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個月以來地區行政檢討,香港特區政府對區議會去向表達明確立場。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25日)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地區行政檢討已進入最後階段,區議會作為地區行政和諮詢重要的一部分,仍然值得保留,「並會保留一定的選舉成分」。他同時強調,政府在制訂地區行政檢討方案時,必定會堅守「三個原則」,包括維護國家安全、落實「愛國者治港」以及體現行政主導。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改革是為杜絕反對派利用區議會成為反中亂港的基地,將區議會回歸做好「為社區服務」的宗旨。

李家超周二(25日)主動提到港府對地區行政檢討的進展問題。他指第六屆區議會自2020年開始,有大量區議員作出違反區議會職能的行為,更粗暴做出一些超出區議會作為地區諮詢組織職能的行為,包括有區議員危害國家安全,鼓吹「港獨」,助長「黑暴」,反對香港國安法,肆意干擾和阻撓政府施政,刻意挑撥矛盾,蓄意分化社會,製造對立,漠視民生,惡意推倒過往正常的地區民生建設,損害市民福祉,破壞香港利益,更有大量議員因為拒絕宣誓,或因為不願宣誓而以各種藉口辭職,有些是因宣誓無效而被取消資格,他們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香港的主權國、對香港行使主權;有300多名議員被取消資格或辭職。原有的470多名議員現在只剩下三分之一,即是146名議員留在區議會崗位工作,李家超形容「情況不能接受,我們必須撥亂反正。」

確立「三不准」「三不容」

「香港不能亂,亦亂不起。」李家超說,特區政府不會准許區議會成為「港獨」平台,不會准許他們違反香港基本法,不會准許他們干擾政府施政。社會亦不能夠容許區議會被騎劫,不能夠容許區議會被癱瘓,不能夠容許這些害群之馬再破壞社會。因此,需要從制度上防止這些顛倒黑白的亂象再次在區議會發生,從根本上完善地區的治理架構,提高地區的治理能力,增強地區的治理效能,讓所有市民有所得益,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這亦能符合市民對區議會工作的期望。

李家超指出,地區行政是特區治理架構的組成部分,今次的檢討需要堅持三個原則:第一,國家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確保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制度有效和持久落實,包括根據基本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所成立的非政權性區域諮詢組織。第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地區治理必須牢牢地掌握在愛國者手上,確保特區有效管治。第三,充分體現行政主導,特區政府必須抓緊地區治理的工作,培養強而有力的地區服務隊伍,全面加強地區動員能力。

「今次的檢討有兩個主要部分:一是檢討區議會的職能和組成,令其去政治化,回復在基本法第九十七條下應有的定位。基本法第九十七條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衞生等服務;二是強化地區的治理架構。」

多種參與方法 有一定選舉成分

李家超說,區議會作為地區行政和諮詢的重要一部分,仍然是值得保留,並且將保留一定的選舉成分,讓愛國者而又有志服務地區的人士,可以透過多種渠道去參與區議會工作。此外,來屆的區議會議席數目和現屆相若,讓區議會有效地履行各種職能,對酬金和地區津貼考慮維持不變,以支持地區工作。

在被問及下屆區議會的直選比例時,李家超說,政府正進行細節上的草擬,會有多種參與方法,亦會保留一定的選舉成分,有關細節也會很快公布。

他強調,在重塑區議會的同時,特區政府亦會強化地區治理架構,提升地區治理工作,讓市民可以受惠於政府施政,並運用好各部門的資源以回應市民需要。

對於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將保留區議會並保留一定的選舉成分。政界人士普遍表示,區議會在黑暴期間一度成為反中亂港的舞台,日後必須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使區議會回歸基本法的定位,協助特區政府落實施政,並支持以更多元產生辦法吸納更多有志之士參與區議會工作,貢獻社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83名立法會議員,完成考察大灣區四個城市,傍晚坐高鐵回港。李家超總結時表示滿意訪問成果,指訪問大灣區只是起點,未來要追時間追結果追前列。
(立法會提供)

