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穎彤與緋聞男友鄭雋熹等人,去年八月被控「阻礙公職人員」及「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案件今早(12日)再於粉嶺裁判法院提訊,控方撤銷原有的兩條控罪,改控另「在醫院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二人表明不認罪,案件押後至三月一日再訊。

 

無綫小花林穎彤(Bella)、鄭雋熹另外四名男女,被控去年8月於大埔那打素醫院探望一名受《保護兒童及少年條例》保護的女童時,被社署社工及醫生拒絕他們探望該名女童。Bella及鄭雋熹於早上近九時抵達法院,控方於庭上撤銷原本的「阻礙公職人員 」及「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兩條控罪,改控「在醫院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罪。二人表示不認罪,辯方要求將案件押後,以便索取相關文件。裁判官宣布將案件押後至3月1日作審前覆核,各被告繼續準以原有條件保釋。

 

林穎彤否認新控罪。(蘇震揚攝)

 

Bella離開法院時表示對被更改控罪不太擔心,問到屆時請律師會代表個人或全部六位被告,她謂要與其他被告商量:「因為啱啱先知撤銷(原本兩條控罪),(改控罪)再有新嘅處理方法。(家人對案件有什麼意見?)媽咪一定支持我,她知件事是怎樣,我是怎樣的人。」正修讀營養學課程的她,指案件對工作未有太大影響。

上兩次出庭時,被指與鄭雋熹以黑白情侶裝應訊, Bella今次改穿藍恤衫及短黑裙,問到為何不穿情侶裝,她謂:「不嬲都不穿情侶裝,不嬲都係朋友,不嬲各有各着。(夾過?)不是。我覺得男仔不會這樣襯。」

 

林穎彤乘的士離開裁判法院。(蘇震揚攝)

 

而鄭雋熹對案件再次押後坦言沒有辦法,相信可證明一切。他指早前的工作受案件影響,問到會否請律師,他說:「呢個之後會決定。(代表個人定所有人?)這個還商量緊。(擔心經濟問題?)這個都要到時先知。」至於警方調查他的有關JPEX一案,他稱未有新進展。

 

鄭雋熹指JPEX案未有新進展。(蘇震揚攝)

 

案件編號:FLCC1296/2023


四川成都一名父親不滿子女少給一千元生活費,一怒之下竟縱火燒家,幸無人因此受傷,涉案男子被刑拘。

中國消防救援微信公眾號消息,1月8日21時8分許,四川成都新都區一社區居民房發生火警,消防救援人員報接後前往現場。

21時14分,消防員到場,發現101室居民房客廳起火,現場火場面積16平方米,以水槍撲救,同時安排疏散樓內被困居民。

 

至21時25分,火勢被救熄,無人傷亡。

 

轄區派出所消息指,火警涉及家庭矛盾,有人憤而縱火。事發於1月8日晚,47歲男子向子女索取3000元人民幣生活費,其子女只願支付2000元,男子疑因此不滿,以極端方式發洩。縱火男子已被刑拘,警方正在調查

相關案例

放火罪如何量刑?去年也有類似案例。因早前與房東產生矛盾,2023年7月30日淩晨,楊某將出租房點燃,隨後離開現場,造成租住房間的空調、床、電風扇等物品損壞。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楊某犯放火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家移民管理局今日(11日)起正式實施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包括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樞紐空港口岸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查驗手續等等。國家移民管理局將持續聚焦外國人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卡點堵點,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

5項新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對急需來華從事商貿合作、訪問交流、投資創業、探望親屬及處理私人事務等非外交、公務活動的外籍人員,來不及在境外辦妥簽證的,可憑邀請函件等相關證明材料向口岸簽證機關申辦口岸簽證入境。

二是外籍人員在北京首都機場等樞紐空港口岸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查驗手續。在北京首都、北京大興、上海浦東、杭州蕭山、廈門高崎、廣州白雲、深圳寶安、成都天府、西安咸陽9個國際機場,推行24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免辦邊檢手續。對於持24小時內國際聯程機票,經上述任一機場過境前往第三國或地區的出入境旅客,可以免辦邊檢手續,直接免簽過境。

