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周五(21日)向全體員工發郵件,宣布成立阿里電商事業群。新電商事業群將全面整合淘寶天貓、國際數字商業以及1688、閑魚等電商業務,形成覆蓋國內外全產業鏈的業務集群。

 

 

此次成立新的電商事業群,是吳泳銘作為阿里CEO,面向未來在電商領域如何用好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做出的新思考和新行動。

 

吳泳銘

 

去年9月,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CEO,之後明確了「用戶為先、AI驅動」的重心,做出戰略取舍,聚焦核心業務,並兼任淘天和雲智能CEO,推進管理團隊年輕化,對組織陣型、業務策略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過去一年,各業務板塊保持健康增長。11月15日發布的阿里巴巴最新一期財報顯示,2024雙11淘寶天貓GMV強勁增長,買家數量創歷史新高,88VIP會員規模達到4600萬;阿里雲收入增長持續加速,AI相關收入連續五個季度三位數增長;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強勁增長29%;本地生活集團與大文娛集團則大幅收窄虧損。

 

「時代快速進步,25歲的阿里巴巴仍要以創業的心態,不斷創新,以履行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使命,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吳泳銘郵件中說,中國和全球的電商業態都在進入新的時代,全球化的供應鏈能力、履約能力與消費者服務能力,將決定未來的競爭格局。阿里電商事業群將通過整合集團內的所有電商資源,激發多年沉澱的能力,服務好國內和全球消費者,同時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同步拓展國內及海外市場。

 

過去一年,淘寶天貓和海外電商已經逐步走向融合和打通。今年7月,淘寶推出「大服飾全球包郵計劃」,帶領服飾商家率先走向出海,並投入10億把中國香港打造成了包郵區。9月,淘寶還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推出英文版。

 

淘寶和1688背後有超千萬的中小企業,他們所代表的豐富、優質供給,在全球市場都極具競爭力,國內電商和國際電商的整合意味著,阿里電商業務將走向更廣闊的增量市場。

 

隨著這一輪調整,阿里巴巴聚焦核心業務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吳泳銘表示,電商業務和AI科技是最關鍵的發展方向。AI方面將持續加大投入,推動以AI為動力的生產力革命,完善AI基礎設施和配套支撐體系,堅持開源開放,在toB和toC領域持續的投入AI的產品研發,把握住AI時代的機遇。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AI晶片龍頭英偉達(NVIDIA)今(21日)公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0月29日)的財務業績。雖然核心數據亮眼,市場反應卻略顯冷淡,股價收跌0.76%,報145.89美元,市值35787億美元。盤後下跌2.5%。美股「科技七姐妹」當日和盤後股價均表現平穩,高通跌幅較大。

 

 

財報中顯示,英偉達第三財季總營收達到350.8億美元,同比大增94%,超出分析師預期的331億美元。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凈利潤為19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經調整後的每股收益(EPS)為0.81美元,均超出市場預期。

 

強勁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英偉達在數據中心業務上的持續發力。該部門第三季度收入高達308億美元,顯著超過市場預期的288億美元,佔總營收的絕大部分,同比大增112%,成績反映出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對高性能GPU需求的激增。

 

其他傳統業務上,遊戲業務第三財季營收達到33億美元,同比增長15%;專業可視化業務營收為4.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汽車業務營收為4.49億美元,同比增長72%。

 

雖然英偉達業績仍在高速增長,但增速環比放緩,該公司第三財季總營收同比增長94%,而之前三個季度的增速分別為122%、262%和265%。對於英偉達這一超級優等生而言,投資者對於增長也有著更苛刻的要求,二季度財報時也出現沒有達到最高預期,股價下跌的情況。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財年第四季度,英偉達給出375億美元的營收指引,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71億美元,但未能觸及部分分析師的最高預期(410億美元)。盡管英偉達持續實現高增長,但增速相較前三季度已有所放緩,同時對未來的業績指引未達到樂觀的最高預期,導致市場對公司短期表現的信心有所削弱。但英偉達今年市值屢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數據中心GPU產品上,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表示,當前一代Hopper GPU需求依舊強勁,而下一代Blackwell晶片已全面投產,預計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供不應求。英偉達此前就預測Blackwell晶片將在第四財季貢獻數十億美元收入。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表示,Blackwell晶片計劃於本季度開始出貨,並將在明年加速出貨。盡管市場對Blackwell晶片散熱表現存在一定擔憂,但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這些顧慮被誇大,且供應鏈狀況穩定,目前沒有看到任何芯片發貨推遲的跡象。此外,Blackwell晶片問題,也推進數據中心對散熱效果更好的液冷技術的追捧。

 