李家超指,三天半行程安排非常緊密,考察16個不同事項,包括創科、智慧城市、青年發展、文化藝術和環保等。他對今次訪問表示滿意,總結認為行程獲得三個成果,也有三個體會。成果方面,他認為,首先是團結,今次政府和議員聯合出訪,形容是同心同德做好訪問,大家都努力達成訪問的效果;其次是展示對大灣區的主動和積極,坐言起行了解和參與大灣區建設;第三是香港與四個城市建立非常熱烈的共識,就是為大灣區建設推動到新台階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體會方面,李家超認為,今次只是一個起點,官員一定會繼續推展不同的大灣區訪問,亦相信議員會繼續訪問不同的大灣區地方和項目;第二是要追時間、追結果和追前列,因為過去立法會拉布、癱瘓和破壞的亂局已過去,但必須敢於創新、打破樽頸,令香港成為屹立世界的前列城市;第三是官員和議員前所未有打成一片,考察期間非常認真投入,與以前立法會亂局時形成非常強烈對比,要繼續凝聚力量,將愛國者治港推進到新台階。

最後壓軸與廣東省委書記及省長會面交流

訪問團最後一天考察行程,上午先參觀廣州一間淨水廠。李家超與議員聽取工作人員介紹污水淨化技術,包括透過二沉池,將污水中的固體與液體分隔,確保出水品質符合標準。訪問團其後出席廣州市官員安排的午宴。

考察團最後一站轉到珠島賓館,與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會面,據了解黃坤明會上提及即將實行的「港車北上」;又指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最重要戰略,日後要建設科技灣區,由內地負責製造,香港負責研發、銷售,兩地未來在教育和醫療亦有合作空間。

李家超等官員和立法會議員在珠島賓館逗留約一個小時後啟程返港。李家超表示,感謝到訪四個城市的官員大量工作,安排到訪多個創科、文化藝術、青年及環保項目,又感謝廣東省委書記及省長抽空見面。

 


 

