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持續低迷,7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452億元,按年下跌9.1%,遜於預期。

今年首7個月的整體出口貨值下跌14.6%,7月份進口貨值為3751億元,跌7.9%,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00億元。 7月份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下跌11.6%。輸往其他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亦錄得跌幅,以德國最顯著,跌22.5%;美國則跌5.8%。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7月份輸往內地、美國及歐盟的出口均減少,展望未來,外部環境困難,在短期內將會繼續令香港的出口表現受壓。

 


香港立法會多名不同黨派議員,打算下月8號於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立會好聲音》慈善音樂會,初步最少有13名議員演出,據悉連特首李家超都有機會大展歌喉。

音樂會門票將於各區免費派發,開支由香港賽馬會等機構贊助,會同時為慈善機構籌款。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25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政黨工聯會代表與特首會晤,就施政報告提交意見。其中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建議推出年輕人提前供樓計劃。

鄧家彪表示,雖然近期樓市淡靜,但不少年青人都沒有信心在短期買到樓。他認為,既然港府未來會在幾個發展區會大興土木,建議政府推出買樓供款計劃,讓年青人參加。他指:「現在開始供款,待未來物業落成時,就確保有供款的年青人有認購權,這亦是等於鼓勵生育,因為年輕人有能力置業,才會考慮生育。」

鄧家彪進一步解釋計劃的概念源於今年5月,他向特首李家超建議在香港三大新發展區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將軍澳137發展區,撥出一定數量的住屋單位予20至35歲的青年,月供4000元,讓青年優先認購。

至7月,鄧家彪將計劃深化為「青年未來居屋計劃」,建議向合資格的青年(18-35歲)預先出售居屋樓花,在單位建成入伙後可獲編配單位。同時,青年人就「計劃」供款認購政府成立的「未來置業基金」的債券,提供比通脹為佳的基建債券回報率,並附帶上限為6萬元的扣稅額。債券及其回報總值在居屋落成交付時,可自動轉換成首期。


日本政府早前公布,將於明日(24日)開始將福島經處理的核污水排海。清華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早前模擬過核污水排海擴散過程,顯示污染物在排放240天後到達中國沿海,1200天後覆蓋北太平洋。

 

「氚」的擴散模擬結果。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張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團隊2021年從宏觀和微觀兩種不同的角度分別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模型,並實現了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的長期模擬。其中,宏觀模擬結果表明,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就會到達中國沿岸海域,1200天後將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

福島核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氚」的擴散模擬結果顯示,排放後240天就到達了中國東南沿岸海域,並且不斷向東海、渤海擴散,在1200天到達北美附近,並且覆蓋北太平洋。此後污染物一方面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擴散,另一方面也通過澳洲北部向印度洋擴散。

部分污染微粒的運動軌跡。

 

污染物濃度方面,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核廢水主要向東擴散,中國沿海海域污染物濃度可能低於美國西海岸。研究人員選取了中國上海、日本宮崎市、美國聖迭戈三個城市對比,發現聖迭戈最遲出現污染物,但是在排放後期,污染物濃度不僅比上海高,甚至高於日本的宮崎——在第4000天時,聖地牙哥附近的污染物濃度大約為0.01個單位,這一數值已經是宮崎的三倍左右、上海的40倍左右。研究指出,出現此種情況,原因在於福島處於南北洋流交匯之地,所以大部分污染物會隨著洋流向東擴散。

除氚之外,研究人員還從微觀角度展開氚、銫、鍶等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模擬。

宮崎(藍色)、上海(黃色)、聖迭戈(紫色)污染物濃度比較。

 

在該研究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進一步試驗來探究生態環境對於放射性物質的敏感性,確定放射性物質濃度增加對於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程度,從而最終判斷排放核廢水這一行為對於整個海洋和人類的影響。

目前,相關成果已經以《福島核事故處理水的排放——宏觀與微觀模擬》(Discharge of treated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contaminated water: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imulations)為題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

 


網民於大埔大尾篤拍攝到神秘光柱懸於半空。(讀者提供)
網民於大埔大尾篤拍攝到神秘光柱懸於半空。(讀者提供)

 

香港多名網民先後發佈昨晚(22日)拍攝到的相片及影片,聲稱於不同地區目擊神秘光柱懸浮半空,疑似目擊「飛碟」現身,涵蓋地區包括大埔大尾篤、大嶼山昂坪、小西灣、將軍澳等,引起議論紛紛。

其中一篇帖文於凌晨發布,發文者附上數張圖片及一條短片,見到無雲的夜空中,模糊中一道暗白色的光柱垂直浮於夜空,四周不見發光物或飛行物,內文提到:「大埔大尾篤,網友提供,查證中。」引起不少相信飛碟學說的線民遐想。至於其餘相片分別於大嶼山昂坪、小西灣、將軍澳等地拍攝,相中的光柱與大埔大尾篤相類似,惟數量更多,並形成光柱群,其中一張相片的光柱則呈橫狀。

有線民留言:「有飛碟,有ufo有乜出奇。」「天上什麼事都能夠發生,天外來客嚟到地球,我覺得一啲都唔出奇,根本就有ufo存在。」不過亦有另一派線民認為這只是正常的天文現象,並附上百度百科條目和日本新聞,力證光柱現像是光線反射空氣中的冰晶產生的反射虛像。一時間眾說紛紜,對「大埔飛碟」的存在展開一系列討論。至於光柱真身為何,香港飛碟學會就指正等待照片正主的進一步核實。

 

網民於不同地區拍攝到神秘光柱懸於半空。(讀者提供)

 

網民於昂坪拍攝到神秘光柱懸於半空。(讀者提供)

 