黃仁勛近期甚至形容市場需求為「瘋狂」。多位分析師表示,Blackwell晶片還沒到出貨時間就幾乎被訂完,可能交付時間影響一個月左右,但其實影響並不大。摩根士丹利半導體分析師Joseph Moore早前的研報表示,Blackwell B200產量變得更加平穩,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產量約為30萬件,2025年第一季度為80萬件。

 

英偉達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仍處於AI行業發展的最前沿,但也面臨市場對高增長持續性的考驗。隨著AI晶片的疊代升級和需求擴大,英偉達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然而,在全球經濟環境趨於不確定的背景下,公司繼續引領行業也面臨新的挑戰。

 

(原文鏈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黃奇帆在中國國際金融論壇香港論壇上表示,通過擴大人民幣國際化領域,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加強資產和財富管理,提升金融科技和創新能力,以及完善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香港可以鞏固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並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黃奇帆又認為香港可以通過豐富人民幣金融產品,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率和影響力。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據香港政府早前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7月底,香港有約1.19萬億元人民幣存款總額,在2024年1月至7月,香港處理全球約80%的離岸人民幣結算。

 

黃奇帆指出,香港可以繼續提升人民幣清算和結算服務的項目,與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擴大人民幣清算網絡的覆蓋範圍,吸引更多企業和投資者使用香港的人民幣結算服務,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地位。

 

之後,黃奇帆進一步表示,香港可以利用其自由港地位,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例如在東南亞以及中東的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香港可以鼓勵當地企業采用人民幣進行進出口結算,這不僅能降低跨境交易的外匯風險,也能逐步提高人民幣在區域貿易中的影響力。

 

 

在國際合作方面,黃奇帆指出,香港可以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合作,加強與東盟、歐盟和美洲地區的金融機構監管部門的溝通交流,推動區域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促進跨境投資和融資。香港還可以推動人民幣的區域合作與結算,例如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區域性人民幣的清算系統,推動人民幣在區域內的使用,進一步增強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定位。

 

金融科技也是香港發展的重點領域。黃奇帆指出,香港可以建立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和推廣,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新的路徑。通過與內地的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合作,香港可以在國際貿易消費支付等場景推廣數字人民幣的利用。試點成功以後,數字人民幣有望進一步提升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頻率和便捷性,鞏固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獨特地位。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11月19日發布公告稱,新希望集團看好該行長期發展,其子公司新希望化工投資擬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股份,增持方式為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

截至該公告日,新希望集團控制的南方希望實業及新希望六和投資合計持有民生銀行總股份比例 4.96%。

 

增持後,新希望化工與其一致行動人南方希望實業、新希望六和投資合計持有民生銀行總股份比例將超過5%,該行將就持股5%以上股東變更事項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報送核準申請,相關投資則將於核準後實施。

 

據此前民生銀行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末,該行大股東持股比例依序分別為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18.93%)、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產品(10.30%)、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6.49%)以及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4.49%)等,此次「新希望系」增持後,將會超過立業集團成為民生銀行的第四大股東。

 

市場分析認為,部分銀行股東增持,反映股東對銀行未來發展前景保持樂觀預期,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

 

此外,銀行股被舉牌比較罕見,但這也是今年以來第二起銀行股被舉牌案例。今年1月11日,無錫銀行發布公告稱,長城人壽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其股份, 佔該行總股本的0.46%。截至公告披露日,長城人壽持有無錫銀行股份占總股本的5%。

 

(原文鏈結:觀察者網


香港理工大學與11月19日舉辦「航天航空科技創新高峰會」,並於會上宣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下稱研究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表示,低空經濟的相關產業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擎」之一。香港理工大學將積極支持低空經濟和相關技術的發展,在包括城市景觀中的無人機包裹配送和無人機運輸系統等方面持續發力。

 

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表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建設低空經濟管理系統更帶動通訊科技、人工智能和數字產業等發展」。黃海龍認為,研究中心在助力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過程中可以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從上層規劃出發,積極協助規劃和管理基礎設施;二是下層規劃方面,研究中心可以積極協助和參與低空飛行器的航線規劃等。

 

趙汝恒表示,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將持續推動低空經濟人才培育、學術研究和技術轉移。香港理工大學將於2025年9月開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其中跨學科的課程將兼顧技術研究及商業運營,課程規劃包括空域管理、航道規劃、貨物及人流運輸等。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表示,香港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和地位,應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聯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的「先行者」和「示範區」。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日前一個匯聚三代紅星的音樂會,包括天后鄭秀文 (Sammi)、音樂人 Joey Tang (鄧建明)、新生代歌手曾比特 (Mike)、JC陳詠桐同場演繹多首經典歌曲,展現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其中Joey Tang 更邀請曾比特合唱《紅色跑車》,震撼全場。

