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香港「藝術三月」,康文署推出的「藝術@維港2024」大型戶外藝術計劃,與國際藝術團隊teamLab合作的首個專案「teamLab:光漣」,將於3月25日(周一)起在金鐘添馬公園至海上展出超過200隻高達3至5米的「發光蛋(ovoid)」裝置。其中,添馬公園草地部分需事先透過上預約。與此同時,中西區海濱長廊也將舉辦另一展覽,兩項活動總成本約為5000萬港元。康文署預計「藝術@維港2024」活動將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
兩個藝術作品 包括《持續站立的生命》展示200多個發光的ovoid,與觀眾互動並通過改變顏色和音效產生變化。另一件《呼應之樹》令公園內幾十棵樹木與ovoid相互呼應,不斷變換光色和音調。
康文署長劉明光表示,今次是teamLab首次在海邊設置「發光蛋」,蛋形裝置象徵著生命,寓意生命與世界不可分割,無邊界且具有連續性。裝置並以光線連接自然和人類,通過光線模糊水陸界限、觸動人心。
展覽期間,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將會實施人流管制,市民需提前預約,出場時出示登記二維碼方可入場,每晚6:30至11:00之間,每30分鐘為一場次。從3月18日中午12點開始,市民可在Klook預約未來一周的觀賞時間。之後,每逢周一中午12點會開放未來一周的預約時段。每人每天只能預約一場次,每次預約可容許最多兩人入場。
至於另一個展覽「藝術有理」位於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由本地藝術團隊LAAB Architects和藝術家郭達麟創作,包括《維港盃》和《薛丁格牀》,是與光的本質和特性相關的互動藝術裝置。
尖沙咀海濱還有三個項目,其中包括由「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的「梵古.樂印」,由領賢慈善基金和梵古文化遺產基金推出。該項目在尖沙咀鐘樓前方設置了巨型LED藝術裝置《迴圈》,展示梵古藝術精華,並配以原創音樂《不見不散》。
康文署還將舉辦多項紀念金庸百年誕辰的活動,包括在文化博物館和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辦的雕塑展覽。康文署還將與無線電視合作,舉辦服裝道具展覽,並推出多項教育推廣活動,包括講座、親子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