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發生車禍。今日凌晨3時許,一輛的士沿廣東道由尖沙咀往油麻地方向行駛,至柯士甸道十字路口疑衝紅燈,遭一輛正沿柯士甸道由廣東道向彌敦道行駛的密斗中型貨車撞個正著,意外中共有4人受傷送院。

車禍後,的士內兩名乘客輕傷,清醒由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療。的士司機和貨車司機亦受輕傷,送廣華醫院治理。

兩車相撞後,貨車鏟上路中分隔石壆,車頭懸空,幾乎壓向對面線一輛的士。大量碎石四濺擊中兩輛對面行車線停在燈口位的私家車及兩輛的士,其中一輛的士尾窗被擊穿,一名乘客受傷。與貨車相撞的的士車頭嚴重損毀,涉事的士司機受傷,自行步上救護車接受治理。

案件仍在調查,暫沒有人被捕,由西九龍總區交通意外調查跟進。

 

 


歷經35載的金鐘統一中心名都酒樓,突傳出結業消息。酒樓各出入口今日(8日)張貼結業公告,預告最後營業日為 9 月 27 日。告別宣言中,名都感謝貴客支持,員工辛勤付出,又指「希望曾於這裡經歷的回憶能伴隨著你」。

回顧2025年上半年,短短半年已有最少8間酒樓相繼結業,當中不乏逾40年老字號,知名連鎖集團如稻香、鴻星、聯邦亦告失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省陽泉、太原考察期間,在百團大戰紀念館與前來參觀的青少年學生和紀念館工作人員交流,習近平借88年前發生的「七七事變」,籲青少要賡續紅色血脈,又指要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

習近平昨日(7日)在陽泉市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並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他在紀念館大廳交流時稱,到紀念館有特殊意義。七七事變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百團大戰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抗戰的意志和力量。大家堅持14年抗戰,作出了巨大犧牲。

習近平又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青少年要爭做民族的脊樑,一定要把國家建得強盛起來,要為全世界的和平作貢獻。希望寄託在青少年身上,未來是屬於他們。希望他們好好努力、奮發圖強,做一個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

 


男子組合C AllStar成員梁釗峰承認逾四年的地下情僅三個月,其御用化妝師女友Karen上周六(5日)深夜首先透過社交媒體宣布分手並發佈搬走的動態帖文,疑似控訴男方出軌,宣佈兩人感情畫上句號:「徘徊在失望與原諒之間,終於搬走了,愛情裡容不下第三者」,並貼出大堆紅白藍袋的搬家相片,然而事件再有新進展。

 

 

梁釗峰隨後曾於社交媒體發文承認分手,表示是難過事,感情問題不多回應。但並未正面回應出軌傳聞,只寫道「沒有回應不等於默認這回事。而是往後對任何有關感情事或所有中傷言論都不打算回應了….多謝關心,希望給予空間,謝謝。」

 

 

然而今日(8日)凌晨Karen在社交媒體發文回擊梁釗峰,並配連上三圖文爆出更多關於第三者事件始末,其中一張手機屏幕圖片,可見到名為「llmy」的用戶發送「掛住了」三字訊息,疑似向釗峰傳情。

Karen交代時解釋,有天看到釗鋒手機螢幕亮起,無意間看見第三者發來的短訊寫「掛住了」,釗鋒見狀即搶回手機,並立即刪走二人間之對話記錄,Karen透露︰「你承認了她是第三者,你解釋只是她主動靠近投懷送抱,她對你並不重要,你在我面前發信息給她『我們不會分手,請妳不用再等』,但她竟然回答『不可以』,終於上演了一場鬧劇⋯最後你答應我與她斷聯,我選擇相信你…我們嘗試修復這份感情。」

Karen直言釗峰出軌摧毀了雙方信任,她指釗峰這些年總對外聲稱單身,認為公開拍拖會影響事業,Karen亦唯有妥協,做個低調女友,最後卻換來被背叛:「我最後悔就是在第一次發現問題時,沒有選擇離開而我給了自己再次受傷的機會。」

結合早前的爆料信息,第三者身份引發網民猜測。

 

