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推出SU7電動車引起內地熱潮,惟相關的安全爭議及質素問題亦相繼曝光。有福建廈門車主在社交媒體上載短片表示,自己購買的小米SU7新車剛出4S店,就在高速公路拋錨故障,事前僅駕駛過39公里路程

投訴的溫先生早前訂購SU7後接獲小米的到貨通知,周日(5日)上午到小米汽車廈門翔安交付中心取車。當車落地行駛至廈門往泉州方向的高速公路時,SU7拋錨停在應急行車線。

片段顯示發生故障的車輛續航里程還有404km,但車輛突斷電。車內屏幕提醒:「車輛即將關閉,請安全靠邊停車,聯繫線上服務中心」。屏幕還提示:「驅動系統故障,無法換擋。」

溫先生透露新車剛開出交付中心39公里。SU7被拖回交付中心後,對方未能檢查到具體問題所在,工作人員稱會退車。

他還發文稱,SU7發生故障後小米客服人員主動聯繫他,表示故障問題需要車輛回廠才能做進一步分析,無法進行維修,但稱可以承擔用戶因退車產生的交強險等一系列損失。

小米汽車客服翌日回應,指他們的售後相關團隊正與投訴人溫先生協商退款,解釋由於正生產的車輛和現車都有指定車主,故無法立刻換新車。至於車輛發生故障的原因,客服指還沒有接到具體的情況反饋。

溫先生似乎未對小米SU7本身表達不滿,他堅稱:「要的是車,不是退車,不想重新下單排產。」

小米SU7是小米汽車推出的首款產品,自328日上市以來,圍繞小米SU7的熱度便始終未減。

425日開幕的2024北京國際車展上,雷軍透露小米SU7最新鎖單量為75723輛,交付共計5781輛。雷軍直言,這款新車的銷量超過了團隊早前預期的3-5倍。

超預期的訂單量也為小米SU7的排產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截至4月底,小米汽車官方APP上顯示的交付周期已經長達16-29周。盡管雷軍表示,將盡快提升產能并爭取在6月交付超過萬輛,但如此長的交付周期對於小米和消費者均是一場耐心的考驗。

另一方面,在取得出色銷量成績的衕時,小米汽車也始終面對著外界的質疑。自上市至今,小米經歷多宗用戶曝光產品質量、服務等問題。

44日,廣東深圳有網民發文,稱購買小米SU7創始版汽車,尚未交付,車身已甩漆。當事人稱,被告知運輸過程中發生磕碰車前蓋掉了一塊漆,小米提出賠最高20000積分的解決方案,拒絕換新車。

48日,有博主在社交媒體曝光小米SU7提車首天就有軟件漏洞,令導航當機。

411日連續的賽道事故後,小米SU7又被質疑原廠剎車片面積不足。

412日,有博主曝光小米SU7拋錨問題,該博主雖刪除短片,並稱車輛系統軟件漏洞問題已被解決,但後續有其他問題仍會維權。

雷軍似乎早已對外界的高度關注有所准備,早在45日,他就曾在微博發文表示外界「拿放大鏡看小米SU7,壓力很大」。

小米汽車也通過官方微博長期在更新「小米SU7答網友」,來解答網友對於小米汽車和小米SU7的關注問題與疑問。

近年來,跨界造車已經不再是新鮮詞匯,層出不窮的新勢力造車品牌也令不少消費者眼花繚亂。值得肯定的是,這些車企或創始人大都為汽車市場帶來了新鮮的造車視角、產品概念,甚至是營銷理念,小米的加入更是將汽車產品營銷成功破圈,為汽車市場帶來了潑天的流量與關注。

然而,伴隨著不斷增長的訂單量以及交付,剛剛完成從01建設的小米汽車,將如何協調供應鏈及工廠保證交付?大流量下售後服務的響應與解決速度能否配套?新車實際入市後又能否經經得起全國用戶的考驗?都將成為小米汽車在「流量光環」下需要直接面對的重要課題。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