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中國香港首次參與承辦全國運動會八個項目及兩項跨境賽事,證明香港已具備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能力。他透露,賽事指揮中心動用數百人即時監測各賽場情況,包括交通、電力及電腦系統等,確保賽事順利進行。
陳國基昨(14日)在電台節目受訪時指,今屆全運會採用多項創新科技,包括在單車跨境專案中實施「無感通關」系統,運動員佩戴載有個人資料的手帶即可自動完成出入境手續。至於賽事事故方面,指揮中心將事故分為四個等級,從輕微受傷至賽事暫停均有對應預案,相關資料同時傳送至廣東總指揮中心。
經濟效益方面,陳國基以七人欖球賽為例,指現場啤酒銷量達8.2萬公升,餐食售出35萬份,帶動九龍城食肆營業額上升15%,而啟德體育園自三月啟用以來已錄得140萬人次入場,賣出15萬張門票,有效提升香港整體氣氛。
陳國基強調,安全是香港最大優勢,調查顯示外來人才選擇香港的首要考量正是安全因素。他透露政府已設立「M品牌」計劃,2025至2026年度將資助超過20項大型盛事在港舉行。未來香港會積極探討與大灣區城市合作舉辦更多跨境體育賽事,進一步提升國際形象和地位。
至於即將舉行的立法會換届選舉,陳國基表示,今次立法會選舉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二屆,對香港實現「由治及興」至關重要。政府首次主辦39場選舉辯論,旨在讓161位候選人充分展示政綱理念,協助選民選出真正代表民意的議員。
對於辯論形式,陳國基稱雖未設互相質詢環節,但保留政策辯論內容,希望呈現高層次討論而非人身攻擊。他舉例去年立法會審議23條立法時,議員提出逾千條問題,政府採納91項修訂,體現理性互動。
為便利市民投票,陳國基鼓勵僱主給予員工彈性時間,公務員可在辦公時間投票或補回工時。他重申選舉公平公正,不會追問投票意向,不預測投票率,當局的目標是鼓勵所有合資格選民行使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