 

Karen於文中透露「我沒有安全感的原因她是幕前人物,你們曾經合作,甚至你們合作時,我也在場…我無法確定你們是否仍有暗中往來。」

網民人肉搜尋這位疑似第三者「llmy」,懷疑是曾與釗峰合作短片《離合器的藝術》的「口罩小姐」兼KOL李文意,去年她與釗峰合照時曾留言「暖哥❤🫶🏻」,二人間中都有在網上互動,如女方貼出自己穿體育服的照片,梁釗峰都有留言。

曾撰寫旅遊文章的李文意,任職過ViuTV及港台客席主持,2021年參加ViuTV的《最後一屆口罩小姐選舉》,雖然進入12強後即告落選,然而仍力經營拍攝網片,不時與藝人合作,釗峰便是其中一位,二人曾於片中飾演已分手的情侶。

 

 

Karen今年4月首先公開與釗鋒的4年半地下情,並一口氣上載36張與梁釗鋒的親密合照及一段視頻影片,當中包括半裸親吻,並發文「宣示主權」:「正正因為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所以更加珍惜對方,感謝你一直的疼錫,4年半快樂,Love u!」,曾一度傳出二人感情不穩,故意宣示主權企圖力挽,梁釗峰最初未有回應,及後才向傳媒承認戀情,然而認愛僅三個月,感情已步向終結。

 

 

有報道透露,最近一段戀情女主角御用化妝師Karen,與釗峰於2020年底時撻着,本來兩人發展穩定,不時共赴旅行,更已共赴同居兼見家長。但有傳兩人近期感情生變,更指有人早兩個禮拜開始失聯不應機,Karen情緒低落要朋友陪伴,早懷疑有人另結新歡。

梁釗峰2013年曾與張栢芝傳緋聞,他被媒體拍到出入張栢芝香閨,二人齒口否認戀情,指只因工作認識,私下不常見面。當時張栢芝已與謝霆鋒離婚,引起一番熱議。後來張栢芝誕下第三子Marcus。

2020年梁釗峰公開一張與神秘女子背對背賞日落的浪漫照片,據悉對方為某飲食集團的太子女,兩人已交往約四年。事隔不久,他被傳媒拍攝到與長髮女子在餐廳約會,惹來一腳踏兩船的揣測。戀情曝光一個月後便告終止。風波不斷,梁釗峰始終堅稱自己感情上非常專一,曾對外誓言:「我一定不會偷食!」


娃哈哈內鬥升級:宗馥莉控制權之戰與家族遺產迷局

一方

 

一場圍繞娃哈哈帝國的繼承權之爭,正在香港和杭州的法庭內外激烈上演。

2024 年 12 月,宗慶後去世 10 個月後,其與前高層杜建英所生的三個美籍子女 —— 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在兩地提起訴訟,要求兌現父親生前承諾的各 7 億美元信托基金權益,並主張對娃哈哈集團 29.4% 股權的平等繼承權。訴訟將娃哈哈隱藏多年的家族關係公之於眾,也讓繼承人、現娃哈哈董事長宗馥莉的 「去娃哈哈化」 戰役浮出水面。

訴訟背後的權力暗戰
杜建英與宗慶後的關聯早有跡可循。浙大畢業的前娃哈哈高管,曾深度參與集團早期出口業務,其子女宗繼昌、宗婕莉早於 2022 年便以董事身份進入沈陽、南京等地的娃哈哈分公司,這些公司的大股東均為杜建英關聯的 「榮泰公司」。但宗慶後去世後,宗馥莉迅速出手:2024年6至7月,上述分公司法人全變更為她或心腹祝麗丹;隨後關停18條產線,將員工分流至自己控制的 「宏勝系」 企業。

信托基金的爭議更顯複雜。2003 年設立的資金,本應從娃哈哈分紅中注入,卻在宗慶後去世後中斷,目前僅注入 18 億元,遠不足 21 億美元。宗馥莉方否認原告證據,而宗繼昌兄妹則要求凍結匯豐賬戶資金,雙方的拉扯直指核心:誰能主導娃哈哈的未來。

