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新能源汽車」及「低空經濟」成為地方「兩會」的熱詞,31個省份的工作報告中,逾半明確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另有近10個省份提及低空經濟。

 

 

財聯社統計,在31個省份的2025政府工作報告中,過半省份明確提及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有7個省份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產量、產值及充電樁建設目標;提及低空經濟則有近10個省份。

 

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是經濟大省廣東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期內,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3%,佔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

 

政府工作報告中,廣東省提出要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培育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打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同時,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肇慶寧德時代二階段工程等產業項目的建設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河南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工作報告中做了重點提及,強調要支持比亞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業擴量提質,力爭整車產量200萬輛、新能源汽車140萬輛。除了比亞迪,河南省內還有17家整車生產企業、600余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產業集群效應日益顯現。

 

重慶市則提出健全零部件供應鏈體系,推動“重慶造”整車上量換新、揚帆出海,力爭汽車產量達到26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在2024年95.3萬輛的基礎上提升至130萬輛。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