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表示,中方將聽其言、觀其行,並已經按照底線思維的方式,做好應對美國任何可能的準備。

新聞發言人高峰在4月26日的商務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4月16日歐盟致函美方,要求就美方「232措施」開展磋商,俄羅斯、印度、土耳其三個成員也提出同樣磋商要求。4月19日,歐盟再致函美方,要求作為協力廠商,加入中國訴美國案的磋商。此外,中國香港、俄羅斯、印度、泰國也提出加入磋商的要求。

在4月27日的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例行會議上,中方將就美國的「301調查」發表意見,同時中方將繼續要求立即啟動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成員遴選的程式。

此外,對於美官員聲稱,正評估針對中國投資啟動《緊急權利法案》的可能性,遏制中國收購敏感技術。高峰表示,中方將聽其言、觀其行,並已按照底線思維方式,做好應對任何可能的準備。

多國加入對美世貿訴訟

高峰在上述發佈會上介紹,針對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採取「232措施」,3月26日,中方在世貿組織《保障措施協定項》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請求,並於4月5日將美方有關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

根據世貿組織秘書處發放的資料,4月16日歐盟致函美方,要求根據《保障措施協定》,就美方「232措施」與美國進行磋商。歐盟在函中表示,雖然美方將「232措施」定性為國家安全措施,但其本質上是保障措施。

「這與中方的觀點是一致的。截至目前,除歐盟外,還有俄羅斯、印度、土耳其三個成員也提出同樣磋商要求。」高峰介紹,4月19日歐盟再致函美方,要求作為協力廠商加入中國訴美國該案的磋商。目前除歐盟以外,中國香港、俄羅斯、印度、泰國也提出了加入磋商的要求。

高峰強調,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單方面對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採取限制措施,這種濫用「國家安全」的做法,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和紀律,對多邊貿易體制造成破壞,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有關成員的正當權益,遭到相關成員的共同反對。中方將同有關世貿組織成員一道,繼續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前駐三藩市、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二戰後經歷幾代人的努力建立起來的多邊貿易體制,正遭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衝擊。如果WTO多邊規則被破壞,就像馬路上沒有紅綠燈也沒有停車線一樣,所有國家都我行我素、任意妄為,各自的利益也都得不到規則的保障,全球貿易秩序將發生嚴重的混亂。

要立即啟動上訴機構遴選

4月27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將召開例行性會議。高峰介紹,在此次會議上,涉及中方的議題有兩個:一是中方將就美國的「301調查」發表意見,二是上訴機構成員的遴選問題。

關於美國「301調查」,4月4日中方已將美國的相關措施訴諸世貿組織。中國將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規則推進相關案件。

高峰強調,美方的錯誤做法如任其發展,勢必減損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敦促美方採取切實的行動,捨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尊重世貿組織的規則,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和磋商來解決分歧,推動雙邊經貿關係行穩致遠。

美國在近日提交WTO的一份檔中表示,對於中方起訴美國301措施等事項,美方願意與中國進行磋商。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崔凡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中方已經做好隨時申請建立專家小組的準備。如果60天內中美磋商沒有解決問題,或者30天內磋商沒有發動起來,中方隨時可申請建立專家小組。當然如果中國願意,也可以多一些時間磋商,預計中方將會根據美方態度和行動來推進程式。

關於上訴機構成員遴選問題,高峰表示,在此次會議上,中方將與其他64個成員一道,繼續要求立即啟動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成員遴選的程式,儘快填補當前三個空缺。

「去年以來,個別成員以存在某些所謂體制性的關注為理由,執意阻撓啟動遴選程式,導致上訴機構當前只有4名成員。如果該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必將影響上訴機構和爭端解決機制的正常運轉,損害世貿組織和多邊貿易體制。」高峰表示,中方呼籲個別世貿組織成員停止阻撓啟動遴選程式,切實承擔起在世貿組織中的國際責任,與其他世貿組織成員一道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以底線思維應對任何可能
針對美國政府正在評估針對中國投資啟動《緊急權利法案》的有關消息,高峰強調,多年來,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為增加美國的國內就業,促進美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也注意到,由於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一些企業放慢在美國投資的步伐,甚至取消在美國投資的計畫,放棄美國市場。」

「對於美方言論,中方將聽其言、觀其行。我們已按照底線思維方式,做好應對任何可能的準備。」高峰稱。

近年來,美國對於中國企業在高科技領域的正常併購頻頻阻攔。2016年美國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中國並購德國MOCVD設備企業愛思強,後德國政府撤回並購許可,導致中資並購失敗。2017年中企海能達並購加拿大企業Norsat,加拿大政府已批准,但美國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通知加拿大必須重新考慮這項交易,並提交CFIUS進行審查。(編輯:李博)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