宗馥莉的 「體外循環」 棋局
面對暗藏的對手,宗馥莉的策略清晰而強硬 —— 複製父親的 「平行體系」。

宗慶後曾在 2007 年與達能的世紀大戰中,通過 「體外公司」 轉移核心資產,保住控制權。如今宗馥莉將打法內化為家族鬥爭的武器。她掌控的宏勝飲料集團,從最初的娃哈哈代工廠,已擴張為涵蓋 40 間子公司、50 多項投資的商業體,2022 年營收達 104.2 億元。

近一年來,她動作密集:接管父親的宏振投資,將 12 個省份的經銷商改簽至宏勝,推動研發、營銷骨幹轉簽宏勝合同。盡管此舉因取消 「幹股分紅」 引發員工不滿,卻有效將資源向自己的體系集中。更關鍵的是,2024 年初,她受讓父親 29.4% 股權,與國資(46%)、職工持股會(24.6%)形成三足鼎立,在股權層面站穩腳跟。

歷史輪迴與現實挑戰
這場內鬥的底色,是娃哈哈治理模式的延續與碰撞。宗慶後時代的 「影子公司」 曾是對抗外資的盾牌,如今卻成為家族內部分權的戰場。杜建英的三捷投資仍在醫療、影視領域布局,其子女雖失去部分管理權,卻通過訴訟撕開了宗馥莉控制權的缺口。

對娃哈哈而言,內耗的代價已顯現。市場層面,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對手虎視眈眈,品牌老化問題待解;內部動蕩更可能動搖經銷商信心。宗馥莉既要在法庭上擊退對手,也要證明自己能帶領這個年營收超 500 億的老牌企業走出增長瓶頸。

隨著訴訟推進,娃哈哈的股權結構可能從 「國資 – 職工 – 宗馥莉」 變為 「多子女共治」 的複雜格局。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僅關乎家族遺產的分割,更決定著一個民族品牌能否在代際交替中找到新的航向。宗馥莉的 「去娃哈哈化」,究竟是破局的利刃,還是將企業拖入更深漩渦的伏筆,仍待時間檢驗。

保加利亞加入歐元區的進程並非一蹴而就。早在 2011 年,該國就將貨幣列弗與歐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制,為加入單一貨幣區奠定基礎。今年 6 月,歐洲央行與歐盟委員會聯合確認,保加利亞已滿足所有準入條件 —— 包括預算赤字低於 GDP 的 3%、公共債務佔比控制在六成以下、通脹率與歐元區平均水平趨同。歐盟財長會議上,各國一致通過其申請,認為保加利亞 「在經濟穩定與政策協調方面達到了歐元區標準」。

對保加利亞而言,加入歐元區被視為經濟發展的 「加速器」。作為歐盟最貧困的成員國,保加利亞 2024 年人均 GDP 約 9,800 歐元,僅為歐元區平均水平的 35%,平均月薪 2,443 列弗(約合 1.24 萬歐元 / 年),不足德國的三分之一。政府寄望於歐元能帶來更多外資與遊客:歐元區統一貨幣可消除匯率風險,降低跨境貿易成本,預計能使外國直接投資(FDI)年增長 5%至8%,而旅遊業(佔 GDP 的 14%)也可能因支付便利吸引更多歐元區遊客。總理傑利亞茲科夫在社交媒體上難掩興奮:「這是國家的里程碑,我們將確保平穩過渡,讓每個公民受益。」

然而,民眾的疑慮遠超期待。在保加利亞第二大城市普羅夫迪夫的市場裏,商販瑪麗亞的擔憂頗具代表性:「克羅地亞 2023 年用歐元後,麵包從 8 庫納升到 1 歐元(約升 20%),我們的物價會不會也這樣?」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2015 年立陶宛加入歐元區後,首年通脹率升至 1.2%,高於此前預期;克羅地亞去年啟用歐元後,部分商品價格增幅逾一成,引發民眾抗議。保加利亞央行雖承諾 「嚴格監控價格欺詐」,但多年來治理貪腐的乏力讓民眾信心不足:該國在 2024 年透明國際清廉指數中排名第 72 位,低於多數歐盟成員國,民眾擔心利益集團借貨幣轉換囤積居奇。