「大千視界HK」新聞媒體鼎力贊助支持、深港青年音樂家珠聯壁合的「聲如夏花」盛會,周六(22日)晚於灣仔順利圓滿舉行。賴佩琳以鋼琴協奏的專業定位為骨幹,聯同多名青年音樂家譜出繞樑三日的悠揚樂韻,以優美旋律、曼妙歌聲,奉上令人聽出耳油的音樂盛宴,實力不容小覷。現場觀眾無不聽得如癡如醉,掌聲如雷貫耳。 (攝:Ho )
「大千視界HK」新聞媒體鼎力贊助支持、深港青年音樂家珠聯壁合的「聲如夏花」盛會,周六(22日)晚於灣仔順利圓滿舉行。賴佩琳以鋼琴協奏的專業定位為骨幹,聯同多名青年音樂家譜出繞樑三日的悠揚樂韻,以優美旋律、曼妙歌聲,奉上令人聽出耳油的音樂盛宴,實力不容小覷。現場觀眾無不聽得如癡如醉,掌聲如雷貫耳。 (攝: Teddy )
「大千視界HK」新聞媒體鼎力贊助支持、深港青年音樂家珠聯壁合的「聲如夏花」盛會,周六(22日)晚於灣仔順利圓滿舉行。賴佩琳以鋼琴協奏的專業定位為骨幹,聯同多名青年音樂家譜出繞樑三日的悠揚樂韻,以優美旋律、曼妙歌聲,奉上令人聽出耳油的音樂盛宴,實力不容小覷。現場觀眾無不聽得如癡如醉,掌聲如雷貫耳。 (攝:Ho )
「大千視界HK」新聞媒體鼎力贊助支持、深港青年音樂家珠聯壁合的「聲如夏花」盛會,周六(22日)晚於灣仔順利圓滿舉行。賴佩琳以鋼琴協奏的專業定位為骨幹,聯同多名青年音樂家譜出繞樑三日的悠揚樂韻,以優美旋律、曼妙歌聲,奉上令人聽出耳油的音樂盛宴,實力不容小覷。現場觀眾無不聽得如癡如醉,掌聲如雷貫耳。 (攝:Ho )
「大千視界HK」新聞媒體鼎力贊助支持、深港青年音樂家珠聯壁合的「聲如夏花」盛會,周六(22日)晚於灣仔順利圓滿舉行。賴佩琳以鋼琴協奏的專業定位為骨幹,聯同多名青年音樂家譜出繞樑三日的悠揚樂韻,以優美旋律、曼妙歌聲,奉上令人聽出耳油的音樂盛宴,實力不容小覷。現場觀眾無不聽得如癡如醉,掌聲如雷貫耳。 (攝:Ho )
殿堂級國寶鋼琴大師劉詩昆雖未克出席,仍特地錄製短片,寄語無限祝福,令音樂會生色不少。
「大千視界HK」新聞媒體鼎力贊助支持下,深港青年音樂家珠聯壁合的「聲如夏花」盛會得以順利舉行。「大千視界HK」除一貫致力提供多元價值資訊而廣受讀者讚譽外,在推動香港本地藝術家與內地交流合作同樣不遺餘力,實屬文化媒體業界一股清流,亦是業內促進藝術發展的中流砥柱。「大千視界HK」下月將參與內地首次在港舉辦的中國戲劇「梅花獎」參評演出活動。 圖為青年音樂家賴佩琳雙親到場支持,與「大千視界HK」代表合照。(攝:Ho )
「大千視界HK」新聞媒體鼎力贊助支持下,深港青年音樂家珠聯壁合的「聲如夏花」盛會得以順利舉行。出席的知音人反應熱烈,無不手持鮮花送上祝福。 「大千視界HK」除一貫致力提供多元價值資訊而廣受讀者讚譽外,在推動香港本地藝術家與內地交流合作同樣不遺餘力,實屬文化媒體業界一股清流,亦是業內促進藝術發展的中流砥柱。
{{item.text}}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1日)起率領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出訪包括深圳、東莞、佛山和廣州四天,了解各地在創科、環保、青年發展、文化藝術和體育各方面的設施、企業和項目等最新發展和機遇,為香港疫情以來首次有政府及立法會聯合訪問團到內地,一眾人士將與廣東省和各市領導會面。

 

議員和李家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官員,約下午3時15分於特區政府總部東翼前地集合,出發前先拍攝大合照。李家超隨後宣布訪問團正式出發。

李家超表示,今次是歷來規格最高和最龐大的訪問團,行程豐富,相信任何議員都會覺得有用。他又形容,今次訪問體現立法會在愛國者治港原則及行政主導之下,大家同心同德,一同提高治理水平。這4天行程亦讓特區官員與立法會議員直接交流、溝通,增加了解、增加行政立法關係。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則稱,是次逾一百人的訪問團浩浩蕩蕩,前所未有,意義重大,政府和特首安排的參觀地點也極其重要,整個行程安排顯示行政立法良性互動。

 

 


港島東、南區,以至灣仔及中環一帶等,周三(19日)凌晨時分發生短暫大停電,數以十萬居民摸黑生活45分鐘,港燈翌日晚上公布初步調查結果,解釋當工程人員維修保養設備時,意外將一條無資料標示的後備電纜通電,引發短路及電壓驟降,連鎖反應下影響港島電力供應。能源諮詢委員會及工程師學會指事件屬於「人為低級犯錯」,根據協議,政府會向港燈作出處罰。