三是在華外籍人員可就近辦理簽證延期換發補發。短期來華從事商貿合作、訪問交流、投資創業、探望親屬、觀光旅遊及處理私人事務等非外交、公務活動的外籍人員,有正當合理事由需繼續在華停留的可就近就便向停留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簽證延期換發補發。

四是在華外籍人員需多次出入境可申辦再入境簽證。在華外籍人員因正當合理事由需多次出入境的,可憑邀請函件等相關證明材料,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換發多次入境有效簽證。

五是簡化在華外籍人員簽證證件申辦材料。外籍人員申辦簽證證件時,對於通過資訊共用可查詢到本人住宿登記記錄、企業營業執照等資訊的,可免予查驗相關紙質證明材料;在華外籍人員辦理親屬短期探親團聚類簽證的,可以邀請人親屬關係聲明替代親屬關係證明。

國家移民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經濟發展持續恢復回升向好,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擴大,中外企業、人員對深化移民管理服務提出許多新需求。國家移民管理局將主動協同有關主管部門,持續聚焦外國人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卡點堵點,持續深化移民管理服務改革和政策製度創新,加快推進製度型開放,積極參與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主動服務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

央行:進一步提升境外來華人士的支付便利化 

12月28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針對境外人士支付習慣的問題,人行會同有關部門已建立專項工作機制,下發指導意見,按照「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解決方案,正組織各單位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張青松稱,從全球零售端支付工具演進來看,部分境外來華人士支付不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家處在支付習慣的不同階段,彼此有所差異。中國居民都非常習慣移動支付,但是許多境外來華人士、尤其是歐美的來華人士還是習慣於使用銀行卡、現金。所以,必須解決這個因為雙方支付差異、習慣不同所導致的境外人士來華支付不便問題。

解決方案一是完善境外銀行卡受理環境,組織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搆摸排轄內商戶外卡受理情況,會同商務、文旅等部門劃定重點商圈、機場、火車站等主要涉外場所,指導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加快推動重點商戶開通外卡受理。

二是豐富移動支付產品供給,人民銀行已經指導支付寶、財付通、中國銀聯等推出「外卡內綁」、「外包內用」、雲閃付旅行通卡等產品,創新研發數位人民幣解決方案,滿足境外來華人員的移動支付需求。這是「小額掃碼」。

三是改善現鈔使用環境。人民銀行組織銀行開展ATM外卡受理改造,提升支持外卡取現的ATM覆蓋率,持續開展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

此外,人民銀行持續優化帳戶服務,引導銀行實施帳戶分類分級管理、優化開戶流程,提升有需求的境外來華人士開銀行帳戶的便利化水平。人民銀行還積極開展宣傳,組織人民銀行系統、支付服務主體,在境外簽證中心、口岸、機場等場所,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管道,開展覆蓋面廣、觸達率高的宣傳。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地下鐵路班次呈飽和的情況並非香港獨有,南韓首爾地鐵率先推出「無座椅車廂」,期望舒緩早上繁忙時段擁擠的窘境。當地網民反應兩極,香港網民紛紛把討論焦點集中在讓座爭議上,不少人贊成引進措施,期望港鐵仿傚。

 

韓聯社報道,從1月10日起,首爾地鐵4號線開始會試營運「無座椅地鐵」,其中一節車廂會拆除所有座椅,增加站立位置,以便容納更多乘客。

地鐵運營商表示,為保證安全,已在相關車廂增設扶手和吊環。今後將結合試行成效,決定是否擴大無座椅車廂的實施範圍。

不論南韓或香港本地網民對安排意見兩極,其中有南韓網民笑稱「乘客都走到其他車廂,所以才不會擁擠吧」、「有病吧?搞了條奴隸線」,有人更貼出乘客自備座椅搭地鐵的相片,表示這可能是未來趨勢。

公共交通工具不時發生讓座爭執,部分更演變成衝突,把關愛座形容為「批鬥座」的香港網民,不少人贊同新安排,認為可減少讓座爭議,但亦有人認為車廂有如「運豬車」,感覺不良好。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接受德國傳媒訪問,說應該透過和平對話,而非武力備戰去處理兩岸關係,並強調在兩岸問題上,必須相信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馬英九在台灣選領導人前夕接受德國之聲訪問,強調今次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他歸咎民進黨及賴清德令兩岸當前形勢緊張,又說自己過去領導台灣的八年間,兩岸關係相對穩定,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從未達到軍事行動程度。