政治不穩定更讓過渡前景蒙上陰影。過去四年,保加利亞經歷四次議會選舉,聯合政府頻繁更疊,政策連貫性備受質疑。反對黨 「爭取權利與自由運動」 領導人佩特科夫直言:「政府連垃圾處理都搞不定,怎麼保證歐元轉換不出亂子?」 民間調查顯示,僅 41% 的民眾支持加入歐元區,38% 明確反對,其余持觀望態度。

從歐元區角度看,保加利亞的加入是把 「雙刃劍」。一方面有助於鞏固歐盟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遏製俄羅斯在黑海沿岸的經濟滲透;另一方面,保加利亞的經濟短板可能加劇歐元區內部失衡 —— 其人均 GDP 僅為德國的三分一,勞動生產率差距顯著,若未來經濟遇挫,可能需要歐元區救援基金支持,增加聯盟財政負擔。歐盟經濟專員真蒂洛尼強調:「加入歐元區不是終點,而是改革的新起點,保加利亞需持續推進司法與市場改革。」

歷史經驗顯示,歐元區擴容往往伴隨著漫長的適應期。愛沙尼亞 2011 年加入後,用五年時間將人均 GDP 提升至歐元區平均水平的 70%;而希臘 2001 年倉促加入,最終成為歐債危機的導火線。對保加利亞而言,未來 18 個月的過渡期至關重要:如何穩定物價、打擊貪腐、凝聚社會共識,將決定這場貨幣轉換是 「脫貧捷徑」 還是 「新的負擔」。

隨著 2026 年臨近,這個黑海國家正站在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歐元區的大門已然敞開,但能否借此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僅考驗政府的治理能力,更取決於整個社會對一體化進程的信任與共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港股消費三巨頭逆勢領漲:

下沉市場、黃金牛市與潮玩 IP 的共振效應

一方

 

 

一、消費復蘇預期下的港股結構性機會
2025 年以來,港股市場在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等多重變量交織下,消費板塊憑借內需韌性成為資金避風港。蜜雪集團(02159.HK)、老鋪黃金(06181.HK)、泡泡瑪特(09992.HK)三大內地消費股逆勢走強,年內升幅分別達 160%、277% 和 120%,遠超恒生指數同期 2.3% 的升幅,現象背後既有宏觀政策的精準發力,也有企業微觀層面的戰略突破。

從政策看,中國 2025 年加力實施 「設備更新 + 消費品以舊換新」 雙輪驅動政策,中央財政預撥 810 億元支持消費升級,直接拉動家電、汽車等大宗消費回暖。與此同時,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至 99.1,收入預期指數同比提升 5.1 個百分點,顯示居民消費意願顯著改善。在外部關稅風險升級的背景下,內需股 「避險屬性」 突顯,浦銀國際等機構指出,消費品企業出口短期承壓,而擴大內需的政策確定性為本土消費股提供長期支撐。

二、蜜雪冰城:下沉市場的極致滲透與供應鏈護城河
作為全球門店規模最大的現製茶飲企業,蜜雪冰城憑借 「極致性價比 + 供應鏈垂直整合」 策略持續領跑。截至 2024 年底,其全球門店總數達 46479 家,其中鄉鎮市場新增門店超 2000 間,佔全年新增量近一半。 「農村包圍城市」 的戰略使其在三四線城市佔有率逾 57%,單店日均訂單量穩定在 367 宗,即使在消費疲軟期中仍能保持盈利。

供應鏈優勢是蜜雪冰城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自建原料基地(如與君樂寶合作的 「雪王牧場」)、區域大倉和物流車隊,其原材料採購成本較行業平均水平低 10%-20%,配送時效在國內 90% 縣級區域實現 12 小時觸達。2025 年 3 月港股上市後,公司募資重點投向 「國際供應鏈平台建設」,計劃在東南亞複製國內成功模式,目前印尼門店已超 2600 間,佔當地現製茶飲市場 19.5% 。盡管海外增速從 2023 年的 141% 放緩至 2024 年的 13%,但精細化運營策略正推動單店營收企穩回升。