港島多區停電期間,數十組交通燈失靈,多區有市民被困升降機,多幢大廈、商舖及餐廳受到影響,範圍廣泛。事隔45小時,港燈召開記者會交代初步調查,港燈營運董事鄭祖瀛稱,事故與舊檔案及現場操作有關。他透露事件源於南區數碼港電力開關站,該站電力設備屬骨幹輸電系統,港燈工程人員當時正進行維修保養工程,意外將後備電纜通電,引致電路短路及電壓瞬降,並觸動系統自動保護機制。由於涉及的後備電纜無保護裝置,需要較長時間「隔離」,因而引發系統出現連鎖反應,影響港島多區電力供應。

據初步調查,涉事後備電纜原本為早年進行電網改善工程時供後備使用,十多年一直接駁至系統,但維持不通電狀態,相關電纜不論圖示及現場均無作任何標示。工程人員現場的調試程序無相關建議處理方法,結果調試時意外通電。對於後備電纜未有被標示,港燈稱目前未知原因。

經初步檢視,同一分區開關站有另一條後備電纜,港燈稱已即時維修工作,工程人員亦再三確認電路圖準確性,並在後備電纜資料加上備註,確保日後工作多加留意,該公司亦已即時進行多項措施,包括加派人手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可靠;全面檢視供電系統線路圖準確性;檢查維修工作施工程序。機電工程署早前已要求港燈4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及提供改善建議。

港燈停電竟可獲獎賞?謝展寰:應回饋市民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不滿意港燈的表現,指政府已要求港燈提交報告並會督促改善。

按現有《管制計劃協議》,港燈恢復供電時間在65分鐘內,可賺取額外0.015%准許利潤,仍可獲得政府數以百萬計的補貼,被立法會議員質疑是漏洞。謝展寰表示,暫時未知港燈能否在《管制計劃協議》中恢復供電的賞罰機制取得額外利潤,但已向港燈建議,一旦有額外利潤,應該悉數回饋市民。他相信港燈有社會責任,會慎重考慮。

謝展寰稱,今次事件反映出恢復供電的賞罰機制不適當,當局會在今年中期檢討,與電力公司提出改良方案。除了考慮修復時間外,也要檢視事故原因和修復表現等。

 


香港機電工程署表示,六款曾於港澳銷售的Panasonic和KDK抽濕機有潛在點燃風險,供應商信興電器貿易決定自願回收有關型號,當局呼籲市民停用。

信興指,該六款抽濕機在極其罕有情況下,當空氣中的外來化合物被抽濕機內的除濕輪材質吸收,並在風扇轉速不正常降低情況下,除濕輪附近有潛在點燃風險。公司決定自願回收指定型號抽濕機,建議顧客暫停使用,以便安排免費更換。

市民可以瀏覽信興電器貿易公司網站,或致電該公司熱線2406 5733(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確認所購買抽濕機是否受影響,並安排免費上門更換。

涉及型號:

Panasonic F-YZB10X (2006年至2008年3月製造)、F-YHC12X及F-YHE15X

KDK GZB10X(2006年至2008年2月製造)、GHC12X及GHE15X

 


香港近年除人口外流,還面對生育率持續下降問題。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周三(19日)公布年度「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數據顯示香港地區的生育率全球最低,每名女性僅生育0.8個孩子,其後依次為南韓和新加坡。

報告指出,全球有三分二人口生活在生育率低的國家,出生率最低的地區為中國香港(0.8),其次是南韓(0.9)、新加坡(1.0)、中國澳門和聖馬力諾(1.1)、中國和阿魯巴(1.2)。報告預計目前至2050年,歐洲會是唯一經歷整體人口下降的地區。

至於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全部都來自非洲,尼日爾(6.7)生育率最高,其餘依次為乍得(6.1)、剛果民主共和國(6.1)、索馬里(6.1)、馬里和中非共和國(5.8)。

聯合國人口基金執行長卡內姆在記者會上指出,目前有44%女性沒有身體自主權,無法在避孕、醫療保健、是否或與誰發生性行為方面自由選擇,而這個問題大於人口暴增。

卡內姆表示,目前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位居榜首,但到了2050年,人口最多國家的排序將發生重大變化,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這八個國家,估計將佔全球人口增長的一半。

