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下,美國除將中國和歐盟等世界主要經濟體視為對手,最近把目標擴至小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12日報道,美國政府4月起,開始以「審查普遍優惠制度(普惠制)適用資格」為由,計劃取消泰國、印尼與印度等國的「免稅權」,從而在雙邊貿易關係中謀取利益:例如擴大對泰「美產瘦肉精豬肉」的出口,及削減印尼對美國商品的關稅等。

消息稱,美國首批審查對象包括25個亞太區國家,今年秋季逐步對東歐、中東和非洲等國進行評估,由於它們發展程度相對不足、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性較大,在「普惠制」資格審查過程顯得很被動。

近期美國和土耳其貿易摩擦加劇,本月4日起,土耳其的「普惠制成員」合理性也受到美方的質疑。

過份依賴美國市場

美國「普惠制」自1976年實施,以免除發展中國家對美出口的數千種商品的關稅(包括汽車零件到珠寶等)。據美國貿易代表處網站顯示,全球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受益於該政策,其中泰國、印度、印尼、土耳其對這項政策依賴程度超過10%:

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17年享受「普惠制」保護的泰國對美出口商品總額為42億美元,約佔對美出口13%。印度對美出口總額490億美元中,約56億美元享受「特權」;印尼200億美元對美出口總額中的20億美元,及土耳其對美出口94.13億美元中的16.6億美元,都通過「普惠制」實現。

相反,美國從「普惠制」中的受益相對較小:2017年美國通過該政策進口的貨物價值約212億美元(這還是120個受惠國家、地區出口美國商品價格的總和),但在2.34萬億美元的進口總額中佔比不足1%,形成和受惠國間的依賴不平等性。

「普惠制」對於美國來說更像是一個制衡貿易對手的工具。美國貿易代表處擁有審查一國是否符合「普惠制」資格的權限。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受美國貿易協會、工會組織等第三方團體遊說影響,該機構在審查過程中經常向目標國家的「人權問題」展開追查。

不過從去年10月起,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透露,白宮在該項目資格審查方面啟動一個新「標準」,即圍繞「公平合理的市場准入機制」進行對申請國的甄選。 《華爾街日報》指出,「市場准入」從來都不是一國享有「普惠制」待遇資格的基礎。

據悉,第一階段的評估對象包括25個亞太區國家。對東歐、中東和非洲國家的評估將於今秋展開。在新的審查程序下,目前尚沒有任何國家被取消參與該項目的資格。

迫泰國進口「美產瘦肉精豬肉」

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的常務董事埃爾姆斯(Deborah Elms)對比表示,美國正在運用這項評估,引誘這些國家展開雙邊貿易協定談判,或迫使他們做出其他讓步。

10多年來泰國政府一直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豬肉,並對聲稱不含有這種激素藥物的貨物收取高額檢查費。而瘦肉精在美國合法,許多美國豬農都用這種激素飼養生豬。

今年5月,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National Pork Producers Council)上書白宮,抱怨道泰國很少向美國豬肉發放進口許可證,引來泰國6府地方豬農代表聯名致函特朗普,稱目前泰國35億美元的豬肉市場已經飽和,呼籲美國不要「強人所難」。

但最終(5月),美國政府在收到請願書後表示,將對泰國的「普惠制」資格進行審查。美國參議院中也有議員認為,應該全面叫停泰國的「美國豬肉禁令」。

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處今年4月稱,印尼設立的一系列貿易和投資壁壘,已對美國企業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同月,美國開啟對印尼「普惠制」資格的重審。 《雅加達郵報》稱,自2013年以來,印尼對美順差以8.47%的速度逐年增長,在2017年已達89.7億美元。

今年7月,香港《南華早報》以「印尼已經被特朗普盯上」為題,稱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印尼124項進口商品設立反制關稅。對此,印尼政府很是被動。總統佐科和貿易部長魯基托(Enggartiasto Lukita)在7月先後表示,準備派官員前往華盛頓和美方會談,稱印尼還是想保留「普惠制」資格。

同印尼一道被審查「會員資格」的還有印度和哈薩克斯坦。美國貿易代表處稱,美國乳業和醫療器械行業正面臨來自印度的關稅。從某種意義上,印度是「普惠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其56億美元的出口額是120名成員中最高。

美國貿易代表處宣布檢討印尼、印度及哈薩克等國是否符合「普惠制」。(美國貿易代表署網站截圖)

