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龍頭英偉達(NVIDIA)今(21日)公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0月29日)的財務業績。雖然核心數據亮眼,市場反應卻略顯冷淡,股價收跌0.76%,報145.89美元,市值35787億美元。盤後下跌2.5%。美股「科技七姐妹」當日和盤後股價均表現平穩,高通跌幅較大。

 

 

財報中顯示,英偉達第三財季總營收達到350.8億美元,同比大增94%,超出分析師預期的331億美元。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凈利潤為19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經調整後的每股收益(EPS)為0.81美元,均超出市場預期。

 

強勁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英偉達在數據中心業務上的持續發力。該部門第三季度收入高達308億美元,顯著超過市場預期的288億美元,佔總營收的絕大部分,同比大增112%,成績反映出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對高性能GPU需求的激增。

 

其他傳統業務上,遊戲業務第三財季營收達到33億美元,同比增長15%;專業可視化業務營收為4.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汽車業務營收為4.49億美元,同比增長72%。

 

雖然英偉達業績仍在高速增長,但增速環比放緩,該公司第三財季總營收同比增長94%,而之前三個季度的增速分別為122%、262%和265%。對於英偉達這一超級優等生而言,投資者對於增長也有著更苛刻的要求,二季度財報時也出現沒有達到最高預期,股價下跌的情況。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財年第四季度,英偉達給出375億美元的營收指引,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71億美元,但未能觸及部分分析師的最高預期(410億美元)。盡管英偉達持續實現高增長,但增速相較前三季度已有所放緩,同時對未來的業績指引未達到樂觀的最高預期,導致市場對公司短期表現的信心有所削弱。但英偉達今年市值屢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數據中心GPU產品上,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表示,當前一代Hopper GPU需求依舊強勁,而下一代Blackwell晶片已全面投產,預計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供不應求。英偉達此前就預測Blackwell晶片將在第四財季貢獻數十億美元收入。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表示,Blackwell晶片計劃於本季度開始出貨,並將在明年加速出貨。盡管市場對Blackwell晶片散熱表現存在一定擔憂,但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這些顧慮被誇大,且供應鏈狀況穩定,目前沒有看到任何芯片發貨推遲的跡象。此外,Blackwell晶片問題,也推進數據中心對散熱效果更好的液冷技術的追捧。

 

黃仁勛近期甚至形容市場需求為「瘋狂」。多位分析師表示,Blackwell晶片還沒到出貨時間就幾乎被訂完,可能交付時間影響一個月左右,但其實影響並不大。摩根士丹利半導體分析師Joseph Moore早前的研報表示,Blackwell B200產量變得更加平穩,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產量約為30萬件,2025年第一季度為80萬件。

 

英偉達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仍處於AI行業發展的最前沿,但也面臨市場對高增長持續性的考驗。隨著AI晶片的疊代升級和需求擴大,英偉達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然而,在全球經濟環境趨於不確定的背景下,公司繼續引領行業也面臨新的挑戰。

 

(原文鏈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