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爆發食安風波,有裝完煤油的油罐車被拍攝到懷疑沒有清洗,就直接裝入食用油運送,事件披露後引起民眾對食用油安全的擔憂,更有網民建議要到香港買油。官媒《人民日報》發評論文章,質問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油,『怎敢成「公開的秘密」,將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置於何地?置法律的威嚴和公正於何地! 』

內地《新京報》首先報道,指出兩輛剛卸完煤油的罐車,在未有洗罐下,直接裝上食用油運輸,而當中有涉案公司涉及官方背景。報道引述有司機透露有關做法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報道同時也指,罐車在沒有清洗的下裝上食用油,殘留物會對食用油造成一定污染。

《第一財經》昨日(10日)試圖用第三方數據平台查詢被曝光的涉事油罐車去向及行蹤紀錄,發現已無法查詢。

事件持續在內地社交媒體上發酵,有網民對內地食用油失去信心,建議到香港買食用油。有不同網民在社交媒體上說:「我們是要過回以前從香港買牙膏的日子嗎」、「以後坐地鐵去香港買油回來炒菜嗎」、「多年不去香港通行證早過期,趕緊補一下去香港買油吧……」「越鬧越大,深圳很多人應該又想着去香港買油了吧?」。

 

國務院食安辦日前下令要徹查,將成立跨部門調查組調查事件,並強調對於違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人民日報》評論文章表示,如若如所言是行業里「公開的秘密」,置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於何地?置法律的威嚴和公正於何地!運輸的鏈條長,參與的主體眾多。從運輸公司、罐車司機到食用油廠家,任何一個環節嚴格把關都能有效避免行業亂象的發生。

評論表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大於天,不容任何閃失。對於敷衍塞責瀆職失職者,唯有嚴肅追責才能以儆效尤、廓清風氣。對於目無法紀膽敢越法律紅線者,唯有依法依規嚴懲不貸才能切實維護法律尊嚴、讓食品安全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食品安全問題必須下最大氣力抓好。從罐車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大豆油,到不法商家將福壽螺偽裝成田螺賣,再到腳踩鵝腸擠糞、煙頭扔進鴨腸筐,這些亂象警醒大家: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一以貫之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絲毫不可懈怠、時刻不能放松。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