近日特朗普在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較量中,也有用到「普惠制」的施壓手段。

今年3月起,美國政府對鋼鐵和鋁加徵關稅政策同樣波及土耳其。作為報復,土耳其在6月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大米、煙草和汽車等產品加徵2.67億美元關稅。

對此,在8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處表示正考慮土耳其參與「普惠制」的合理性。一周之內,土耳其里拉暴跌;特朗普又「落井下石」,對土耳其鋼鋁產品加徵關稅翻一倍,並在推特上宣告「咱和土耳其當前的關係不太好」。

埃爾多安隨後在10日於美國《紐約時報》上發文,警告美國不要鋌而走險,切勿繼續做威脅兩國關係的舉動,否則土耳其將尋覓「新夥伴」。同一天,他和俄羅斯普京通電話,兩人暢談雙邊合作。

專家: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無視美國

上述一些國家介於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導致其在和美國的談判中欠優勢。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的常務董事埃爾姆斯認為,由於美國是很多商品的巨大出口市場,因此不得不認真對待美方的舉動,並評估可能帶來的風險。

反觀中國,面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時有更多的應對手段。香港 《南華早報》分析人士在8月12日的報道中指,中國總能找到美國出口商品的替代品,例如可以在日本和歐盟那兒買來波音飛機及其零件;或在巴西補充大豆的進口額度等。

經濟研究諮詢公司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首席全球經濟學家普理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認為,貿易戰是種「互相傷害」,「但如何令對方傷得更疼,自己又少受點傷,才是明智之舉。」他認為,今次美國挑起的貿易戰給全世界上了一課,可能會改變未來全球的貿易走向。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波森(Adam Posen)認同有關觀點。他於今年3月在美國《外交》雜誌上寫道:新一輪貿易戰在長期內給美國造成的主要損失在於喪失國際影響力,「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無視美國並建立後美國時代的世界經濟」。

波森說:「特朗普(Donald Trump)對貿易和盟友的攻擊、對個別公司的獎懲意圖和總體的不可靠性——這一切塑造了一個強人統治、不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形象。唯一的特點是,美國的強勢領導人可能摧毀整個世界經濟。」

無獨有偶,阿根廷貝爾格拉諾大學經濟研究中心(CENE)主任貝克爾(Víctor Beker)在8月6日表示,「歷史上最近一次出現的大規模貿易戰是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回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徵兆。而今次率先發起貿易戰的恰恰卻是曾經提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美國。」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海洋公園宣布,13日早上為五歲的雄性南澳樹熊「熙熙」進行安樂死。

園方指,「熙熙」七月初食慾減少,體重持續下降,尿液樣本顯示患病,及後證實患上南澳樹熊中常見,但無法根治的「草酸鹽腎病」,導致腎衰竭。

園方指,公園的動物護理團隊為「熙熙」提供全日24小時藥物治療及紓緩護理,但「熙熙」身體狀況不斷惡化,未能維持基本生活質素,獸醫團隊基於人道理由,決定安排牠接受安樂死。有關決定獲南澳政府及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一致同意,亦符合動物園及水族館協會認可的安樂死政策。


13-08-2018

1.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星期三將舉行首次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以成員身份出席。 領導小組是中央黨政系统中常規體系之外的補充機制,今次為香港特首首次晉身中央頂層組織,並出席活動。

2.港鐵多個車站出現沉降,屯門區議會討論輕鐵站沉降問題,香港屋宇署披露監察機制分三級,其中屯門泳池站超越15毫米的警報級別,達17毫米,差3毫米就要停工。港鐵指,輕鐵屯門泳池站的沉降幅度平穩,強調一直有監察車站情況。

3.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13日委任丘樹春,為香港廉政公署副廉政專員,即日生效,同日擢升為執行處首長。53歲的丘樹春1994年加入廉署任調查主任,2007年晉升為執行處助理處長,2014年獲委任為執行處處長。廉政專員白韞六指,深信丘樹春會領導執行處,繼續維持專業水平,有效打擊貪污。

4.截至13日(星期一)下午5時,香港天文台發出的一號戒備信號仍然生效。熱帶風暴貝碧嘉,位於香港西南偏南約 210 公里,在廣東西部沿海一帶徘徊,預料緩慢移動,除非顯著增強,否則天文台午夜前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機會較低。