馬英九強調,應以和平方式與大陸對話,而不是用抵禦戰爭的策略思維。

馬英九:「因為無論台灣如何自衛,都永遠無法抵禦與大陸的戰鬥,永遠不可能獲勝,他們太強大了,比我們更強,所以我們不應使用武力的方式來緩和緊張關係。我不認為美國會直接介入,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因為如果介入,並與大陸發生面對面衝突,那可能導致核戰。」

馬英九認為,一般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存在誤解,但在他領導台灣期間,九二共識是兩岸間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礎,不單毋須考慮戰爭問題,更擴大各方面和平接觸,可能是最好方式處理兩岸關係。

馬英九:「就兩岸關係而言,你必須相信他(習近平)。他們當然希望統一,這是肯定的,但他(習近平)也很清楚,統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花很多年時間,並且必須得到人民同意。」

對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新年賀詞提到,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馬英九說,若果透過民主程序和平統一,相信台灣民眾可能有興趣接受。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函表示,截至去年11月底,「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下稱「高才通計劃」)約4.7萬宗申請獲批,當中有4萬宗已獲發簽證,實際來港人數達約3萬人。

孫玉函1月7日表示,「高才通計劃」相當成功。在他看來,香港最大的吸引力是擁有「一國兩製」的優勢,只有製度上歡迎更多人才,人才自然會來。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首屆理事會會長尚海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高才通計劃』稱得上是香港回歸以來最成功的人才引進計劃之一。」

尚海龍給出一組數據,他稱,在「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下,2018年(疫情以及修例風波前)共有10150名非本地畢業生獲批准留港或回港工作;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稱「優才計劃」)在2006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間,共有約9100名內地人才通過此計劃來港。對比之下,「高才通」的人才引進成果尤其矚目。

展望2024,香港人才引進計劃仍面臨諸多難題,包括如何將來港人士發展成為長期留港人才。思路研究會研究總監王昊指,接下來香港特區政府應密切留意高才通計劃下的人才動向,並進一步檢討未來有關措施如何調整。

揀選製門檻製

近年來,香港面臨較為嚴峻的人口流失問題。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第2季至2022年第2季期間,有大約14萬勞動人口流失,其中25至39歲的人群流失量最高,約78000人。

在此背景下,如何搶人才、留人才成為了政策關鍵。2022年12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推出「高才通計劃」,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及高學歷的高端人才到香港,高端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

「高才通計劃」申請資格主要分為A、B、C三類。A類為在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幣)的人士;B類為獲合資格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並在申請前五年內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C類為在申請前五年內獲合資格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但工作經驗少於三年的人士,此類申請受年度配額限製,並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在受訪專家看來,伴隨著「高才通」計劃的誕生,香港人才引進計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早前的「揀選製」變為「門檻製」。

尚海龍認為,優才計劃屬於「揀選制」。「『高才通計劃』則屬門檻製,只要符合上述A、B、C的其中一類申請資格,申請人就可以進行申請,香港特區政府人員也會迅速進行審批。」

優才計劃採取計分制,甄選程序頗為複雜,比如相關諮詢委員會需要考慮香港的社會經濟需要、各申請人所屬界別及其他相關因素,向入境處處長建議如何分配每次甄選程式中的名額。

記者發現,「高才通計劃」審批流程高效。小齊稱,「我們在2023年10月底開始申請高才通B類,中間補交一次小孩身份證,12月初獲批。」意味從申請到獲批,用時僅一個多月。作為比較,通過優才計劃獲得簽證的黎小姐,從申請到獲批約花費了約九個月時間。

運行了一年左右,「高才通計劃」吸引各行業優秀人才申請。香港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1月,「高才通計劃」收到約6萬宗申請,申請者主要是科創、金融和貿易行業人才。

王昊指事實上,2022年底香港啟動「高才通」計劃之時,全球主要經濟體也在基本恢復自由往來。他稱,這一時期,從申請人數、來港人數看,香港各項人才引進計劃數字都比較可觀。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1月,香港各項吸納人才措施共收到逾20萬宗申請,約是2022年申請的四倍,超過12萬宗獲批。

