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荃灣線今年三月中測試新信號系統期間,兩列列車在中環站附近相撞,港鐵星期五(5日)公布調查結果指,事故是由於新信號系統承辦商修改軟件期間,出現軟件編程執行錯誤所致,而承辦商事後已更換有關軟件設計及開發團隊。港鐵強調,會落實改善措施,嚴格監察承辦商跟進,並會加強港鐵的監察系統。

 

港鐵透露,由承辦商Alstom Thales DUAT Joint Venture 建立的荃灣綫新信號系統分爲兩個控制區,每區由三套區間控制電腦系統組成,分別為主副電腦系統(A,B)、及備用電腦系統(C )。而該次修改程式是為確保主副(A及B)電腦系統出現問題時,避免C電腦系統出現共同模式故障,因此需於主副(A及B)電腦系統向C電腦系統傳送數據時刪除部分數據,被刪的數據應會由備用電腦系統(C)重新產生,從而避免出現共同模式故障,但承辦商修改軟件時出現錯誤,包括未有在內部軟件開發文件中清楚列明做法令後期未有跟進、加上軟件編程出現執行錯誤,及軟件邏輯配置出錯,致未有阻止備用電腦系統(C)在未有刪除部分數據情況下取代成為主電腦系統,最終導致發生列車相撞事故。

港鐵列車相撞後,有車廂嚴重受損及出軌,共花了兩天才把列車移離現場。(資料圖片)
港鐵列車相撞後,有車廂嚴重受損及出軌,共花了兩天才把列車移離現場。(資料圖片)

港鐵釀通車以來最嚴重相撞事故

列車相撞事件於今年3月18日凌晨約2時45分發生,港鐵兩列無載客列車在荃灣綫及金鐘站間的「交叉渡線」道岔相撞,導致有列車車廂出軌。事故中,一個港鐵列車司機被困,另一名司機右腳受傷送院,兩輛列車均嚴重損毀,有車廂更被撞至扭曲,車廂內扶手、座位等嚴重變形甩脫。由於在狹窄的隧道事件扶正列車有難度,荃灣綫中環站來往金鐘站的列車服務一度需停駛兩天進行搶修。事故是港鐵營運近40年來,首次在軌道交匯點上發生列車碰撞事故。

港鐵車務總監就事故向公眾致歉,並稱「列車碰撞」與「荃灣綫進行新列車信號系統測試」有關。而系統承辦商事後證實系統軟體出現問題。


【每日焦點新聞】04-07-2019

1.香港部分反對修訂逃犯修例的示威者於七一遊行後衝擊立法會大樓,立法會行管會星期四(4日)早上視察立法會大樓損毀情況,隨後到金鐘道政府合署召開特別會議。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會後透露,立法會大樓內有電腦硬碟被撬走,裡面載有官員、議員及記者等人士資料遺失,但當中不包括身份證號碼,他相信資料的多重保密,未必可輕易被解密,巳通報私隱專員公署。梁君彥又說目前最重要是為大樓復修,希望十月復會時大樓可完成修復,期間基於安全考慮,不會另覓地點開會。

2.香港學生組織「學生動源」前成員劉康,前年十二月於立法會示威區參與反對修改議事規則集會時,被搜出懷疑氣槍,去年在裁判法院被裁定管有仿製火器罪名成立,判感化18個月,他不服定罪提出上訴,星期四(4日)在香港高等法院獲裁定上訴得直,撤銷定罪及判刑。

3.中英兩國繼續就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爭議,針鋒相對。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聲稱,不合法佔據香港立法會大樓的人,應被視為犯罪份子予以譴責,而英國支持暴力犯罪者是「站錯邊」,警告英方避免進一步干預,否則有可能進一步損害雙邊關係。英國外交部傳召劉曉明,指出他的言論「不準確及不能接受」。

首相文翠珊較早前說,香港的高度自治,及《中英聯合聲明》中訂明的權利與自由得到尊重,至關重要,又稱她已直接向中國政府提出對香港情況的憂慮。

4.在台灣嘉義,一名鐵路警察周三(3日)晚上台鐵列車處理乘客懷疑坐霸王車糾紛時,被對方用刀刺中腹部受重傷,送院搶救後延至周四(4日)早上不治,一名54歲男子被拘捕。總統蔡英文同日下午前往靈堂向殉職警員致意。


