018年上半年接獲的網戀騙案有272宗,較2017年同期大增兩倍半,而受害人損失的金錢達1.374億元。就是說,香港有272個癡情男女被人謀財還傷心。

7月底,一女子到銀行匯款20多萬元到「駐土耳其美軍男友」帳戶。銀行職員起疑報警,警員花了整整一個上午苦勸,阻止女子匯款。警員對女子說:「你可以向警署投訴我妨礙你匯款,但就千萬別匯款給騙子。」這位癡情女最後放棄匯款,卻不願報警。

她是明知被騙還護著騙子呢,或只是佯裝醒悟,先擺脫警員,改天到別的銀行再去匯款?不論是哪種情況,都可知她在情感上已經陷得很深。

香港警方指出,所有網戀騙局,騙子一律只放出照片,無人現出真身。就是說,受害人上網跟陌生人談戀愛,對著幾張照片無限遐想,做最美的白日夢,結局卻是財破夢碎心也碎。

上述案例,躲在網絡暗處的那個騙子,用的是甜言蜜語,還是悲情攻勢?展示的是軍裝酷照,還是肌肉男美照?到底是甚麽能令受騙女子那般癡情!不免令人在為那受騙女子掬一把淚的同時,也感歎騙子手段夠高心腸夠黑。

一般而言,在香港,接聽陌生電話若用英語說第一句話,一個「Hello」就可能讓騙子知難而退。

但這個防騙法寶在網戀騙局裡無效,網戀騙局甚麼語言都有。受過良好教育,以英語上網交友的善良人,反而容易成為國際騙子下手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