5.市場憂慮土耳其貨幣危機,拖累環球股市,港股跟隨外圍下跌,恒生指數低開409點,開市後已失守二萬八關口,隨後跌幅擴大至逾540點,低見27823點,收市報27936點,跌430點,跌幅逾1%。成交額834億元,比上個交易日少1%。國企指數收報10766點,跌176點,跌幅逾1%。

6.著名漫畫家阿虫逝世,享年85歲。阿虫在美國西岸時間星期六清晨,因突發性心臟衰竭,於洛杉磯家中逝世,遺體火化後會在當地安葬。阿虫原名嚴以敬,1933年於廣州出生,中學時期來香港唸書,初期以畫政治漫畫為主,作品曾於《快報》及《天天日報》連載,至八十年代改變畫風轉畫生活小品。至於阿虫於中環開設的畫廊,則至2008年結業。

7.台灣新北市一間醫院的七樓病房13日(星期一)凌晨起火,最少九死,十人重傷,六人輕傷。消防初步懷疑是電動病床消防摩打短路引發火警,又質疑醫院延誤通報九分鐘,加上職員逃生時未有關上房門,導致煙和火勢擴散,造成重大傷亡。

8.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訪中南美洲,中途過境美國洛杉磯,逗留期間會跟台灣僑胞及美國政界人士會面。蔡英文的專機當地時間星期日中午抵達洛杉磯,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登機迎接。現場附近有人大叫「反台獨」的口號。今次是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加強美台各級官員交往後,蔡英文首次過境美國,將首度參觀洛杉磯的僑胞機構和列根圖書館,並首次發表公開講話。台灣傳媒報道,今次採訪安排體現大不同,過往美方都要求隨行媒體低調採訪,並只能離境報道,但今次首次獲准全程採訪,並可即時報道。


台灣新北市一間醫院的七樓病房13日凌晨起火,最少九死,十人重傷,六人輕傷。消防初步懷疑是電動病床消防摩打短路引發火警,又質疑醫院延誤通報九分鐘,導致重大傷亡。

起火的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位於新北市新莊區,事發時火勢猛烈。消防部門凌晨四點半左右接報,派出70多部車和超過200名消防員,架起雲梯射水灌救,約一小時後撲熄。

起火的醫院七樓護理之家,留醫的都是年長或患重病的病人,難以自行逃生,消防人員協助數十名病人,連人帶病床和儀器疏散到醫院樓下,亦有部分病人坐輪椅撤離,家屬趕到醫院照顧親人。

醫院疑延誤報警  職員未關房門致煙火擴散

消防初步懷疑是其中一張病床最先起火,由於床墊屬於塑膠泡沫,故起火時燃燒速度非常快。

消防又指,起火時間為凌晨4時27分,但消防局在九分鐘後,即4時36分才接到通報,質疑醫院延誤報警。另外,護理人員亦沒有把起火病房房門關上,導致煙和火勢迅速擴散。

新北市朱立倫到醫院視察,行政院長賴清德則向家屬及社會道歉,並宣布成立應變小組,安置受影響的病人。


截至8月10日,恆生指數全年累積跌5.19%,騰訊控股年內累計下跌幅度達8.67%。作為港股市場的「股王」,騰訊控股在一段時間裡跑輸大盤的情況極為罕見。

自港股通開通以來,內地資金持續青睞騰訊控股。但在過去四個月,內地資金出現較大金額撤出騰訊控股的情況,資金量達到253億港元。

在注重基本面情況的港股市場,特別是對騰訊這樣的藍籌股,公司業績直接影響了其股價走向。而8月15日,騰訊預計將公佈中期業績,將成為該公司今年的「關鍵時刻」。

最多下跌135港元

騰訊控股從此毫無疑問是牛股的代名詞。市值巨大的騰訊控股,以每年高速的增長率一次次讓市場震驚,股價屢破新高。然而就在今年初,事情急轉直下。

1月29日,騰訊控股盤中創下475.72港元的歷史新高後,股價開始向下,直到8月2日盤中最低的340.4港元,騰訊控股股價下跌高達135港元,最大下跌幅度也達到25 %左右。

香港南華金融高級分析師岑智勇早前表示,「對於騰訊控股早前的下跌,看低至350港元左右。」騰訊控股近期股價在下探至340港元後,又反彈至370港元。

今年3月,騰訊控股大股東(Naspers Limited)破天荒地減持約769億港元的股份。就在大股東減持後,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也在減持騰訊。今年4月13日至今,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持股騰訊控股的股份,從2.08億股減少至1.43億股,減持市值達到253億港元(根據統計區間均價進行估算)。