王昊認為,2023年的人才引進已經一定程度上超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訂下的年度目標,即每年輸入不少於35000名計劃長期留港的人才。

來港後

包括「高才通計劃」、優才計劃在內的人才引進計劃為香港招納各種人才,但如何讓來港人才長期留港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2023年10月,黎小姐通過優才計劃拿到簽證,從事ESG工作的她目前頻繁往返於深圳、香港兩地。

為何選擇到香港?「香港ESG業務發展更成熟,和國際更接軌。我之前長期在北京、上海工作,涉及領域多為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而香港ESG更多的是市場導向、商業導向,我對這個抱有期待,這是我申請優才來港的初衷。」黎小姐說。

對於黎小姐而言,香港有其吸引力,包括多元化的環境、高水平的法治程度等等。在黎小姐眼中,通過香港這個「超級連絡人」,她既可以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也可以觸達世界。

到香港後,黎小姐繼續躬耕於ESG領域,對香港的ESG「玩法」欲欲躍試。「在香港,ESG領域的客戶來源、市場需求、管理工具是怎樣的,我都很感興趣,同時我也希望對接上香港的高校資源,產業和研究兩手抓。」

但據黎小姐觀察,到香港後存在落差特別是職業落差的人不在少數。「香港特區政府通過各項人才引進計劃招攬了大量人才,但暫未給到企業足夠的激勵或補貼措施,幫助企業創造出更多匹配人才經歷的工作崗位。若到香港後找不到與自己專業、能力、教育背景相匹配的工作機會,入港人才會面臨很大的落差,也可能考慮暫緩來港。」

與此同時,生活成本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數。目前已經通過「高才通計劃」拿到簽證,但仍在考慮是否真正去香港的小齊稱,之前在教育領域工作,對香港的教育資源會更加關注。

在小齊眼中,香港的國際教育資源可以幫助孩子日後出國深造。但現在,內地教育資源也足夠支持孩子出國;另一方面,家庭是否能承擔高昂的生活成本?「聽說在香港,三面下床的臥室已經很奢侈」。

在申請流程上,受訪物件也回饋存在不足。黎小姐向記者舉例稱,來港之前需要內地原雇主簽署一份「赴港同意書」,對於部分仍在觀望來港時間的申請人而言,這可能被公司視作「發出離職信號」並影響工作開展。她建議,「香港特區政府能否探索一種新機製,既盡可能保障內地以及香港勞動市場的共同利益,也能保證兩地勞動市場的互聯互通,同時在手續上充分考慮到原雇主的顧慮。」

到香港後,相關單位也並未主動為黎小姐提供額外的支援,需要她自行探索。在黎小姐看來,「香港特區政府對於來港人才的證件續簽、社會融入等問題應該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以及確切幫助。」

面對此類需求,去年10月,香港實體「人才服務辦公室」正式成立,專責為來港人才提供支援、製訂人才招攬策略以及跟進人才入境後的發展和需要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幫助各地人才融入香港,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也貢獻諸多力量。「小到電話卡,大到開辦企業等等,我們都做了大量的支持性工作。」尚海龍告訴記者,由於來港人士千人千面,他們的服務也涵蓋各式內容,包括創業交流、子女在港插班就讀、就醫管道、續簽資訊、交友聯誼等等。

人才策略不能一刀切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明確,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搶人才、留人才。

2023年11月1日起,「高才通計劃」大學名單擴大,合資格大學名單增加8間頂尖內地和海外院校至184間,意在吸納更多人才到香港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新增8間院校中,5間為QS世界大學排名酒店及休閒管理範疇位列前五名、專門提供酒店課程的大學和院校,包括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瑞士酒店管理大學、理諾士國際酒店管理學院、格裡昂高等教育學院、海牙酒店管理大學。

在尚海龍看來,這一安排不僅有利於幫助香港招納專業類人才,也契合香港本身的酒店服務業發展。

思路研究會一份人力供應研究報告亦指出,人才策略不能「一刀切」,要依據香港發展路向,充分審視創新科技、金融、法律服務等重點及優勢行業,還有安老、建築、運輸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基礎行業的人力供應情況,細緻評估各行業人才與勞工缺口,以及對不同類型人力的需求結構,然後按照不同類型人力的特點,結合香港實際情況推出更具針對性的措施。

