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伊一方|
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美國稅法可能面臨哪些變化
作者:一方
在2024年11月的選舉中,特朗普成功連任,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共和黨在參眾兩院均獲得多數席位,這為特朗普政府在政策推行上提供了立法支持和執行便利。
特朗普的稅收政策備受關注,儘管其具體實施細節尚未確定,但對美國出口企業和個人納稅人來說,有必要提前做好準備。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特朗普的稅收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內減稅,二是對外增加關稅,尤其是對中國商品。
1. 對內減稅政策:特朗普在2017年首次當選時推出的《減稅與就業法案》中的部分條款將在2025年底到期。他此次競選承諾將這些臨時稅收減免政策永久化。若這些政策得以延續,將對聯邦個人所得稅、兒童稅收抵免額、標準扣除額和遺產稅免稅額產生深遠影響。例如,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可能從37%升至39.6%,兒童稅收抵免額可能從2000美元降至1000美元,標準扣除額可能減少,遺產稅免稅額也可能降低。此外,特朗普還提出取消某些特定稅收,如社會安全福利稅、加班工資稅等,並解決境外美國人的雙重徵稅問題。
2. 降低企業稅:特朗普還提議進一步降低在美國國內生產產品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1%降至15%,以增強美國企業的競爭力。
3. 對外增加關稅:特朗普堅持「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主張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至20%的關稅,特別是對中國商品可能徵收高達60%的關稅。他還提出對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雖然這些關稅政策尚未正式實施,但美國總統在貿易政策上擁有較大權力,可以依據《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進行調查和加徵關稅。這可能會增加財政收入,但也可能導致通脹上升,引發廣泛爭議。
對中國企業而言,美國大選結果最直接的影響可能在於關稅政策。然而,加徵關稅對美國社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此這些政策能否實施還存在不確定性。中國的高凈值客戶在考慮美國稅制變化的同時,還需關注移民政策、通脹和匯率等因素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特朗普政府可能繼續推行嚴格的移民政策,影響高凈值人群的海外移民計劃。貿易政策可能導致全球資本流動性收緊,中美貿易摩擦可能使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影響高凈值人群的海外資產價值。在進行境外資產配置時,中國的高凈值人群需要考慮匯率風險,避免盲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