中銀《Beats of Eternity音樂會》昨日(17日)在沙田馬場隆重舉行。率先出場的曾比特心情興奮表示:「首次同Joey哥合唱,好開心又緊張,期待咗好耐。」Joey Tang則大讚曾比特專業及投入。 另外Joey Tang 亦現場點唱連串演唱跨世代經典,包括《記憶棉》、《數碼暴龍3 馴獸師之王》、《愛情陷阱》、《浪子心聲》及《留住我吧》。

 

曾比特
曾比特
Joey Tang鄧建明+曾比特
Joey Tang鄧建明
鄭秀文、陳豪、曾比特、Joey Tang鄧建明與中銀管理層大合照
左起_Joey Tang、陳豪、鄭秀文、曾比特、JC陳詠桐

 

壓軸的天后 Sammi 霸氣登場,唱出首本名曲《眉飛色舞》及《終身美麗》,將全場觀眾的熱烈情緒推向巔峰。Sammi對於有粉絲特意由內地及海外趕來馬場為見她一面感到十分感激,她對於每次表演都不留餘力,希望為觀眾帶來最好的體驗!

 

鄭秀文
鄭秀文

 

大會更聯乘陳豪的咖啡品牌設立期間限定店,陳豪親自為來賓分別以咖啡雞尾酒及茶調製多款雞尾酒,及後陳豪亦化身咖啡專家,即場分享咖啡心得及示範手沖咖啡,來賓可邊品味咖啡邊享受金曲,令現場更增添氣氛。

 

陳豪

 

陳豪

 

JC陳詠桐靚聲實力演繹王菲《夢中人》、葉蒨文《乾一杯》,向天后們致敬; 並演唱經典大熱國語歌《說散就散》展現新生代的紮實唱功。

 

JC陳詠桐

 


美股加密貨幣概念股昨日(13日)走高,MicroStrategy升幅逾4%,Coinbase升3.7%,Riot Blockchain升2%。比特幣首次站上9萬美元關口,日內升幅逾4%,年內漲超過110%。之後,比特幣升勢不停,突破92000美元/枚,繼續刷新歷史高位。

 

 

截至13日23時,據Coinglass行情數據,最近24小時共有207739人被爆倉,爆倉總金額為6.38億美元。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比特幣今輪上漲是「確定性牛市」,但短期內仍有波動。從供應端來看,與此前減半效應類似,行情一般在減半之後大概半年開始啟動;而從需求端來看,市場普遍認為對比特幣友好的總統特朗普上台,是利好今輪加密貨幣行情上漲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美聯儲降息、機構持續囤幣也助推進行情的走高。

 

加密數字貨幣商業銀行Galaxy Digital的CEO諾沃格拉茨稱,如果儲備情況發生,比特幣將達到50萬美元,但他同時表示,比特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可能性很低。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受風暴「桃芝」影響,香港中文大學昨晚(13日)取消原定今早於「百萬大道」舉行的畢業禮後引起一片謾罵,近傍晚六時終「跪低」,宣布延期至周日(17日)舉行。

所有已登記出席今日大學畢業典禮的畢業生可憑今日的入場券,出席周日在「林蔭大道」(即「百萬大道」)舉行的畢業典禮。與此同時,校方表示於改發三號強風訊號後,已委托註冊結構工程師重新檢查現場搭建的大型畢業典禮帳篷,並確認帳篷風暴後仍安全穩固、適合使用。

中大昨晚宣布取消大會畢業禮後,一度引發應屆畢業生在網上發起聯署,要求校方補辦,以及讓各書院協調補辦書院畢業禮,聲稱已有過千人參與聯署。

 

 


受颱風「桃芝」的影響,香港天文台昨(13日)晚預告11時10分懸掛8號風球,並維持至最少翌日早上十時後,香港中文大學(下稱「中大」)透過社交媒體宣布取消原定今(14日)早在「百萬大道」舉行的畢業禮,並表示「對畢業生及家長期待已久的莊嚴典禮不得不取消,感到惋惜」,不少學生直言對決定感到失望。中大回覆會於黃昏公布新安排。身兼中大校董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畢業禮直接取消而未交待後續的決定,未顧及學生的期望,認為校方有必要檢討,並希望盡快推出恒常方案應對。

 

 

中大Instagram截圖

 

書院畢業禮多數同告取消

至於中大旗下各書院畢業禮方面,資料指9間書院中僅崇基、逸夫及和聲書院,因為天文台在早上10時2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而得以如期舉行。其餘6間書院,包括新亞、聯合、晨興、善衡、敬文和伍宜孫書院的畢業禮均被取消。

中大畢業典禮取消消息一出,畢業生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下留言表達失望,IG帖文更有逾2600個留言,有學生稱「唔係好覺你地邊忽覺得惋惜,連reschedule 都唔肯做,對校方真係好失望。」亦有畢業生反映今晨發現中大懷疑刪除帖文下的大量負面評論。