內地QDII基金投資騰訊控股的數量也在減少。基金報告統計,2017年的年報披露,有46間基金公司的59隻基金持有騰訊控股;而在2018年中報時,只有43間基金公司的52隻基金持有騰訊控股。

分析機構仍看好騰訊

雖然面臨股價縮水與投資者減持,但眾多海外大行仍看好騰訊控股。高盛、瑞銀、花旗、美銀美林等投行均給騰訊控股「買入」評級,目標價均在500港元上。其中,麥格理更給出560港元的最高目標價。

據阿斯達克財經網數據,在綜合19間投行券商的數據後,估計騰訊控股上半年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在351.18億至388.13億人民幣,較去年上半年數據同比增長14.8%至26.8 %。而8月15日,騰訊控股將公佈上半年業績。

香港資深分析人士羅國森指出,騰訊控股早前並非沒有經歷過今年這樣的回撤。 2014年,當騰訊控股宣布「一拆五」的時候,其股價也曾經陷入低潮,由宣布分拆時的650港元左右,急速回落至最低的460港元左右。而此後,騰訊控股的股價通過一年反覆爬升,才升至早前的價位。

另外他還表示,從業績的角度,騰訊控股有幾年的業績也不算好,例如2015年的盈利只增長兩成。當時已有分析員認為,騰訊的高增長期已經結束,但結果是——2016年、2017年又再次大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分析員,低估騰訊手機遊戲業務的增長潛力。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2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互致賀電,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

李克強在賀電中表示,40年前,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和政治家作出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決斷,以法律形式確認了中日聯合聲明的各項原則,為中日關係樹立重要里程碑。 40年來,中日關係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也為地區和世界的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李克強指出,今年5月應邀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推動中日關係重新回到正常發展軌道。中方願同日方繼續本著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精神,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維護政治基礎,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安倍晉三在賀電中表示,40年前日中兩國偉大的先輩們將作為兩國關係長期指針的和平友好精神銘刻於條約之中。此後,日中雙方在這一基礎上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在政治、經濟、文化、人員往來等廣泛領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日中兩國對地區和世界和平繁榮負有重要責任。雙方應繼續攜手深化合作,為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各種課題作出貢獻,回應各方期待。

安倍稱,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到日本訪問,對今後日中關係發展具有極其重要意義,日中關係回到正常發展軌道,期待年內訪問中國,推動日中關係進入新階段。

另據日本《共同社》11日報道,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安倍晉三考慮九月出席俄羅斯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國際會議時,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中日首腦會談。有分析指出,由於顧及到中國,安倍今後可能不會參拜靖國神社。

另外,安倍訪華的準備工作也將正式啟動。安倍考慮以自民黨總裁選舉後的10月為目標,力爭到訪北京與習近平舉行會談,並為實現視作目標的習近平訪日鋪平道路。日方將全力爭取中方的同意。

有關如何應對增強國際社會影響力的中國,安倍明確表示:「從競爭到協調,將大力發展日中關係。」

日本共同社指出,安倍認為把與擁有巨大市場的中國間的對立縮至最小,並擴大合作範圍,對推進經濟增長戰略而言益處更大。

文章還稱,圍繞釣魚島問題,中日正努力通過防務部門間的「海空聯絡機制」緩和緊張局勢。對於中國公務船駛入周邊領海,日方將堅持絕不容許的姿態。有分析指出,由於顧及到中國,安倍今後可能將不會參拜靖國神社。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二十二集: 香港貿易服務業協會

香港貿易服務業協會旨在促進貿易平台開放及企業間的相互交流,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優勢,鞏固本港地區貿易樞紐地位。協會會員之一時捷集團,專門研發專利電子元件及半導體產品,近年除加強開拓智能家居市場外,亦傾向為客戶創造更多採用IOT(物聯網)平台的高增值產品。

鳴謝:時捷集團有限公司

 


美國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一名地勤人員,涉嫌偷走一架無載客的客機,並在未經授權下起飛,當局派出兩架F-15戰機攔截,客機最終墜毀起火。警方形容是場「自殺」,並相信該名人員已經死亡。

被劫持的客機屬於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旗下的地平線航空公司。事發於在當地時間周五下午,皮爾斯縣警察局長在社交網Twitter上說,偷走客機的29歲男子拉塞爾「在空中表演特技,或因缺乏飛行技能而墜毀到了島上」。客機一小時後於距離機場約三十公里的一個小島墜毀起火,拉塞爾死亡。

