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秒!從識別車輛卡片,到閘口自動打開僅需0.3秒。

港珠澳大橋

粵通卡運營單位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合電服公司」)4月26日在港珠澳大橋完成收費系統的聯調檢測工作,標誌粵、港、澳三地歷史性地實現不停車收費系統的互聯互通。

據聯合電服公司公司介紹,港珠澳大橋ETC收費系統將同步支援納入全國ETC聯網標準的國標ETC卡用戶和安裝香港快易通電子標籤的使用者,安裝以上兩種電子標籤的車輛,均可快速通行ETC車道。

在技術上,港珠澳大橋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相容香港和國標ETC標準及系統,採用基於5.8G(國標)和2.45G(港標)ETC收費技術;硬體上,大橋的主體工程實現了一處主線收費站的雙向20條收費車道,均支援電子不停車收費(ETC)和人工收費(MTC)方式,全球首創。

作為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全長55公里。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2018年2月6日交工順利驗收成稿,而三地完成系統聯調聯試也意味距離通車更進一步。屆時由香港駕車到珠海僅需四十分鐘,比現時繞道東莞虎門大橋減少三個小時。

(編輯:耿雁冰)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