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穩坐觀望席
歐洲央行持續降息
關稅成市場焦點
一方
在全球經濟格局波譎雲詭的當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與歐洲中央銀行(歐洲央行)在貨幣政策的道路上,已然分道揚鑣,並且至少在當前美國貿易政策細節尚未明晰之前,這種態勢還將持續下去。
時間來到 2025 年,在這新一年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上,兩家央行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姿態。歐洲央行選擇繼續降息,旨在為深陷困境的經濟註入一劑強心針;而美聯儲卻按兵不動,維持現有貨幣政策。這兩大央行未來的政策走向充滿未知,其關鍵取決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關稅方面的具體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尤其是歐洲經濟增長所產生的影響。
美聯儲:政策抉擇的十字路口
正如市場普遍預期的那樣,美聯儲在此次會議上維持政策利率於 4.25% 至 4.50% 之間不變。這是自去年開始降息以來,美聯儲首次停下降息的腳步,背後的原因是當下愈發復雜的經濟環境。美聯儲在會後發布的聲明中,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對勞動力市場的評估從之前的 「普遍放緩」 上調為 「正在企穩」,這一調整反映出 12 月份強勁的就業數據。聲明中對通脹的描述也有所改變,不再提及通脹持續取得進展,而是稱通脹 「維持於較高水平」。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淡化了這些聲明變動,解釋稱僅僅是措辭上的 「正常調整」。
在這場備受矚目的記者會上,鮑威爾釋放出的關鍵信號是對未來通脹走向持謹慎態度。尤為引人關註的是,他堅決回避所有與關稅相關的問題。盡管鮑威爾強調貨幣政策委員會目前不再 「急於」 降息,但從他的表述中仍能看出其更為溫和的立場。例如,他重申當前政策仍是 「相當具有限制性」,同時表示若勞動力市場或通脹數據顯示有必要,他傾向於採取降息措施。
面對貨幣政策委員會強硬的聲明與鮑威爾傾向降息的立場,市場陷入了迷茫與搖擺。在我們看來,一旦美聯儲開始將新政府的實際政策納入其經濟預期,這種矛盾終將得到化解。我們預測,特朗普推行的關稅以及縮減移民的政策組合,極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持續高企。目前勞動力市場正趨於穩定而非惡化,這也讓我們更加堅信,貨幣政策委員會在 2025 年將延續現行政策,優先保持政策穩定,而非過早進行政策調整。
歐洲央行:在經濟泥沼中艱難前行
歐洲央行此次下調主要政策利率 0.25 個百分點至 2.75%,同樣符合市場預期。其發布的相關聲明大致保持不變,依舊強調根據經濟數據,並在每次會議上進行評估後做出決策。歐洲央行仍然認為現行利率具有限制性,並表示會進一步降息,直至利率達到中性水平。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中性利率大約在 2% 左右。考慮到歐洲經濟增長前景不容樂觀,我們認為歐洲央行將利率降至寬鬆區間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盡管此次會議並未發布新的經濟預測,但近期數據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支撐。歐洲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持平於 0.0%,低於歐洲央行之前預測的 0.2%,這一數據清晰地表明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劇。
在通脹方面,第四季度整體及核心通脹指數均低於預期。然而,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出,居高不下的工資水平以及全球貿易摩擦升溫導致供應鏈緊張,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發通脹壓力。近期,能源價格上漲以及貨幣貶值也帶來了額外的通脹上行風險。不過,拉加德同時強調通縮趨勢 「仍然持續」。
最新的銀行借貸調查顯示,信貸狀況進一步收緊。這主要是因為在貿易政策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各銀行認為風險顯著加劇,並且借貸增長持續放緩,這進一步突顯了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必要性。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歐洲央行將維持目前的降息步伐,直至利率達到約 2% 的中性水平。之後,歐洲央行可能會採取更為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個別會議上進行降息操作。我們的觀點相較於目前市場價格所反映的觀點更為溫和。我們預測,由於增長壓力的持續存在,最終利率將在年底或之前降至 1.5%。這主要是因為全球貿易關係持續緊張,引發了廣泛的擔憂。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周內,關稅問題將有所進展,而關稅無疑是影響歐洲央行未來政策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時代,美聯儲與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以及關稅政策的最終落地,都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軌跡,市場各方正拭目以待。