三、老鋪黃金:金價牛市與高端化戰略的雙重紅利
黃金珠寶龍頭老鋪黃金 2024 年營收同比暴增 167.5% 至 85.06 億元,凈利潤增長 253.9% 至 14.73 億元,其核心驅動力來自金價上升與品牌溢價。2025 年國際金價突破 2800 美元 / 盎司,創歷史新高,疊加國內婚慶需求回暖(2024 年結婚登記數同比增長 12%),推動黃金消費量價齊升。老鋪黃金通過 「古法工藝 + 文化賦能」 差異化競爭,在 SKP、萬象城等高端商場單店年銷售額達 3.28 億元,坪效居行業首位。

值得關注,老鋪黃金線上渠道增速更驚人,2024 年線上銷售同比增長 193% 至 12.6 億元,天貓 「雙 11」 期間登頂珠寶店鋪榜首。盡管 6 月底將迎來 40% 限售股解禁,但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機構仍看好其長期價值,花旗將目標價上調至 1084 港元,強調金價上行周期中高端品牌的抗通脹屬性。

四、泡泡瑪特:潮玩 IP 的全球化破圈與 Z 世代消費力釋放
潮玩巨頭泡泡瑪特憑借 IP 運營能力成為消費新勢力。2025 年 4 月推出的 LABUBU 「前方高能」 系列在全球引發搶購,帶動 APP 登頂美國 App Store 購物榜,單月銷售額突破 3 億元。其核心 IP THE MONSTERS 收入首次突破 30 億元,同比增幅達 726.6%,佔總營收比重超 50%。

泡泡瑪特的成功源於 「IP + 場景」 雙輪驅動:一方面,通過與北京 apm 等商業體合作主題展覽,將潮玩文化融入線下消費場景;另一方面,持續拓展海外市場,目前產品已進入歐美、日韓等 50 多個國家,海外收入佔比從 2023 年的 8% 提升至 2024 年的 15%。在港股消費 ETF 資金持續流入的背景下,泡泡瑪特憑借 「精神消費」 屬性獲得機構青睞,年內南向資金加倉近 7400 萬股,持倉佔比提升至 9.2%。

五、風險與展望:警惕估值分化與外部變量
盡管三大消費股表現亮眼,但需警惕估值分化風險。蜜雪冰城動態市盈率已達 45 倍,高於茶飲行業平均 32 倍;老鋪黃金市銷率 17 倍,顯著高於周大福等同行;泡泡瑪特 PS(市銷率)為 8.5 倍,反映市場對其 IP 變現能力的高度期待。此外,黃金價格波動、茶飲行業競爭加劇、潮玩 IP 熱度衰減等因素可能影響短期表現。

展望下半年,消費復蘇仍是港股主線。隨著 「兩新」 政策細則落地、黃金牛市延續及 Z 世代消費力釋放,具備供應鏈壁壘、品牌溢價和全球化潛力的消費龍頭有望持續跑贏。投資者可重點關注蜜雪冰城海外供應鏈建設進展、老鋪黃金古法工藝新品推出節奏,以及泡泡瑪特 IP 跨界聯名的破圈效應,在結構性機會中把握長期價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內地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09992)打造的人氣IP(知識產權)角色「Labubu」(拉布布)紅遍全球,正版公仔嚴重供不應求下,變相帶挈仿冒品「Lafufu」熱賣。內地媒體引述企業查詢平台天眼查顯示,近日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申請註冊Lafufu商標,國際分類為「健身器材」,商標狀態目前為「等待實質審查」。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今次屬於主動防禦性註冊,目的在於希望能更有效打擊侵權行為。

 