細化人才策略之外,香港還在擴人才方面不斷「開源」。目前,香港開放了越南人才來港就業的簽證政策,並放寬越南人商務和旅遊「一簽多行」來港的申請門檻。同時,香港亦會開放老撾及尼泊爾人才來港就業、受訓和就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

去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公佈「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詳情,希望進一步豐富人才庫以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

同時,香港推出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紓緩技術行業的人手短缺壓力。據悉,職業訓練局2024/2025 學年起入學的指定全日製高級文憑課程外地學生,畢業後可留港一年,尋找與其專業相關的工作。此安排會試行兩年再作檢討。

對於高才通計劃,受訪專家同樣認為仍需觀察再作調整。「『高才通』目前取得了開門紅,但2024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即驗證來港人士是否真的願意長期留港,需要以此判斷這個人才引進計劃成功與否。」尚海龍表示。

王昊也向記者強調,衡量人才引進計劃的成效是否理想,要從申請人數、實際來港人數、長期留港人數以及來港人才是否真的發揮了他們的作用等多方面進行評估。

「高才通計劃啟動不久,目前來看運行比較順暢,有關數字也比較可觀。但是從中長期看,政府應該密切留意及評估政策的實際效果,定時作出檢討及調整。特別是人才動向,包括各類人才入境之後,是不是很快就離港了;『高才通』首次簽證的有效期是兩年,兩年後這些人才選擇續簽留港還是選擇離港,若繼續留港從事的是什麼工作等等,都要密切關注。」王昊建議。

「只有雙向奔赴,人才引進計劃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尚海龍表示。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面對逾千億港元的財政赤字,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下月將發表《財政預算案》,表明會檢討多項政府收費,消息指包括調整公立醫院急症室費用。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檢討急症室收費的方向不會「一刀切」加價,而是「可加可減」,意即被分類為最緊急的危殆及危急病人,收費可低於現水平的180港元,同時確保他們「零等待」,至於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收費,會提升至貼近家庭醫生水平,防止服務被濫用。

盧寵茂說,現時本港面對人手及醫療資源等問題,是時機檢討收費,收費多年未調整,從成本角度考慮「脫節」,但檢討收費的過程中亦會考慮市民負擔能力,以及資源分配的優次,以防濫用。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希望透過加價令這些人士明白急症室並非用來處理輕症。他指出,如果因收費太低引起濫用,可能令急症室醫生對前景失望,加劇流失,亦打擊醫護士氣及專科培訓。

至於其他公立醫院收費,盧寵茂說,肯定是一次過檢討。他又指,部分經濟能力較差的市民,未必願意參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會在這方面下工夫,提升有關市民的參與,再於普通科門診調整服務。


國泰航空自去年12月中起頻頻取消大量航班的情況持續,國泰發表聲明,承認聖誕節和新年期間,低估了所需候命機師數目。國泰又表示,為確保農曆新年旅遊高峰期間航班如常運作,已完成1至2月取消每天平均12班(或約6對)航班的程序,並就最新安排通知受影響顧客。

 

 

國泰營運及航空服務總裁麥皓雲於聲明中解釋,1月的機師值勤表早於12月中已編定,候命機師不足的問題延續至1月。為確保航務運作穩定,國泰須取消本月首兩周部分航班,其中以1月7日為最多(共27班或14對航班取消),其後將陸續減少。

為確保已預訂農暦新年機票的顧客可按計劃順利出行,國泰亦已預先取消2月的部分航班,盡力減輕事件對顧客帶來的影響。顧客可透過國泰官網及流動應用程式中的「自助訂位管理服務」功能,檢視已訂航班資訊。

麥皓雲就近期航班調動向受影響顧客誠摯致歉,承認聖誕節和新年期間,低估了所需候命機師數目,並稱團隊一直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盡可能減低事件對顧客帶來的影響。他並感謝機組運作支援團隊、機場團隊和機師,在這段期間的努力。