 

 

 

 

偕家人從澳洲赴港參與 落機當晚得悉取消

有畢業生在內地社交媒體發文稱「我們19/20年入學的是犯了什麼罪嗎?動蕩時期入學,趕上三年網課,好不容易恢復正常了,畢業典禮還讓台風吹沒了。遺憾是人生常態吧。」

該po文下面亦有評論表示和家人特地從澳洲飛赴香港擬參加畢業禮,但竟遇上被取消,形容「已崩潰」。也有網友提出質疑「為啥中大一直要露天辦,不可控因素也太多了,不如向其他學校用禮堂」。

 

 

 

 

 

 

 

中大:已重新評估臨時構築物安全 黃昏公布安排

「大千視界HK」記者向中大查詢是否有畢業典禮相關新安排時,中大表示「今早8號颱風訊號解除後,校方已盡快委託專業結構工程重新評估該臨時構築物有否受颱風損壞,影響安全。完成評估後,大學將審視情況並考慮包括場地安全內的各因素,並在今日黃昏時公布受颱風影響而須取消和更改的畢業禮安排。」

校董鄧家彪:重辦「隔一段時間會更好」

身兼中大校董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認為11月掛八號風球實屬罕見,理解校方來不及應變,但取消的決定有必要檢討,希望校方盡快安排好重辦,期望黃昏公布方案能挽回公眾信心。

對於重新舉辦畢業禮的時間,鄧家彪認為畢業的學生可能已在職,家長亦有自己的工作安排,校方亦需時間重新籌備,加上大型活動理應要有通知期,故重辦「隔一段時間會更好」。

至於校方應否修仿傚「惡劣天氣下工作安排」為畢業禮制定應對方案,鄧家彪稱校方宜汲取今次經驗,盡快推出恒常方案,令校方籌備人員及出席的學生及家長及早應對。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科學報告》近日發布論文稱,火星表面發現的一些巖石沈積物可能來自於35億年前的古代海洋。科學家們推測在火星歷史早期,火星北半球可能短暫存在過海洋。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人員,11月8日分析過中國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祝融號」火星車所收集的數據,發現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存在與古代海洋近岸帶相符的地形特徵,如凹錐、多邊形溝槽和沈積通道。

 

研究人員還測定研究區域巖石沈積物的年代和物質組成。他們根據這些數據推測,烏托邦平原可能在約36.8億年前發生過洪水,並形成淺海和深海環境。但這片海洋在「地質學上很短的時間內」凍結,形成一條海岸線,在大約34.2億年前消失。

 

論文配圖標註了「祝融」號著陸地點和研究涉及的區域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吳波表示,研究區域可以被分為南部水或冰含量較少的淺海單元,以及北部水或冰含量較多的深海單元。他表示,即使是在淺水區,水深也可能達到600米,但現在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估計古代海洋的最大深度。

 

香港理工大學行星科學家謝爾蓋·克拉西爾尼科夫(Sergey Krasilnikov)認為,水中含有大量淤泥,從而形成了沈積物的分層結構。他推測,火星在歷史早期可能擁有一個「更厚、更溫暖」的大氣層。

 

論文中強調,「祝融號」的觀測數據仍無法作為火星古代海洋存在的直接證據,但發現烏托邦平原南部可能存在過大量水體,將增進人們對火星氣候演化的認識。

 

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行星地質學專家馬蒂厄·拉波特(Mathieu Lapotre)評論稱,早期火星是否存在過海洋依然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對探索火星環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新研究為未來火星探測提供了方向,人們可以通過火星任務進行檢驗。

 

「祝融」號在火星烏托邦平原拍攝的照片

 

早前已有許多證據支持曾有水在火星表面流動的假設,例如美國「毅力」號火星車的著陸地點傑澤羅隕石坑被認為可能存在過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指出,傑澤羅隕石坑存在明顯的三角洲和河流痕跡,可能在35億年前形成過一個湖泊。

 

今年8月,美國加州大學聖疊戈分校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者分析了NASA「洞察」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計算出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

 

根據「洞察」號收集的火星地震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火星地震波穿過巖石的速度,與充滿液態水的破碎火成巖的匹配度最高。分析顯示,「水庫」位於火星地殼中部巖石的微小裂縫和孔隙中,距火星表面約10至20公里。

 

美國「Space.com」網站指出,科學家對火星古代海洋有很多猜測,但只有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通過科學家在地球上的更多儀器檢測分析後,才有可能研究出火星環境演化的真相。

 

今年9月,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天問三號」火星採樣返回的實施時間將由2030年前後提前至2028年前後。「天問三號」任務計劃使用兩枚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分兩次發射「天問三號」的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

 

(原文鏈接: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