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出生的兩隻大熊貓龍鳳胎已年近兩個月大,香港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祝效忠表示,大熊貓「家姐」體重已增至2.7公斤,「細佬」則重2.54公斤。其中「家姐」四肢有力,已經可以爬行,眼睛已可看見東西,身體亦已長出黑白色毛髮。兩隻大熊貓寶寶預計在農曆年左右,可以與公眾見面。
祝效忠表示,現時兩隻大熊貓寶寶每日進食三餐,每次相隔8小時,牠們主要飲用配方奶,團隊在照顧上無之前般緊張,但仍要24小時觀察牠們。未來園方會再優化閉路電視系統,希望可以直播兩隻大熊貓的生活,團隊在研究如何適時發放兩隻大熊貓寶寶的訊息。他又說,兩隻大熊貓在大約3歲後就會離開媽媽「盈盈」獨自生活,屆時公園會考慮改建現有的熊貓館,又或者探討擴建。
負責照顧兩隻大熊貓寶寶的海洋公園動物部助理館長胡綺琪表示,「家姐」的黑眼圈位置尾端微微向上,毛髮較鬆,至於「細佬」的黑眼圈較圓,不過她表示,大熊貓成長得快,每日都可能有變化。
由四川來港協助照顧兩隻大熊貓寶寶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董禮表示,大熊貓媽媽「盈盈」原本是一隻好有個性的大熊貓,形容如公主般,但產後性格有轉變,變得更有母性,形容牠是偉大的母親。
在海洋公園動物護理團隊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熊貓中心)專家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大熊貓盈盈於8月15日生下的雙胞胎寶寶在10月初終於睜開了牠們的眼睛,第一次看見這個世界。茁長成長的姊姊從出生時的122克體重增至2.7公斤;而弟弟亦由出生時112克,增磅至現時2.54公斤。這兩個月內,護理團隊也與可愛的牠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回憶盈盈生產當天,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祝效忠表示:「產前的超聲波檢查只是照到一個胎兒,直到盈盈誕下姊姊後,熊貓中心的專家繼續仔細觀察盈盈,並估計牠可能懷有雙胞胎。結果,弟弟真的在個多小時後出生,整個團隊都驚喜萬分,興奮心情至今仍然高漲。我們都很欣喜見到雙胞胎寶寶每天健康成長!」
出生初期,兩隻大熊貓寶寶主要依賴盈盈的母乳和熊貓中心從不同地方收集的急凍熊貓乳汁。滿一周後,牠們開始逐步轉為飲用配方奶。團隊每天均細心為寶寶調配、過濾、加熱至用手背測試溫度,每個步驟均如人類母親照顧孩子般精心,一絲不茍。兩隻大熊貓寶寶現時每天進食三餐,每次相隔八小時。餵奶後,護理員會幫寶寶掃風,幫助牠們打嗝吐出多餘空氣,避免嘔吐。他們亦會緊密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仔細記錄所有觀察結果。
與此同時,產後的盈盈也需要細心呵護。海洋公園動物部助理館長胡綺琪表示:「最初盈盈因產後極度疲憊而食慾不振,團隊需出盡法寶吸引牠進食。盈盈又特別挑吃,例如大部分大熊貓都喜歡的蜂蜜對牠卻完全不吸引,所以我們為盈盈準備了電解水,希望甜味令牠可多攝取水份。現在盈盈的狀態已顯著提升,食量回復到以往七至八成,能夠恢復常規活動。我們會密切留意牠的狀況和為牠進行包括量體溫和體重等日常護理。」
雖然盈盈已大致恢復狀態,但牠對周遭環境變化仍然非常敏感。盈盈和公園護理團隊多年來建立的信任成了日常照顧的關鍵。胡綺琪補充:「盈盈知道牠可以依賴我們,在這充滿挑戰的階段來說甚為重要。」
在過去兩個月對護理團隊來說可謂有血有淚,雙胞胎出生的頭四天為大熊貓出寶寶生首數天為關鍵期,胡綺琪和殷漫萍都沒有離開過公園,她們都將盈盈和雙胞胎置於一切之上。胡綺琪說:「兩個孩子曾問我為何時常不在家,我反而利用這個機會教導他們關於無私奉獻和責任感。當我自己的孩子出生時,我也同樣專註,現在這對大熊貓寶寶就像我的第三和第四個孩子。」殷漫萍亦表示:「很幸運家人都很支持我,我每次回到家都疲倦不堪,幸好他們很理解我的信念,時常鼓勵我爭取時間休息,再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