到2080年代,預計全球人口將達到約104億高峰。許多人對人口數量感到焦慮,但卡內姆指出,重點應放在賦予女性更多權力,讓她們掌控何時及如何生兒育女。

 


北京豐台區長峰醫院發生的大火,死亡人數增至29人,3人重傷。北京市消防部門表示,初步調查,事故是醫院住院部內部改造工程中產生火花,引燃現場可燃塗料的揮發物所致。院長等12人遭刑事拘留。

央視報道,豐台區消防周二(18日)中午12時許接報,長峰醫院住院部東樓起火,消防、公安、衛健等部門人員到場協助救援,71名患者疏散轉移,火勢下午約1時半被撲滅。當局調查事故原因。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下午結束香港考察的6天行程,乘搭飛機返北京。

夏寶龍一行人乘坐的專車下午4時半後抵達機場,夏寶龍進入機場貴賓室前向傳媒微笑揮手。同行的中央考察團成員還包括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安全事務司司長王振民等。

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等在機場送行。


較容易令兒童患者出現眼角膜炎的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Arcturus(即XBB.1.16)確診個案,陸續於全球29個國家及地區出現,內地首現15宗,香港亦有7宗輸入個案。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現時病毒「百家爭鳴」,不同病毒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可輪流變成主流病毒株,反映新冠風土化的情況下,這些單鏈RNA病毒會有一定程度的抗原漂移。不過,他認為現時未出現影響全球的主流病毒,加上印度有10多億人口,近日新增的相關個案只屬冰山一角。

 

梁子超今早(18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病毒免疫衰減後有反彈屬正常現象,暫時只需按現有機制處理,不必過於緊張。此外,梁子超也提到,印度近日出現的Omicron確診病例,只是病毒自然傳播的「冰山一角」,且風土化的新冠病毒不會消失,會有相當程度的波動,認為市民毋須過度擔心。

梁子超也解釋,現時病毒傳播效率極高,即使在短時間內確診個案降至谷底,但過一段時間後仍然可能會反彈。至於有專家指Arcturus可能會引致年輕患者出現結膜炎,梁子超認為,這並非新出現的徵狀,現階段需等待更全面及系統化的研究才能確認。

研究人員料Arcturus更快全球傳播 印度恢復口罩令

最先在印度發現的Arcturus變異株(即XBB.1.16)是BA.2.10.1和BA.2.75的重組或雜交變體,它們均是Omicron變種BA.2的後代。別名為Arcturus的新毒株是今年1月23日首次被發現,其後在全球多地快速傳播。

目前,美國、印度,印尼、泰國、孟加拉國、馬爾代夫、伊朗、卡塔爾和沙特等29個國家或地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個案。印度為阻止疫情再度大規模爆發,已經下令恢復疫苗生產,及再次宣布恢復強制佩戴口罩令。

據世衛組織(WHO)數據,截至今年2月下旬,XBB.1.16佔全球新冠個案的0.21%,這一比例一個月後迅速上升到3.96%。世衛組織3月22日將XBB.1.16列為「監測中的新變種(VUM)」。這意味新毒株的嚴重性暫時還未達到「受關注的變種(VOI)」或「令人擔憂的變種(VOC)」那麼高,不過後續也可能升級至VOI甚至VOC。

日本和捷克的研究人員稱,XBB.1.16的傳播效率比XBB.1和XBB.1.5毒株高約1.17至1.27倍,並表明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香港目前已錄得輸入XBB.1.16個案。此外,內地本土亦監測到這一變異株,據中疾控15日公布的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況顯示,4月7日至4月13日,新監測到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124宗,合共21個分支,其中,首次監測到15宗XBB.1.16個案及2宗XBB.1.16.1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