1.) 多名立法會議員原定周三(3日)早上到特首辦請願,要求與特首林鄭月娥及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面,商討修例風波引起問題及解決方案,最後因得悉有反修例示威者擬作出犧牲行為而取消請願,以協助尋人。

2.) 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周三(3日)重開,公務員早上陸續經東冀入口上班。有公務員指過去一個月的示威活動令政總間歇性運作,對公務員造成不便,但對部門運作實際影響不大。有公務員指理解示威者憤怒,形容採取暴力行徑是官逼民反,政府多次稱摒棄精英心態,但林鄭月娥的態度反映她仍堅持家長式管治。

3.) 香港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就有報道指,他在警方周一晚於Facebook 專頁發布呼籲示威者盡快離開的片段中,所戴手表顯示當時時間為約5時一事,發片段回應指懷疑被人修圖,強調警方當晚10時02分拍攝,至10時12分製作好短片,並在21分上載到警隊facebook專頁。又指如果想將暴力事件責任推落警方,並意圖轉移視線,是本末倒置,批評用修改圖片方式誣蔑警方,是不負責任及混淆視聽。

4.) 自由黨黨魁鍾國斌指政府並無保護好立法會,相信香港政府運作未來一年會原地踏步,議案亦無機會通過,希望行管會開會,安排時間及地方,處理未來立法會的事宜。他指政府應該積極踏出第一步,否則社會仍會不滿。

5.) 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指中美經貿會談已經重回軌道,但強調中國電訊生產商華為,仍然禁止參與美國5G發展。他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要求寬待華為,強調獲准出售予華為的都是低端晶片技術,不會影響美國國家安全。另外,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指特朗普放寬禁令,對華為已經沒重大意義,因為華為將業務調較至可應對美國作出的敵對行徑。而華為可以繼續採購美國零部件,對美國公司亦有好處。

 

6.) 日本九州廣泛地區因連日暴雨出現災情,鹿兒島縣的鹿兒島市及霧島市災情最為嚴重,先後發出第二高的第四級大雨警戒級別,鹿兒島市全市近60萬人,及霧島市全市12萬多人,需要緊急疏散。其中,鹿兒島市本城町大雨下有多宗山泥傾瀉,消防在一間被沙泥掩埋的房屋內發現一具女性屍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已派出1.4萬名警員、消防及自衛隊成員趕往災區協助救災。受大雨影響,日本鐵路九州線鹿兒島縣內的部分路段已停運三日,鹿兒島對外交通亦受阻,高速公路個別路段關閉,機場取消最少16班機,多班機延誤。

拉加德(左)和冯德莱恩(右)

7.) 歐盟成員國領袖經過三日馬拉松式會議,終就多個歐盟機構的領導人人選達成共識。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宣布,成員國同意提名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馮德萊恩,11月起接替容克,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成為首位女性歐委會主席;比利時首相米歇爾,獲提名接替圖斯克,成為歐洲理事會主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獲提名接替德拉吉,出任歐洲央行行長。

8.) 美國副總統彭斯突然取消到新罕布什爾州的行程,他所乘坐的「空軍二號」專機在飛行途中折返華盛頓,處理突發事件。白宮及彭斯發言人證實事件,但無透露原因及具體情況,引起外界揣測。美媒引述消息指彭斯突然取消行程,與彭斯或總統特朗普的健康無關,亦不涉及國家安全問題。


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指中美經貿談判已重回軌道,重申談判需時,不能在一時三刻達成協議。

納瓦羅接受美媒訪問時,指美方放寬對華為的限制,容許華為一年採購價值不多於十億美元的美國晶片,相對於中美長遠貿易協議,只是微不足道,又稱獲銷售予華為的晶片都是低端技術技術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不會構成影響。納瓦羅強調美國禁止華為參與當地5G網絡立場不變,將繼續與盟友緊密合作,確保他們不會採納華為5G技術。

納瓦羅又強調,美國不會為獲廉價的政治把戲,犧牲任何美國利益。他指中國的全盤計劃不單要在5G,更要在人工智能及區塊鏈技術取得主導地位,美國不會讓其得逞。

 

另一方面,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接受英媒訪問時,指華為願意繼續購買美國產品,但特朗普放寬對華為的限制,對華為的生意並不會構成重大影響,因華為已調整出應對「遭美國敵對新時代」的策略。