網民於不同地區拍攝到神秘光柱懸於半空。(讀者提供)

 

網民於不同地區拍攝到神秘光柱懸於半空。(讀者提供)

 


一名男司機涉嫌昨日(21日)於大欖隧道塞車期間,讓小童坐在其大腿握住軚盤作駕駛狀,有人把過程拍下並上載Instagram限時動態,令人咋舌。警方今日(22日)表示,已接觸涉案男司機,涉嫌干犯不小心駕駛,正調查案件。有報道引述消息指,涉案司機為28歲前港超球員黎厚希。他效力愉園期間,球會曾發生轟動全港的假波案。

 

警方於傍晚表示,新界北總區交通部交通調查隊留意到相關照片,並主動展開調查,已接觸28歲姓黎男司機調查。警方強調,法例規定司機在駕駛時,不得容許任何非駕駛教師的人士干擾車輛的操作,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該網民於ig上傳的相片,顯示一名小童手握軚盤。

 

大欖隧道昨日清晨發生奪命車禍,隧道往九龍方向一度全線封閉,導致出九龍大塞車。網上今日流出帖子,顯示有Tesla司機因受塞車之苦,一度在社交媒體Instagram限時動態上載圖片,配上附文指:「塞完車未,已經個半鐘了。」惟眼利線民揭發圖中手握軚盤是名男童,當時男童正坐在司機大腿上。網民立刻將有關限時動態截圖,上載至討論區及Facebook,質疑黎厚希涉嫌觸犯《道路交通條例》的「容許他人無牌駕駛」,

線民的討論隨後進一步發酵,發現涉案司機疑為前港超球員黎厚希,過去獲徵召入選港隊U21及U23,曾效力流浪、元朗及夢想FC等,至2021年9月加盟港甲老牌球會愉園,今年5月曾捲入愉園「打假波」案被廉署拘捕,其後獲准保釋。現時黎厚希已離開球會,從事保險業。

事件惹來熱議,有網民直斥是危險駕駛、「Cap定圖報1823先」;亦有網民揶揄「D(啲)人咁中意將D(啲)罪狀post上網」、「他只是個孩子」。有關照片瘋傳後,涉事Tesla司機將Instagram帳號更改,其後再暫停帳號。惟網民根據之前的IG帳號,發現Tesla司機是前港超球員,有網民建議Tesla司機自首。

麗城花園月頭曾發生男司機讓男童坐大腿上扭軚,司機其後涉嫌危險駕駛被拘捕。

 


香港今年首季整體罪案增近五成,其中詐騙案較去年同期攀升65%,不少市民都接聽過大量詐騙電話。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發帖文,聲稱啱啱上去一間聲稱贈送旅遊套票的旅遊會籍公司,內容大談自己到詐騙電話公司上門怒駡,和客服小姐在辦公室門口直接對質的過程,引來大批網民支援,直指大快人心。

樓主在內文如此說道:「小弟就返輪班嘅,日日都收通宵,好死唔死有陣時要聽三字頭,呢班攔坦就成日打電話嚟,唔係中獎就之前做咗問卷有嘢送。咁啱得咁蹺,我今日放假,一於裝返班僕街彈弓。」樓主闡述了他這次行動的動機,平時被那些騷擾電話滋擾得太多,於是決定抽空報復。

隨後內文說:「上撚到去啲女著撚到隻雞咁,我都費事轉彎末角, 一到門口見到個reception,直接要求佢公司勾返我電話出去,直接開波屌,屌到佢出面其他寫字樓啲人出曬嚟睇發生咩事。」樓主附上了對罵的現場影片,可見樓主過程中粗口橫飛,氣勢逼人地直斥該客服浪費他的時間,在不合時宜的鐘數打來電話。而客服小姐只能請他冷靜一點。數十秒後,客服發現樓主並未有購買套票的意欲,只是來鬧事後,便關上大門逃回辦公室內。

最後樓主心滿意足地說:「而家培養左個新興趣,就係將所有Coldcall逐一擊破 ,嗰啲咩保險強積金整合,全部都會約出嚟,一係放飛機一係交人名俾電話返去佢哋總公司。」

此帖一出,引來過4000個正評,線民們紛紛評論支持:「有次我都係咁玩,扮到好恨要套票,係咁打去約時間確認地址,到果日又打去話有事做改日期,再飛。」「班電話狗太L過份,我都想去屌佢老味,最好人人都做飛機booking加重佢哋工作負擔。」更有線民公開了該公司的電話號碼和公司地址,鼓勵更多人加入同行:「如果你可以搵埋D賤咀廢老上去一齊玩,到時一定賺超到流量,香港人最鐘意睇人僕街。」

 


日本政府宣布本周四 (24日) 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經處理後的核污水排海。表明強烈反對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已即時指示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及相關部門,立即啟動進口管制措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周二(22日)下午宣布,周四開始禁止東京、福島等十都縣的水產品進口香港,有關禁令法例將於明日刊憲,禁令維持時間會視乎實際情況,暫未有相關時間表。

謝展寰又表示,食安中心自六月中開始已提升檢測範圍,涉及所有日本進口水產品,以及相關加工食品,食安中心會繼續加強檢測,有關檢測數據每日會在網站公布。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交網站說,這個史無前例、長達30年的大量排放核廢水的決定和做法,不顧對食物安全所造成沒法排除的風險和難以回復的海洋環境污染及破壞,是不負責任地將自身問題強施於他人身上。

李家超說,香港食物安全和公眾健康是特區政府的首要考慮,他已即時指示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及相關部門,立即啟動進口管制措施,保障香港的食物安全和市民的健康。

港府早前宣布,基於預先防範原則,計劃一旦日方啟動排放廢水,會即時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包括所有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品、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