麥皓雲續稱,今次航班臨時改動不單有負顧客對國泰航空的期望,也遠遠不符自訂的標準,正親自率領一個工作小組跟進及徹查事件起因,並落實改善方案,以期為香港市民提供可靠而優質的服務。

民航處認為,國泰連日取消多個航班,情況極不理想,日前公布已與國泰管理層會面,表達高度關注,並要求國泰1月底前提交報告,解釋事件的成因、航班安排處理手法等,以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

民航處敦促國泰做好人手及各項配置,以確保為乘客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特別是接下來農曆新年旺季的出行需求。民航處亦要求國泰及早通知乘客相關安排。

國泰表示,在1月1日至2月29日期間出行的受影響顧客,逾96%獲安排轉乘距離原定起飛時間24小時內的替代航班;當中93% 轉乘其他國泰航班,而其餘顧客則獲安排轉乘夥伴航空公司的航班。

 


冀提振夜經濟的「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舉辦數月以來成功帶動市面人流增加。行政長官李家超公布,全港18區本月至5月,會以「日夜都繽紛」為主題舉辦不同特色活動,包括市集及嘉年華等,展現地區特色,宏揚傳統文化。

 

李家超今早(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傳媒,他解釋構思時表示,各區議會將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協助推展項目。他提到各區巿集或嘉年華會設不同主題,呈現地區特色和文化,同時會引入嶄新元素,例如每年農曆新年都吸引大批市民慕名前往林村許願廣場的大埔,將設「許願夜市」和「發光寶碟」、深水埗會有「激光劍」及Cosplay、九龍城4月會響應泰國潑水節,提供泰式美食、歌舞及泰拳比賽等文化體驗。而各區均會邀請商戶和食肆提供優惠,吸引市民消費。李家超相信各區會繼續醞釀不同活動,做到百花齊放,振興地區經濟。

李家超又指香港今年1月至4月將陸續舉辦40多項大型活動,包括美職聯球隊國際邁亞密下月訪港、農曆新年期間舉辦賀歲盃賽事、3月有國際時裝展等。

 

香港房委會商場投入政府「夜繽紛」系列活動,分別舉辦中秋節暨慶祝國慶日推廣活動,位於東九龍油塘的旗艦商場「大本型」地下中庭粉飾佈置一番。 (政府新聞處)

 

新一屆區議會元旦日宣誓就任,李家超表示,很高興18區區議會就任一個多星期,已開展新氣象及新面貌,並順利召開首次大會。他認為,區議會已回歸香港《基本法》下要求的非政權性區域諮詢及服務性質,為地區利益服務,不再泛政治化,專注務實,區議員亦積極發言,為推動地區經濟、解決地區問題,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區議會與關愛隊歲晚合作  向有需要人士送暖

李家超認為,今屆區議會背景更多元化及更全面,不乏青年,亦有來自不同界別、行業,體現均衡參與,形容經重塑後的區議會「有質素」,期待區議員盡快展現成績,為社區帶來改善,用實際行動回報居民。

他透露,區議會與各區關愛隊會在農曆新年前合作,推出一系列行動,為地區有需要人士和長者送上關懷與支援。

對於元朗瑞華區關愛隊的承辦團體日前宣布終止服務,成為首支退出的關愛隊,李家超表示,關愛隊是確保為地區居民提供最佳服務的重要團隊,當局希望參與的人士都堅定和有熱誠,全心全意提供服務,否則或許並非合適人選,當局亦不希望這些人士加入關愛隊。

(文:林智生)

 


美國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9客機,有艙門在半空飛脫,聯邦航空管理局下令停飛美國境內同款約170架客機,完成檢查後才能恢復服務。旗下機隊擁有多架737 MAX 9客機的大灣區航空表示高度關注,澄清公司訂購的737 Max 9客機,與事發客機採用的緊急逃生門設計完全不同。

基地設於香港的大灣區航空表示,會與民航處保持聯繫,及向波音公司深入了解事件。公司指,去年3月宣布訂購15架737 MAX 9客機,至今年底才開始陸續付運,而事件中脫離機身的部件並非緊急逃生門,而是涉事客機使用的封門設計,與公司訂購的737 Max 9客機採用的緊急逃生門設計完全不同,會與波音公司詳細了解及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