 

1.香港七一遊行後部分示威者衝擊立法會,香港警方午夜採取清場行動,驅散立法會大樓外及附近一帶示威者。防暴警員從龍和道,龍匯道及夏愨道向立法會推進,向立法會示威者發射催淚彈。示威者陸續撤去,雙方未有嚴重衝突。警方完成清場後入立法會搜證及進行清理。警員在立法會及附近一帶駐守,並拉起封鎖線,禁止進入立法會。特首辦門外有警員駐守,停車場泊有警車。

示威者撤出立法會後,大樓內多處一片凌亂。一樓滿布雜物,牆身部分歷屆立法會主席掛畫損毀,牆身噴有示威口號,地上遺下行人路鐵欄等雜物,多名議員座位遺有噴漆,屏幕爆裂,主席台、主席坐椅及區徽均被塗污,會議室外多處牆身被噴上口號或粗口字句。添美道立法會大樓出入口位置的玻璃幕牆留有大量裂縫。立法會一帶滿目瘡痍,雜物遍布一地。

2.因應香港立法會大樓附近發生衝突而發出的紅色警示仍然生效。立會秘書處表示,星期二(2日)所有會議及公眾服務暫停及取消,秘書處人員留家工作;進入立法會大樓的所有人士,都要接受安檢。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對立法會大樓何時恢復運作、是否由警方接管立法會大樓等提問,一概不回應。

3.香港立法會一度被示威者闖入後,特首林鄭月娥星期二(2日)凌晨四時在灣仔警察總部會見傳媒,強烈譴責示威者與警方對峙、衝擊立法會大樓,指闖入大樓大肆破壞等違法暴力行為,令人痛心震驚,目無法紀的行為嚴重影響香港法治,而警方應對的表現克制,強調對任何違法行為,必定追究到底。她指在這種情形下到現場溝通,並無幫助,強調非常願與泛民議員抑或其他青年組群溝通。重申政府已宣佈暫緩修訂逃犯條例,沒有重啟時間表,法案會在明年七月今屆立法會會期結束後到期,已是對示威者訴求作正面回應;而釋放被捕人士或特赦涉事人士並不符合法治。被問到有無官員要下台,林鄭月娥指,她已向全港市民真誠致歉,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和保安局長李家超,亦為工作不足衷誠致歉,未來有好多工作,她希望透過改革管治風格,更用心聆聽及吸納尤其是年青人意見,盡力解決香港問題。

4. 香港警務處長盧偉聰星期二(2日)批評示威者在七一堵塞道路,衝擊立法會,闖入立法會大樓大肆破壞,形容情況令人髮指,指警方嚴厲譴責連串漠視法紀行為,定必全面調查,嚴肅跟進。他又指在晚上八時左右,有多達三萬示威者在立法會外,當有示威者試圖破壞鐵閘進入立法會時,由於警方當時在室內,不能使用部分武器,示威者關燈令警方擔心會人踩人,或雙方糾纏間會出意外,加上有示威者再次投擲不知名粉末,種種情況令警方需要短暫撤退。他強調當時已經得悉立法會職員已完成撤離,因此警方撤離作重新部署。他指警方在午夜清場期間主要使用催淚煙。

5. 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指,示威者周一(1日)暴力衝擊立法會行動違反一系列嚴重罪行,包括公安條例、刑事罪行條例,以及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法,罪成可被判監。他指從近日發生的事,可見社會有一小撮人有暴力傾向,任何公眾活動,滲雜有暴力傾向的人士,會造成好大風險,呼籲必須小心注意有關風險。

6. 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示威者以暴力手法衝擊立法會,在大樓內肆意破壞,行為無法無天,批評嚴重破壞香港優良的法治傳統。聲明又指,香港是法治的社會,暴力行為向來不為社會所接受。對於示威者的暴力行為,行政會議全體非官守議員支持警方追究責任,把違法者繩之於法,維持公眾秩序。