美國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事後一度關閉。

期間機場控制搭報告「未經許可的起飛事件」後,機場一度關閉,並關閉空域。

拉塞爾的家人透過朋友發表聲明,指拉塞爾為人親切、善良,對他涉嫌偷走客機感到震驚,但認為他無意傷害任何人。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今日香港,房價瘋漲,已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城中居民,不論貧富,都嗟訝不已。

香港住宅爲什麽如此之貴?因為房屋供求嚴重不平衡。2017年10月,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根據港府規劃藍圖,到2030年香港將有100萬個房屋需求,而港府土地供應中長期只能提供60萬個。

爲什麽房屋供應缺口如此之大?因為缺土地。黃偉綸說,至少還少1200公頃土地。

到哪兒去找這1,200公頃土地呢?

土地,能不能夠像蛋糕一樣,「做大一些」來滿足需求呢?

答案是可以,方法之一就是填海。

由香港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本周發表報告稱,只有大規模填海造地,才能為香港打造一個新願景,並建議在香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大規模填海2,200公頃,打造一個可以容納70至110萬人口的新城市,以解決香港的土地問題和未來發展需要。

填海造地在香港不是新鮮事,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翌年就把興建皇后大道等產生的大量砂石填到維多利亞港,擴大了維多利亞城的面積,成為香港第一幅填海土地。截至2013年3月,香港填海造地的面積超過67平方公里,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7%,容納了27%的香港人口及70%的商業活動。

但是隨著環保主義在香港燎原,填海造地遭到了越來越強有力的反對。

環保主義者主要訴求就是:填海破壞海洋生態,影響水中生物生活。

上百萬香港人在環境惡劣的劏房裡熬日子,他們難道還不如海裡的生物嗎?

最近有一篇奇文《北極圈高溫32度,冰川消融北極熊滅絕》,把「北極圈內陸地氣溫偏高」等同於「北極變熱」,混淆視聽,害無數不明真相的善良人士為北極熊無端哭喪,令人啼笑皆非。

人類不過是地球的過客之一,跟恐龍一樣遲早也是要滅絕的。地球自有地球的生命規律,不受人類影響。撒哈拉綠洲變成撒哈拉沙漠是250萬年前的事,那時都還沒有人類呢!如果北極熊要滅絕,一樣也跟人類毫無關係,那就任由它們滅絕吧,人類愛莫能助。

世界上濱海或海島地區,都會填海造地。新加坡就是靠填海,把國土面積從580平方公里變成714平方公里,並且,新加坡還在繼續填海中。

香港要解決住房問題,大規模填海勢在必行。有海堪填直須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0-08-2018

1.繼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後,香港路政署證實,位於灣仔的會展站,多個監測點的沉降幅度超出最高水平,港鐵按當局要求,暫停相關挖掘工程,但未知會停多久。有報道引述去年初會展站一份工程監督報告,指工程令附近14個沉降監測點超出「警報」水平,主要涉及公用設施,例如食水管,以舊灣仔碼頭最嚴重,沉降幅度達83毫米,但不包括煤氣管及附近樓宇。

2.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工程同樣令附近建築物出現沉降,但港鐵指主體結構工程已完工,加上沉降數據平穩,不會停工。多名九龍城區議員及土瓜灣居民到港鐵總部請願,指港鐵曾向區議會稱,沉降數據屬正常水平,但現時已證實部分建築物沉降超標,質疑港鐵隱瞞。

3.香港房屋委員會公布截至六月底,有近27萬宗公屋申請,由於公屋落成量減少,輪候時間再創新高,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5.1年增至5.3年,再創十八年來新高。長者單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亦由2.8年增至2.9年。

4.本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升3.5%,較第一季4.6%略為放緩。港府指雖然外圍不明朗因素增加,可能會令消費情緒稍為回軟,但良好的就業及收入情況應可以繼續提供支持。不過如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溫,本地投資意欲可能受壓,預測全年經濟增長會維持百分之三至四,至於基本通脹率預測就維持2.5%。

5.日本白井市議會議員和田健一郎稱,10日凌晨被拒入境本港,香港入境處指,不評論個別個案。

6.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星期日將出訪中南美洲,並會過境美國。在蔡英文出訪前夕,大陸宣布解放軍周五起在黃海展開四天軍事活動。山東海事局公布,解放軍10日至13日,會在青島至日照以東的黃海海域,舉行重大軍事活動,任何船隻不得進入指定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