Labubu供不應求下的亂像形成「假貨經濟」

泡泡瑪特「Labubu」等中國潮流玩具品牌近年在海內外迅速走紅,甚至有真人大小公仔拍賣價高達108萬元。市場熱切需求催生出盜版公仔,這些盜版被網友們戲稱為「Lafufu」,其中的「F」意為假(Fake)。有內地玩具廠表示,Lafufu盲盒成本僅數元人民幣,公仔被運往國外後售價可突破20美元(約156港元),還時常供不應求。盜版公仔以低價在電商平台熱銷,造型因製作手工參差,經常出現嘴歪眼斜、跛腳缺耳等瑕疵,意外在海外社交平台掀起「比醜」熱潮,網友戲稱「不是Labubu買不起,而是Lafufu更有性價比」。有分析指,Lafufu已形成「假貨經濟」,其低廉價格與怪誕外觀吸引部分消費者。除Lafufu,市場更相繼出現Lababa、Lagogo,甚至更有非洲版全黑Labubu。

僅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就累計查獲97批侵犯泡泡瑪特商標權及著作權的文創產品,涉及侵權貨品多達6.3萬餘件。武漢郵局海關近期查獲1,789個侵權Labubu盲盒。


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結束一連五天訪港行程,今早駛離香港水域。特區政府在昂船洲軍營舉行歡送儀式。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編隊加深市民對國防建設的認識,祝願編隊繼續擔當保家衞國的重任。

特區政府早上10時在昂船洲軍營舉行歡送儀式,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劉光源、海軍、南部戰區和駐港部隊領導和編隊指揮員等出席,有市民參與歡送。

山東艦編隊對特區政府連日來的精心保障、安全護衛表示感謝和欽佩。

編隊表示,在港期間,編隊官兵讚嘆「東方明珠」的璀璨和繁華,對香港市民的熱情好客、周到禮遇和拳拳愛國之心,倍感暖心和自豪,期待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征程中,與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攜手前行,祝願國家繁榮昌盛,香港明天會更好,並指官兵將繼續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努力奮鬥。


為監管「穩定幣」的活動並設立發牌制度的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生效,吸引不少公司有意在港發行透過與參考資產掛鉤維持價格穩定的加密貨幣「穩定幣」。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表示,金融管理局月內將公布落實「穩定幣」條例的指引,涉及反洗錢及其他相關要求,目標於年內發出「穩定幣」牌照,料批出牌照數目會少於十個。

許正宇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希望「穩定幣」能夠專注於解決實體經濟中的難點和痛點,例如跨境支付,如果有以法定貨幣作為基礎的「穩定幣」作為有效支付工具,可便利跨境交易,減省交易成本。

被問到個別有意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的公司,希望發行與人民幣掛鈎的「穩定幣」,許正宇表示,雖然現法例沒有指明能否發行與特定貨幣掛鈎的「穩定幣」,只要是法定貨幣法例上便許可,但若牽涉其他司法權區的貨幣,則要權衡對當地匯率的影響,以及各方面風險作整體考量,強調並非針對任何一個市場或地方,希望市場一併回歸本港推出穩定幣的「初心」,即是幫助實體經濟,提升資金流轉效率,重申「穩定幣」並非發財或炒作的工具。

 


港人北上成風,各陸路口岸每逢周末都充斥人潮,香港入境處處長郭俊峯透露,去年出入境人次已回復至2019年疫情前近3億人次的水平,而港人北上已成習慣,每逢周六、日約50萬人次經陸路口岸離境,入境處會減少人員休假,及抽調人手處理。

郭俊峯早上在電台節目表示,新皇崗口岸大樓年底落成,然後進行續裝修等工程,預料明年可以啟用,將採用「 合作查驗、 一次放行」 通關模式,有助提升旅客通關效率。 當中最困難在於口岸設計,必須確保兩地通關設施在同一地點,同時有清晰的分界線。

對於有2019年後移居海外的人,擔心回港會遇困難,或被截查問話,郭俊峯強調,香港居民享有出入境自由,只要沒有違法,便不會被截查或特別盤問,回港亦不會有問題。

他指今年首五個月有超過1.2萬人被拒絕入境,佔同期訪客約0.06%,原因包括入境目的有可疑,例如「 打黑工」 ,以及未持有妥當旅行證件,或持有懷疑偽造旅遊證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