7. 香港民主黨批評特首林鄭月娥會見傳媒,卻無回應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副主席尹兆堅指林鄭在6.16 當天有200萬人上街後,只肯閉門見建制派,全無正面面對訴求,而連串回應只是火上加油,批評林鄭表示願意溝通,全屬謊言。尹兆堅又認為,林鄭令社會陷政治危機及管治失效,是民怨爆發罪魁禍首,尹兆堅重申要求政府回應五個訴求,包括撤回修例、取消6.12 金鐘衝突暴動定性、停止追捕及起訴示威人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民衝突,及要求林鄭月娥立即辭職。

8. 有聲稱參與七一遊行後集會的示威者,承認行動中有暴力行為,強調是受政府所迫,批評港府無聽民意及回應訴求,令年青人承擔風險。他要求設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行動,及不滿執勤警方速龍小隊制服上在多次行動中無警員編號。另有市民指警方面對衝破玻璃門示威者,非但無制止,更一路退卻,令他們得以闖入立法會大樓,質疑面對賊匪到銀行打劫時,警方會否亦一路退卻任賊匪得逞。

9.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連串風波,引起全球關注,數十人到英國倫敦國會外遞請願信,要求國會給予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居英權,及在英國工作的權利。示威者高叫「我們不是中國人,是英國人」的口號,指香港人權、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都正受威脅,令不少BNO持有人希望能在英國定居,認為現行安排不公平,敦促英國國會能通過,給予BNO護照持有人居英權。

10. 英國外相侯俊偉指香港近期的示威活動,顯示英國政府重申維持對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尤為重要,他指中英聯合聲明仍然有效,並具有法律約束力,強調不能接受暴力,香港市民必須維護在法律範圍內,和平示威的權利。外交部駐港特區特派員公署指香港回歸後,英方對香港不存在任何所謂「責任」,敦促英方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11. 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社評強烈譴責示威者闖入立法會,是令人髮指的暴徒行徑,衝擊香港法律的象徵性建築,表達對香港法治的蔑視,暴亂玷污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形象。社評指近來有激烈政治情緒衝擊本港,強調應通過憲制渠道解決問題及爭議,希望香港全社會行動起來,對暴力行徑大聲說不。

12. 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強闖立法會大樓進行破壞示威者是要爭取民主,又指很多人都渴望有民主,但可惜的是部份政府不想有民主。特朗普曾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及香港反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他對香港的局勢感到傷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促請香港各方避免暴力,強調香港的成功在於法治及對基本自由的尊重。

 

13.社交網Facebook 位於美國加州矽谷的總部,於當地時間周一(1日)收到一個懷疑含神經毒劑沙林的郵包,隨即疏散4幢大樓的人員,及對2名曾經接觸郵包的職員進行檢查及評估。

Facebook 發言人Anthony Harrison指公司在得知初步檢驗結局後,便對4幢大樓的人員進行疏散,當局仍未能確認發現的物質,公司將全面配合警方調查。

14. 市場憧憬中美貿易戰可望獲得解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接受訪問,他指上周與習近平會面後,兩國代表已透過電話重啟貿易談判。他重申多年來中國多年來,對美貿易出現巨額順差,故日後達成的協議,對美國帶來的好處必然大於中方。


 

 

Facebook 總部疑接獲含神經毒劑沙林的郵包

 

社交網Facebook 位於美國加州矽谷的總部,當地時間周一(1日)收到一個疑含神經毒劑沙林的郵包,隨即疏散4幢大樓的人員,及對2名曾經接觸郵包的職員進行檢查及評估。

當地消防局長Jon Johnson指,Facebook的矽谷郵政部門會對接獲的郵包逐一檢查,但當他們為該郵包進行沙林毒劑測試時,初步發現呈陽性反應,決定啟動相關的應對機制,正待進一步確認郵包是否含沙林毒劑,但相信機會不大。至於2名曾接觸郵包的人員,並未出現與接觸沙林毒劑相關的徵狀,消防人員準備進入涉事郵政局進行調查。

Facebook 發言人Anthony Harrison指公司在得知初步檢驗結局後,便對4幢大樓的人員進行疏散,當局仍未能確認發現的物質,公司將全面配合警方調查。

美國聯邦調查局指已派員到事發現場進行調查。

沙林毒氣是一種可干擾人體神經系統的可致命毒劑,曾被用作化學武器,屬於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經揮發後,吸入者可於數秒內出現相關徵狀。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首先恭喜曾蔭權先生!

本周,香港終審法院5名法官一致裁定曾蔭權上訴得直,撤銷早前由高等法院做出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定罪及判刑。

曾蔭權的噩夢從2012年2月20日開始,那天,香港一份報章報道了他和夫人在剛剛過去的週末一同到澳門吃喝玩樂。

特首當然有權吃喝玩樂,但有關報道這樣說:「曾蔭權與妻子偕同富商,乘坐3艘價值4億元的超級遊艇,展開3日2夜澳門豪華遊。」

嘩嘩嘩,這就不一樣了。因為這是暗示曾蔭權接受了富商招待。

更嚇人的是這些字眼:「價值4億元的超級遊艇」、「豪華遊」。

「超級遊艇」的主人之一何柱國很不以為然,當時他說,一來遊艇不是特別為曾蔭權而開,他只是「搭順風車」。二來曾蔭權已經支付500元船費。何柱國說,船費不能以船的價值來衡量。何柱國反問:你拿數千元買一張機票,需要問那架飛機價值多少嗎?

但何柱國的聲音被淹沒在萬眾的喧嘩聲中。

幾天之內,媒體連續爆料,揭發更多問題。最後,所有的指控都集中到深圳東海花園的一套6700多呎的複式連天台房子上,曾蔭權以每月8萬元的租金租住,後來曾蔭權被指控的3項罪名都因這套房子而來。

群情激昂輿論滔滔。2月28日,廉政公署宣佈,接受政黨社民連的舉報,經行政長官本人同意進行立案調查。廉署稱,此案調查不會因為曾蔭權卸任特首而停止。

曾蔭權的命運就這樣交到別人手裡。

曾蔭權起初被控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一是說他在行政會議商討及批准雄濤廣播的牌照申請時,沒有申報他跟牌照申請者、主要股東黃楚標正在商討租住深圳東海花園物業;二是說他在推薦設計師何周禮授勳時,沒有披露何周禮替他租住的深圳東海花園物業做室內設計。

2016年10月律政司痛打落水狗,再加控曾蔭權一項收受利益罪,指曾蔭權接受深圳東海花園裝修工程,作為批出 DBC 數碼廣播牌照申請的報酬。

租房子住,難道不是租業主裝修好的房子而是租毛坯房嗎?

最後,曾蔭權以上述第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被判入獄12個月。何周禮那一項和2016年律政司加控的那一項都未被定罪。

港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前局長譚志源說,今日終審法院還曾蔭權清譽,可謂沉寃得雪。

曾蔭權無罪。但是他有沒有錯呢?

比如,當時他作為特首而跟富商同遊同樂,低價享受高檔消費,還現身賭場,這明顯不妥。曾蔭權自己也知道不妥,證據是,他見到記者拍照就慌了,他知道自己將百口莫辯。

獲悉上訴得值,曾蔭權發聲明感謝各界。他說,「七年的纏訟,終於完結,我內心滿溢感恩」,經歷公開審訊5次,服刑8個月,訴訟「幾耗盡我夫婦終身積蓄」。

為一套並沒有多麼奢華的租住屋而耗盡終身積蓄,拼了一個清白,值還是不值?


1. 香港十個關注民生團體檢視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以來工作表現,認為她在解決基層住屋,勞工權益,扶貧政策,修補與醫療關係,及醫療福利等表現全不合格。他們指林鄭上任後,香港民生情況較前任特首梁振英管理時差,批評林鄭月娥態度惡劣,令人失望。

2. 多名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者在醫院被拘捕,引起醫警矛盾,包括護士總工會等多個護士團體發聯合聲明,指公立醫院急症室有人對警員出言不禮貌、不合作,只是個別醫護行為,籲全體醫護人員緊記醫護專業道德中非政治化元素,不將個人情緒帶返職場,免影響正常醫護服務;籲警員諒解急症室人員在擠迫環境下工作的辛勞;籲全體醫護諒解警員維持法紀需要,互相尊重,彼此以禮相待。另呼籲政府促成醫警雙方盡快訂出清晰指引,避免摩擦與誤解。

3. 香港近日連串反修例示威及包圍行動參加者,主要是響應網上討論區及通訊軟件群組匿名號召。有負責發放示威活動即時資訊頻道管理員指,縱以匿名溝通,全靠彼此互信。有參加群組活動者指已培養出默契,彼此配合,不用領導指揮。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者鄭煒指,今次反修例抗爭模式,主要由不同參與者決定,當中容許不同做法,就算政府欲對話,亦難找合適代表。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峰指,現時這種抗爭模式,未必適合組織更長期民主運動。

4. 香港育局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建議,維持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及縮減四個科目課程及評估;認為教育局應增加學生選修應用學習選修科的誘因,以助學生擴濶視野。另小組認為小學應有更空間善用全日制,確保家課量不會超出學生應付能力,及不應剝奪學生運動,休閒,休息,玩樂及發展興趣的時間。

5.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峰會第一階段全體大會發言,籲全球主要經濟體關注如何共享利益及長遠發展,謀求長久和平繁榮,以更開放態度迎接挑戰,引領全球化走向正確方向。他在金磚國家會議上,批評有發達國家採保金護主義,人為挑起貿易摩擦,破壞全球貿易秩序及全球產業鏈。強調金磚國家要堅定堅持多邊主義,反對保護主義。他在會見非洲領導人時,重申捍衞多邊主義及自由貿易體制,中國將在聯合國等多邊舞台,為非洲國家發聲,推動相關資源向非洲傾斜。

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四晚與習近平會面時,談及香港近況。安倍提出維持一國兩制,對香港自由開放及繼續繁榮至為重要,席間亦提及新疆維吾爾族人權問題,強調要尊重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

7. 美國參議院以86票對8票,通過2020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支持對台售武,及美國軍艦繼續定期通過台灣海峽。國會議員認為美國應強化同台國防及維持台灣有足夠防衞能力。該法案須眾議院通過本身版本,再經兩院協商共同版本,然後獲兩院表決通過後,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

8. 美國白宮顧問庫德洛指美方無為中美貿易談判定下前設,美國或再向華貨加徵關稅。特朗普期待即將舉行的特習會,若中方提出好協議,美方樂意改變立場。美方消息指特朗普將視周六習特會成果,決定是否向3千億美元華貨加徵關稅,料美國不會解除對華為禁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敦促美國立即取消打壓及制裁華企措施。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指,總統特朗普同意在無前設條件下,周六(29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他指總統特朗普期待「習特會」,相信若會談氣氛良好,中國將有望返回談判桌,處理五月時餘下的貿易問題。「習特會」成果將對特朗普是否落實向三千億美元華貨加徵關稅有決定性影響。

庫德洛否認早前有關中國堅持中美貿易協議,需包括撤銷針對華為禁令,及美方同意暫緩對華貨加徵關稅的「假新聞」。他指特朗普仍認為應向華貨加徵關稅,但若會談有成果或中方提出令美方滿意協議,美方或考慮改變關稅立場。

庫德洛指特朗普將繼續堅持中方在政策上作出結構性改變,以保護美國知識產權,及結束強行將技術轉移至華企。

在北京,中國商務部指美國應立即撤銷對華為的禁令,但無將其與「習特會」扯上關係。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反對美方濫用出口管制,促請美方返回合作軌道。他要求美方立即撤銷針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制裁,以發展穩定及健康的中美關係。


當外界將目光集中於周六大阪「習特會」,冀助解中美貿易戰之際,美國參議院在當地周四以86對8票,通過2020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當中不乏技術轉移,合成類鴉片銷售等針對中國議題,以進一步抗衡中國在全球日增的影響力。

為防美國敏感技術被轉移至中國或俄羅斯,法案要求國防部在相關事宜上提交詳細報告。另外法案亦要求對申請美國簽證的學者加強審查。

獲通過法案中包含針對中國及北韓修訂。法案禁止美國聯邦資金流向如中國中車CRRC等中國國企。全球最大載客列車生產商中國中車發聲明回應,指美國議員應三思,審查有關網上保安實況及載客列車市場定價方面的競爭情況,方作出對國內列車車隊現代化能力帶來明顯衝擊的決定。

針對北韓修訂案則包括加強制裁,對涉違反制裁,與北韓當局經商的金融機構實施二度制裁。

該法案須眾議院通過本身版本,再經兩院協商共同版本,然後獲兩院表決通過後,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

在美伊關係緊張之際,有別以往,參議院周五將另外就禁止總統特朗普在未經國會授權下,向伊朗動武的條款進行投票,但料難在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獲足夠支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